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喜力啤酒利润一般多少一瓶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9-12 17:09   点击:163  编辑:1 手机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喜力啤酒利润一般多少一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一年赚走1500亿,荷兰“喜力”啤酒公司的收入凭什么碾压中国的茅台青岛啤酒?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啤酒品牌。世界最知名的三大啤酒巨头是百威英博、喜力啤酒和嘉士伯,它们的啤酒产量几乎占世界的一半。近年来,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啤酒市场,国外品牌的进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与国内品牌青岛和华润雪花的激烈竞争。根据喜力啤酒2019年发布的业绩,去年净收入为224.71亿欧元(约1500亿元人民币),这数据约为青岛啤酒公司的五倍,甚至超过茅台。这数据让人惊愕,喜力是如何做出这样出色的业绩的,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赞助一系列体育活动,提高知名度。

喜力啤酒长期以来一直与体育赛事联系在一起,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体育赞助,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与欧洲冠军联赛的合作。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品牌也不断完善其推广策略,包括赞助橄榄球世界杯和欧洲橄榄球锦标赛。此外,他们还积极参加一些地方比赛,如美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网球大师赛。

与华润啤酒在中国合作,积极开拓销售渠道

20世纪90年代初,喜力啤酒进入大中华区市场。然而,由于销售渠道没有顺利打开,喜力啤酒在25年的运营中市场份额不到1%,这与喜力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地位相当不一致。为了改变中国的困境,喜力与去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华润啤酒达成了深入合作。后者以40%的权益赢得喜力在中国的业务,并借助华润啤酒强大的销售渠道增加其份额。华润啤酒也将利用喜力品牌发展高端市场。

近年来,虽然国产啤酒的销量很高,但与国外品牌相比并没有赚多少钱。开始转向高端市场,这似乎也是国内啤酒制造商的共识。据著名研究机构欧睿咨询预测称,国内啤酒消费者的需求正从未分化的低端啤酒转向高品质啤酒。去年,高端轻啤酒的收入比例超过了低端轻啤酒。据估计,到2020年,高端轻啤酒收入的比重将达到44.2%。

与此同时,华润啤酒一直在升级其高端产品,如脸谱、纯生和晶尊。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低端雪花仍然是华润啤酒的主力军,达到其销售额的近90%。喜力在中国的业务并入华润后,预计将借助品牌积极争夺高端市场份额,丰富夜市和高端餐饮渠道的资源。

业内一些人士认为,华润啤酒与喜力啤酒的合作是业内的里程碑事件。国内啤酒的竞争已经从规模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赢得高端市场是行业参与者的决定性手段。

中国最赚钱的啤酒公司,一年收入上千亿,是什么啤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酒的喜爱都是无需言语的,中国的历史厚重且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酒的品种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改进。如今也有不少酒类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国最赚钱的啤酒公司,竟然有上百年的历史,一年就能赚走上千亿,比茅台还要高。

外来品牌

这个占据中国啤酒领域一席之地的啤酒品牌名叫喜力,但是能够赢得中国市场的信赖的喜力却不是中国品牌。这个品牌已经在国外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还有受众人群,知名度也很高,但是在国内一开始还是没有很多人知晓。这个来自荷兰的啤酒品牌在国外也有一定市场,品牌名称就是来自于创始人的名字,他叫做杰拉德.喜力。

能够成为著名的啤酒品牌,喜力本人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从品牌的研发还有对啤酒的了解以及认知,喜力全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地完成好。那么,啤酒行业的领先选手喜力是如何在发家的呢?

这位来自荷兰的啤酒品牌又是如何开拓市场,并且在中国完成不俗销售额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比茅台的成绩还要好的啤酒品牌的发展史。

创立发展

喜力啤酒公司于186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当时的喜力先生以及创办了这家阿姆斯特丹里规模最大的啤酒厂。并且为他取名“草堆”。

这个工厂对于喜力先生来说非常重要,也为它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并且付出了很多努力。为了创造出更好的啤酒,有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喜力先生在配方上就下了很大的功夫,走访世界各地知名的啤酒公司,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配方。在寻找到之后他还进行了一些配方的改良,在这样的努力之下,啤酒的配方变得独一无二。

不但如此,喜力为了制造出更好的啤酒还专门建立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私人图书馆,而里面的书籍全都是喝啤酒酿造、啤酒相关知识以及营销经营等各个方面的。不但亲力亲为去寻找合适的配方,为了更加了解这个领域,喜力把时间还有精力全都花费在这上面。努力的钻研也帮助他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

