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啤酒发酵菌株的选择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9-15 13:09   点击:70  编辑:1 手机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啤酒发酵菌株的选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啤酒酿造中微生物的作用及生长和发酵的关系

前面的网友都说的很详细了,我就我个人的理解简单的说几句吧,LZ说的微生物的话,应该是指啤酒酵母吧,假若不是的话,那就难说了,那就是发酵不太成功(染菌),啤酒酵母的话在发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啤酒酵母是整个发酵的核心,酵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以及发酵的效率,酵母在发酵中的角色就是把原料利用自己的生理作用转化成产品,也就是把发酵原料中的糖类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副产品)。一般发酵提供的条件都是发酵菌的适宜生长条件(目标产物是菌体除外),在提供的条件下菌体能够快速生长,一般的产品的积累期都是菌体的生长稳定期,(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菌体生长得好的话发酵就很成功,因为有些发酵时利用菌体的不正常代谢)就啤酒发酵而言应该是菌体生长的越好的话发酵就越成功。

啤酒酵母扩培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酵母菌种的扩大培养方法,为实验室啤酒发酵准备菌种。

二、实验原理:

在进行啤酒发酵之前,必须准备好足够量的发酵菌种。在啤酒发酵中,接种量一般应为麦芽汁量的10%(使发酵液中的酵母量达1×107个酵母/mL),因此,要进行大规模的发酵,首先必须进行酵母菌种的扩大培养。扩大培养的目的一方面是获得足量的酵母,另一方面是使酵母由最适生长温度(28℃)逐步适应为发酵温度(10℃)。

三、实验器材:

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拟用60升麦芽汁,因此应制备6000 mL含1×108个酵母/mL的菌种,以每班10个组计算,每个组应制备约600 mL菌种。建议流程如下:

菌种扩大: 麦汁斜面菌种→麦汁平板—28℃,2天→镜检,挑单菌落3个,接种 50mL麦汁试管(或三角瓶)—20℃,2天( 每天摇动3次)→550mL麦汁三角瓶—15℃,2天(每天摇动3次)→计数备用。

1. 培养基的制备

取协定法制备的麦芽汁滤液(约400 mL),加水定容至约600 mL,取50 mL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另550 mL至1000 mL三角瓶中,包上瓶口布后,0.05 Mpa灭菌30分钟。

2. 菌种扩大培养

按上面流程进行菌种的扩大培养(斜面活化菌种由教师提供)。注意无菌操作。

五、注意事项:灭菌后的培养基会有不少沉淀,这不影响酵母菌的繁殖。若要减少沉淀,可在灭菌前将培养基充分煮沸并过滤。

六、思考题:菌种扩大过程中为什么要慢慢扩大,培养温度为什么要逐级下降?

桂花蜂蜜啤酒需要酵母菌发酵多久

发酵的时间为30天左右。

蜂蜜酒酿造方法:1、灭菌,先对蜂蜜进行灭菌处理隔水蒸煮。升温至60℃保持30分钟,但温度不能超过60℃,以免损失有效营养成分。

2、配料,先用开水洗涤发酵坛,按照蜂蜜和水1:3比例,倒入发酵坛内拌匀,发酵坛蜂蜜不能倒满,为了使蜜酒更具蜂蜜甜香醇味,可加少量蜂腊。

3、接种,等发酵坛内蜂液温度降到20℃-30℃时,加入葡萄糖酵母液,也可用黄酒曲,加入量为5%。

4、发酵,接种后,用塑料布封闭坛口,坛周围用棉被围严。前10天保持25℃-26℃,后10天保持在20℃-21℃,20天后过滤。

5、中止发酵,即杀死酵母菌,防止酒继续发酵。先密闭坛酒,加热到70℃左右,保持5分钟,即可装瓶饮用。

啤酒发霉是什么菌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能够引起啤酒败坏的菌有很多:

