返回首页

粤菜海鲜图片大全(粤菜海鲜图片大全高清)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11-21 07:15   点击:2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粤菜海鲜图片大全高清

粤菜不能说是海鲜,但粤菜中有海鲜的。

粤菜有广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个分支,这是广义上的粤菜,狭义的粤菜实际上是指广府菜!在广州说吃去粤菜一般人都会知道是吃广府菜,吃潮州菜和客家菜一般都是直接说吃潮州菜或者客家菜,与粤菜基本没什么关系。

在粤菜的三个分支里,除了潮州菜是主打海鲜外,广府菜和客家菜都很少有主打海鲜的,广府菜主打是汤、点心、鸡、和河鲜,有的海鲜也一般是虾;客家菜则干脆没有海鲜,主打是肉类、山珍和河鲜。

2. 广东粤菜海鲜做法大全有图

海鲜汁:材料:茄酱2杯、辣根酱1汤匙、柠檬汁1个分量、李派林汁、辣汁、盐、现磨胡椒、备用

3. 粤菜 海鲜

广东十大名鱼排行榜

  1.顺德蒸鱼

  2.顺德鱼生

  3.顺德大盘鱼

  4.家乡煎酿鲮鱼

  5.顺德拆鱼羹

  6.桑拿鱼

  7.频蹸炆鱼

  8.碧绿炒绉纱鱼卷

  9.顺德爽鱼皮

  10.顺德草鱼肠

1.顺德蒸鱼

  主要原料:大头鱼

  顺德蒸鱼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的做法能够完整的体现鱼肉本身的鲜美,将买来的大头鱼清理干净之后切成大块,然后用特殊的酱汁去腌制鱼肉,最后将鱼放到凉瓜上煮开即可。

2.顺德鱼生

  主要原料:鱼肉、料酒

  顺德鱼生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是将鱼肉制作成为新鲜的生鱼片,生鱼片在日本十大名菜排行中,切好的生鱼片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看起来非常的美,而且还会将鱼生摆成菊花的形状,十分好看。

3.顺德大盘鱼

  主要原料:鱼肉、胡萝卜

  顺德大盘鱼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下饭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的制作方法比较日常,先将处理好的鱼肉放到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然后在将配菜胡萝卜和青椒等放到锅中,加入调料煮开即可。

4.家乡煎酿鲮鱼

  主要原料:鲮鱼

  家乡煎酿鲮鱼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经典的粤菜美食,这道美食所使用的的鱼是来自于广东特产的鲮鱼,鲮鱼的肉质非常的细嫩鲜美,虽然它的刺比较多,但是不影响它的味道,非常适合用来红烧。

5.顺德拆鱼羹

  主要原料:鲩鱼

  顺德拆鱼羹是广东地区一道营养比较丰富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的原材料所使用的是鲩鱼,鲩鱼的鱼肉比较酥软,而且鱼刺也没有那么多,非常适合用来煲汤,加入木耳和勾芡的芡汁,十分的鲜美。

6.桑拿鱼

  主要原料:鲩鱼

  桑拿鱼是广东地区一道制作技艺十分特殊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就像是蒸桑拿一般,要将鱼放到专门的桑拿锅中,利用水蒸气的热量去将鱼肉蒸熟,这样子用水蒸气蒸熟的鱼肉会非常的鲜美。

7.频蹸炆鱼

  主要原料:鲩鱼腩

  频蹸炆鱼是广东地区一道脂肪含量较低的美食名鱼,先将买好的鲩鱼腩处理好,然后起锅将姜片蒜用热油爆香,放入鲩鱼腩的鱼块,知道把鱼肉煎到金黄色,就可以放入适量的水和调料去慢火炖煮。

8.碧绿炒绉纱鱼卷

  主要原料:东星斑、菜心

  碧绿炒绉纱鱼卷是广东地区一道知名度比较高的美食名鱼,这道美食的食材会选择通体比较鲜艳的东星斑,这种鱼虽然看起来像观赏鱼,但是是可以食用的,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深海海鱼。