喜力的付出最终获得了成就,在创立公司三年以后,一位博士在众多的酿酒厂内挑选一个酿酒厂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而这个被挑选出的“幸运儿”则是喜力公司。也因为这个机会,帮助喜力发展得越来越好,随后这个品牌就获得了“外交荣誉奖”的成就。喜力的口味还有将来的发展也完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在这个机会之下喜力展开了它的发展计划,更加增添了曝光率更多人认识到这个来自荷兰的品牌。

开拓市场

而后的喜力继续稳步发展,在当地还有一些国家都收获了很多好评,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力先生身体越来越差,最后离开人世。

这个品牌的发展却没有随着创始人的离世而戛然而止,作为世袭制的品牌,喜力先生将品牌的管理权交到了儿子手上,而他的儿子也没有让他失望,对啤酒行业有自己的认知,并且很有热情去管理好这个公司。不但如此,喜力儿子迎来了公司一次彻底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让品牌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当时社会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世界大战的外国社会进入了经济复苏的计划之中。美国也制定了一个非常巨大改变的规定,那就是取消对酒类进口的禁运。美国这次开放酒类进出口的法律无疑是对其他国家酒类的贸易发展的刺激,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喜力公司立刻接收到这个讯息,并且更加努力和专心致力于对美国的出口。这让喜力成为美国酒类供应公司里的龙头。就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在文章中写出了这样一句话“十三年了,第一批的合法进口啤酒在昨日成功抵达目的地,这就是喜力啤酒。”

打开了美国市场后的喜力,更加有发展前景,喜力的儿子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带领喜力更上一层楼。而喜力的孙子则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进军中国市场

若说喜力开辟了家族在啤酒行业的发展,那么喜力的儿子则是在父亲奠基基础之后为喜力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利润。作为喜力第三代的喜力的孙子,带领品牌进行了新时代的改革。品牌虽然已经有了一部分稳定的消费人群,但是多年一成不变终究会让人感到乏味和无趣,况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为了取得新一代的信任还有喜爱,创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喜力孙子上任以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刀阔斧之下带领品牌进行了创新“变身”。首先他改变了喜力品牌的包装,焕然一新的绿色包装看起来非常清爽,也比较吸引人。并且还非常有创意地将英语中“E”这个字母变为了笑脸表情。这样的创意使得包装年轻化,也从各种啤酒品牌中脱颖而出,更有记忆点更让人记住。

以后的喜力看准了中国市场,从国外开拓到了中国。但是品牌一开始并没有收获太多利润,成绩也没有那么理想。但是喜力的孙子非常有眼光,和中国的华润啤酒达成了商业合作。在“巨人”肩膀上的喜力更加稳步的发展,并且迅速发展了自己的一部分消费者。

迅速打入了中国市场后的喜力逐渐越来越稳定,随后的销量也越来越让人惊喜。直到2019年的业绩数据表明,喜力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31.9亿,且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啤酒公司。从爷爷那辈就开始经营啤酒公司,喜力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百年的历史让他在岁月长河里更加稳固更有发展前景。

如今喜力甚至可以一年赚到上千亿,利润非常可观,就连茅台都没有这么丰厚的利润。喜力的成功除了幸运更是努力,几代人的坚守。

世界会为有目标还有远见的人让路。喜力精准的眼光让这个啤酒品牌拥有发展,他的子孙将品牌发展壮大,而将来这个品牌会有更多惊喜出现!

郑州啤酒市场的调查

郑州啤酒市场调查

河南郑州市是我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约有人口700万左右,2005年郑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9.8元。河南省有27家啤酒企业,在郑州市就有我国第四大啤酒企业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和奥克啤酒有限公司,同时一些强势品牌也进入了郑州市场,如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哈尔滨啤酒,以及国外的蓝带啤酒、喜力啤酒等,使郑州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低端消费为主

河南市场竞争激烈,使河南成为我国啤酒价格最低的省份之一。据河南省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熊玉亮介绍,全省啤酒的平均利润为每瓶8分钱。正是这种低利润导致了河南省啤酒市场价格较低,目前,郑州啤酒消费的主流依然是以低端啤酒为主。