1、乳杆菌:形态各异,生长速度快,耐酸,可使啤酒严重混浊,变酸。其中乳杆菌属中被 报道最多的短乳杆菌,由于发酵淀粉和糊精的能力较强,会引起啤酒的过度的发酵。

2、片球菌:只有有害片球菌和意外片球菌能够在啤酒中生长,该菌属可产生酸和生成过 量的双乙酰,还会减少发酵麦汁中的酵母的悬浮量,造成发酵时间延长。

3、芽孢杆菌:在麦汁煮沸过程中,也不能被杀死,但是麦汁中含有的酒花树脂和啤酒生产 过程中低的 PH 能够抑制其发芽。芽孢杆菌虽对啤酒口味影响不大,但严重影响酵母繁殖,导 致发酵液酵母数降低,正常发酵受到抑制。

4、醋杆菌:精酿啤酒非常危险的败坏菌之一,生长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由于醋杆菌氧化代谢 强烈,可使啤酒表面生成一层薄膜,使酒混浊、酸败、产生醋味。

5、变形哈夫菌:常见污染菌。该菌能够同酵母一起生长繁殖,会延长发酵时间,使啤酒产 生明显的药芹或水果气味,会引起啤酒风味的丧失。

6、发酵单胞菌: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危害大,不易控,难排除。该菌使啤酒生成丝状混浊 物,并产生硫化氢和乙醛,产生水果味或烂苹果味。

7、梳状菌:污染啤酒后,可使啤酒产生过量的丙酸、乙酸、丁酮,也可引起啤酒混浊,使 啤酒产生硫化氢、甲基硫醇和脂肪酸等混合味,严重影响啤酒的质量。

8、巨球形菌:造成的啤酒污染占啤酒污染的 3%~7%。该菌可引起啤酒的轻微混浊、沉 淀,产生过量的丁酸和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啤酒产生臭鸡蛋味。

如果满意请采纳。

啤酒是由什么微生物制作而成

事实上,啤酒的发酵要使用由根霉制成的酒曲和专用的啤酒酵母。不能把酒曲和曲霉混为一谈。曲霉主要用于制作豆酱类食品。

用于啤酒生长的主要原料是优质大麦芽,大米和啤酒花作为辅料。生产的第一步是制作麦芽汁,然后添加酒曲。这些制作酒曲的根霉可提供活性很强的胞外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将原料中的淀粉等多糖物质水解为葡萄糖,供啤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

可见,啤酒的生产靠的是两种真菌,二者缺一不可。

酿酒用什么菌类?

大体上可分为酒化菌(酵母菌)、糖化菌(丝状菌)和细菌3大类。

一、酒化菌:

酿酒工业中常用的有:

①啤酒酵母:分为上面酵母和下面酵母,虽然发酵能力和性能各异,但都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的糖化液,是生产啤酒、白酒、威士忌的优良菌种;

②啤酒酵母的变种:挪威生物学家G.H.A.汉森从葡萄果皮中分离出来的。在麦汁中培养细胞呈卵圆形,有时少数呈腊肠形;能耐较高的酸度,耐乙醇的能力可达10%以上,能耐较低的二氧化碳;属于下面酵母,适用于葡萄酒发酵;

③裂殖酵母:其特点是以分裂方法繁殖,细胞呈圆筒形、长方形或圆形;可发酵各种糖类;不同化硝酸盐,在乙醇中不生长;

④生香酵母:以葡萄糖或酒精为碳源,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香味。

二、糖化菌:

可将淀粉质原料转化成葡萄糖的菌类。糖化力强,繁殖速度快,热稳定性良好,耐酸,耐酒精,不产或少产可降低甲醇生成量的果胶酶。在酿酒工业中常用的有曲霉、根霉、拟内孢霉、红曲霉和毛霉等。

三、细菌

其代谢产物对白酒、黄酒和葡萄酒的香型和风味具有特殊作用。在发酵酿酒过程中,适当引入细菌还能克服白酒后味不足的缺点。在酿酒工业中常用的细菌有乳酸杆菌、醋酸菌、丁酸菌等。

扩展资料:

酿酒起源传说综述: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杜康的发明,把他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主要有以下传说。

仪狄创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他到底是从事什么职务呢?是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

那么,他是怎样发明酿酒的呢?《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酿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酿酒

关于《啤酒发酵菌株的选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