9.顺德爽鱼皮

  主要原料:鲩鱼皮、椰菜

  顺德爽鱼皮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名鱼,许多人在吃鱼的时候不喜欢吃鱼的皮,其实鱼皮的口感非常有嚼劲,而且营养十分的丰富,做好的顺德爽鱼皮爽滑可口,非常适合作为凉菜。

10.顺德草鱼肠

  主要原料:草鱼、鱼肠

  顺德草鱼肠是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特别的美食名鱼,因为这道美食使用到了草鱼肠这种特殊的食材,草鱼肠的口感非常的劲道,而且在经历过煎炸之后,这种风味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保存。

4. 粤菜海鲜菜谱图片大全

1.烤乳猪

烤乳猪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经典的硬菜菜品,这道硬菜经常会出现在许多重大的宴会当中,因为乳猪的分量非常的大,而且排场也非常的足,所以许多人都选择烤乳猪作为宴会当中的头菜和硬菜。

2.广式烧鹅

广式烧鹅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典型的粤菜硬菜菜品,在广州特色美食排行榜中,这道硬菜会选用优质的清远黑棕鹅,这种鹅的个头比较小,其肉质会更加的紧实细嫩,制作成为烧鹅吃起来会更加的酥脆可口,最好将其晾风之后再进行腌制烧烤。

3.白切鸡

白切鸡是广东地区一道肥嫩鲜美的硬菜菜品,这道硬菜经常出现在南方的菜系,以其精致美观而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做好的白切鸡通体呈现出淡淡的黄色,一般是整鸡的造型,让人的观感变得非常好。

4.豉汁蒸排骨烧鹅

豉汁蒸排骨烧鹅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有名的硬菜菜品,这道硬菜所需要的食材非常多,需要选用猪肋骨处的排骨,然后将鹅块和排骨块一起炖煮,最后用豆豉调好的酱汁一起融入到菜品中。

5.清蒸石斑鱼

清蒸石斑鱼是广东地区一道营养价值非常高的硬菜菜品,这道硬菜选用的是肉质鲜美的石斑鱼,石斑鱼本身的鱼肉营养就很丰富,有着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对身体非常好。

6.白灼虾

白灼虾是广东地区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硬菜,因为广东地区靠近海边,所以这边的海鲜产品比较多,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虾了,虾肉的肉质非常的鲜美,不管是白灼、麻辣还是五香都非常的好吃。

7.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广东地区一道宴会中比较常见的美食硬菜,这道硬菜在全国多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做法,是宴会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肉菜,梅干菜因为缺少水分,所以口感比较硬,很好的和酥软的扣肉结合在一起。

8.东江盐焗鸡

东江盐焗鸡是广东地区一道客家菜的代表美食硬菜,这道硬菜的制作方法非常的独特,主要采取的是盐焗的方式,再辅以少量的调料,该道美食起源于广东省的东江市,所以被叫做为东江盐焗鸡。

9.猪肚包鸡

猪肚包鸡是广东地区一道客家酒席必不可少的美食硬菜,它需要用生猪肚把生鸡去完全的包住,然后将其放入到特制的汤底中去熬煮,这样煮好的猪肚包鸡,会有一股十分浓郁的鲜香味。

10.大龙虾

大龙虾是广东地区一道比较有排场的美食硬菜,大龙虾体内含有着十分丰富的矿物质含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胆固醇,肉质也十分的鲜美,所以一些减肥人士也经常会用龙虾作为肉类补充能量。

5. 粤菜菜品图片大全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东地处我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动植物类的食品源极为丰富。同时,广州又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粤菜”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代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赵胡墓中已有烧乳猪用的炉、叉和乳猪残骨等物。1956年,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展出和介绍的菜品有5457种,点心825种,尽显广东饮食文化之精华。

  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莱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广州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等……

  潮汕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近年来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调技艺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法擅长。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原是中原人,南迁后,其风俗习食仍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貌。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求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代表菜有盐锔鸡、黄道鸭、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参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6. 粤菜海鲜图片大全高清大图

中国名菜菜系 粤 菜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包括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以广州菜为代表。 粤菜博采众长选料广博,奇而且杂,合、海鲜是食中珍品,鸟、鼠蛇、虫皆为佳肴。选菜还讲究鲜爽滑嫩, 夏秋清淡,东春浓郁。除讲究原料新鲜、现宰现烹外,还讲究在火候上保持原料清鲜。粤菜调料独特,常见的有蚝油、 汁、鱼露、珠油、糖醋、西汁等。烹调方法独特,有煲、泡、“局”等。粤菜的代表菜有: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 油包鲜虾仁、八宝鲜莲八宝盅、蚝油鲜菇、瓦掌山瑞、脆皮乳猪等。

7. 最新特色粤菜图片大全

粤菜

历来以选料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而冠于全国,故有"食在广州"之称,名扬四海。粤菜的主要特点在烹调上以炒、烩、煎烤、局著称,讲究鲜、嫩、爽、滑、口味上以生,脆、鲜、淡为主。曾有"五滋"、“六味”之说。

据唐代《通历》记载,广州最早叫"楚庭"。秦始皇统一全国正式称为广州。由于它地处珠江三角洲,水上交通四通八达,所以很早便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时,广州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饮食文化也比较发达。

早在西汉《淮南子》中就有"粤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岭外代答》中也有粤人"深广及溪峒人,不部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竹有鼠名鼬,戗鹳之足,猎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这秽,悉炒而食品店之。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可见,在千年以前,广东烹饪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南宋,少帝南迁,许多御厨随往广州城。明清以后,随着海运大开,对外开放,羊城商市繁荣,酒楼林立,广州菜日益发展。

由于广东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吕岸之一,在长期与西文国家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吸收了一些西菜烹调方法,加上外地洒菜馆在广州大批出现,促进了粤菜的形成和发展。加之广东在处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物、植物品种繁多。广东菜历来以选料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而冠于全国,故有"食在广州"之称,名扬四海。

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此外还有海南地区风味。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广泛,先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广东菜的主要特点在烹调上以炒、烩、煎烤、局著称,讲究鲜、嫩、爽、滑、口味上以生,脆、鲜、淡为主。曾有"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说。其主要名菜有"脆皮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东江盐局鸡"、"潮州烧鹰鹅"、"猴脑汤"等上百种。

8. 粤菜图片大全高清图片

第一步:九节虾。剥好的虾头虾壳留下来熬虾汤,虾仁开背,取出虾线,虾仁把它腌制一下,放少许的鸡粉、麻油、胡椒粉。再放少许的淀粉,淀粉能有效的锁住虾的水分,把它抓拌均匀,并放一旁备用。

第二步:娃娃菜我只取它的叶子。因为它比较容易吸收汤汁,准备的还有西红柿,把它切成粒,西红柿能有效的给虾汤提鲜,还下少许的青豆米来增加它的颜色。老姜既能去腥,又能增香,把它切成姜粒,既出味又不影响菜的外观

第三步:接下来就用虾头熬一锅虾汤,大火把锅烧热。热锅凉油先划一下底油,把多余的油倒出,放入洗干净的虾头,开大火把它煎香。

第四步:在煸炒虾头的时候也可以放两片姜来去腥等虾头壳煎至金黄色,倒入西红柿,还开大火把它煸炒,等虾头煸炒出虾油,有少许金黄色的时候放入高汤或者是开水,再下小许的鱼露,一丁点的盐、糖,鸡精调味,开大火煮开一分钟,一分钟后捞起虾壳,把锅里的汤汁倒在一旁备用。

第五步:做好了虾汤,我们开始下一步的操作,重复刚才的动作,先把锅烧热,热锅凉油倒入腌制好的虾仁,轻轻的划一遍油。这个步骤大家一定要注意,虾不宜滑的太熟,七八分就可以,滑老的虾仁肉会柴,滑好的虾仁倒出,不用洗锅。

第六步:倒入切好的姜米爆炒出香味,接着倒入切好的娃娃菜叶子,开小火慢慢煸炒,炒娃娃菜也有一个小技巧过程,不能放水,慢慢的煸炒。把它控制在七八分熟左右,炒出来也是脆的,而且煸炒出来它有一种莫名的香味,接着下一勺子的泰国虾头膏,没有的也可以不用下。接着还是小火煸炒,煸炒至叶子变软,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七八分熟了。接着把熬好的虾汤倒回锅里,放入滑好的虾仁。和青豆米开大火煮开就可以出锅了

9. 粤菜海鲜图片大全高清图

广东的湛江的生蚝好

地处南海,这里与风景秀丽的海南岛一海之隔,几乎一年四季都风景如画,因此也出产各式各样的海鲜品种,其中湛江的生蚝是比较出名的网红生蚝。

湛江的生蚝不同于其它产地的生蚝,它主要在每年的夏季上市,因为这里的生蚝属于热水蚝,所以夏季小吃摊上的烤生蚝,有很多都是来自于广东的湛江。

湛江生蚝个大肉厚,特别适合烤制和蒸制,因为上市时间跟其它产地的错峰,因此湛江生蚝可以说是在夏天可以做到一枝独秀,不过湛江生蚝因为属于热水蚝,所以鲜味上要差一点,但是胜在肉多过瘾。

10. 粤菜美食图片大全高清图片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 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自古以来,一些到岭南为官的外籍人士,对岭南特有的饮食习惯已产生兴趣,在唐昭宗时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贬官岭南的韩愈、苏东坡的诗文等之中有所记载。入清之后,这方面的记述在更多的著作中可见,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范端昂的《粤中见闻》、张渠的《粤东闻见录》、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等,均为岭南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

粤菜与“食在广州”

广义的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狭义的粤菜即指广州菜。岭南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食在广州,味在潮州”这种文化现象,则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它涵盖了独具特色的粤菜精华、别具一格的岭南饮食风格。广州人的饮食款式新颖,量少而精,味求隽永,清爽香脆,浓郁鲜美。这个风俗与爱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广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风味的特色,更兼采京、苏、杨、杭、鲁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会贯通而独成一家。粤菜作为中国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味而享有盛誉。

“食在广州,味在潮州”,历史悠久,闻名天下。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南北兼容,中西并蓄,极富特色的美食、小吃,大批大批地涌现出来。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首屈一指。又素以品种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闻名遐迩。“食在广州”是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广州的名菜佳肴、美点小吃,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吸引力。

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菜式丰富。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山珍海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家禽等可成佳肴。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这是粤菜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菜肴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美。粤菜重色彩,求镬气(指用武火把镬烧热,加油,把油烧开,炒出来的菜有一种香味),火候恰到好处。粤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如活蹦乱跳的海鲜、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这种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区分“寒性和热性”,既符合广州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饮食文化。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讲究炮制的方法,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

漫长的岁月,使广州人既继承了传统饮食文化,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工巧、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这无论是按三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流域的“川菜”、“苏菜”和“沪菜”,以及珠江流域的“粤菜”;还是按四大菜系(即鲁、川、苏、粤四大菜系);或者是八大菜系(即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粤菜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到现在,广州的饮食,无论是食品的品种、质量,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抑或是饮食环境、服务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饮茶文化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集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于一身。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饮茶最早、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叶就连同黄金、玉帛等商品经由广州出口到印度等亚洲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经济最前沿的开放城市,广州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供应茶水也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 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州的配茶点心,由简单到丰富多采,不仅体现广州人饮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标志着广州茶文化逐渐进入兴盛时期。广州点心,兼收中西点心制作之优长,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是:选料广博,造型独特,款式新颖,制作精细,皮松屑薄。茶点,也成为广州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由于三茶的时间不同,消费人群也不同,老一辈茶客保留了早茶的习惯,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时间饮早茶,早茶便是广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饮茶”已成为广州人饮食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广州老字号茶楼,多创于清代,长年陈旧的字号,始终客似云来。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太昌等等,东关的东如,西关的太如、平香、西如等,均有令人虽一日数登而不厌的吸引力。其次,广州酒家,沙面白天鹅,泮溪酒家,这些都是传统有名的老茶楼了,点心精致而且是典型粤式茶点。

潮州工夫茶

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工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

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工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潮州工夫茶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为一体,内涵极为丰富,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向来有“中国茶道”之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