今年初曾有消息称,金星啤酒将停产所有2元以下的产品。金星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李京对记者表示,金星只是停止生产针对区域市场低价竞争的,价格在2元以下的产品,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金星系列产品不在此列。对此,李京解释为,一个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社会责任,金星啤酒将让消费者以低价格享受高品质的啤酒,同时李京表示,金星目前约占有郑州6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郑州市低价啤酒消费为主的现状还将继续。

同时,价格竞争依然是河南啤酒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2002年初,河南省二十多家啤酒生产企业的老总在金星、奥克等大厂的倡导下坐在一起,签定了河南啤酒业价格决议,将啤酒出厂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各家企业都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出货,但是,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便有人违反约定,河南啤酒价格联盟宣布破产。目前各个厂家依然没有放弃低价竞争的手段,河南省酒业协会熊玉亮副会长说,河南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谁也不敢贸然提价,因此使河南省啤酒价格总体水平较低。

目前,郑州市场上主要的低价格啤酒都是来自金星啤酒和奥克啤酒两家本土企业,终端价格1.5元的金星小麦啤、菠萝啤、金星爽啤,以及奥克金小麦、菠萝啤、苦瓜啤等,这些产品价格多集中在2元以下,在郑州啤酒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中高端竞争激烈

由于低端啤酒的利润较低,加上金星、奥克的长期经营,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因此许多想进入郑州的企业都选择了中高端市场,如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等。同时,本土的金星、奥克出于自身战略的需要,也积极推出了自己的中高端产品,使中高端市场的竞争由低端啤酒的“二人转”变成了“大会战”。

金星啤酒目前产量已经达到中国第四,但是由于在扩张初期选择农村市场等因素,使其产品价格较低,品牌价值没有市场增长速度快。为此,金星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终端定价在2.5元,用金星啤酒集团李京副总经理的话说,在郑州市场上2.5元就是一条线,超过这个价格就是中高端啤酒的价格。同时金星还在世界杯前,举行抽奖活动,以瓶盖获取抽奖券,中奖者将在世界杯期间参加欧洲5国8日游。金星利用活动以及强大的宣传攻势,逐步扩大高端市场。

同时河南省其他品牌也逐步进入郑州市场,维雪啤酒凭借赞助河南“新声带”活动,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同时将产品推到郑州,维雪啤酒在终端售价为3.5元左右。据了解,维雪一直致力于高端啤酒市场,此次进入郑州市场,除了看中高端市场的利润外,也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要想做全省品牌就必须做郑州市场。

国内其他品牌在郑州市场投入产品较多是金属罐装的啤酒,玻璃瓶装的酒只有青岛、哈尔滨等很少的几个品牌,价格多在3元左右,如哈尔滨小麦啤在易初莲花的售价在3.1元。售价高于5元的多是国外的产品,如喜力、蓝带等。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原料等成本的上涨,啤酒的造价会逐渐提高,同时,郑州存在着大量销售价格在1.5元的啤酒,这些啤酒的利润极低,正是这些原因,使得郑州今后市场竞争将逐步转入中高端啤酒的竞争。

目前国内三大巨头在郑州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但是郑州有700万人口,消费潜力巨大,虽然本土有强势品牌,但是将来三大品牌一定会大举进入郑州。正如北京市场一直是燕京啤酒的势力范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青岛、雪花进入的决心。

而金星、奥克等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将推动郑州市场向高端发展,无论是金星还是奥克,郑州对其的意义都不光是在利润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如果在本土都做不好市场,其他的市场如何开发。同时河南省其他品牌进入郑州市场也给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数。目前维雪啤酒已经进入了郑州,将来还会有新的品牌进入郑州市场

下面的全国20个城市啤酒市场调查;

随着夏日的来临,又一轮啤酒大战即将爆发。分析前些年的市场,可以看出价格是引发 啤酒大战的主要原因。但近一两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已不再是消费者购买啤酒 的首要因素,而人们购买时更看中的是啤酒的品牌及流行的时尚。

啤酒大战 势在必然

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1999年“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 中国20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啤酒数量为2.96罐/每周、3.19瓶/每周和2.44扎啤/每周 (见表一)。由此数据,可看出城市居民对啤酒的巨大需求。随着城市居民对啤酒需求的不断 增长,啤酒企业将扩大生产规模,而啤酒产量的快速增长又将引发行业乃至消费市场的波动。于是,啤酒市场将趋饱和,消费需求的推动力会逐步削弱乃至消失,啤酒企业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也要使啤酒产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这样,啤酒行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引发啤酒大战。 (表二)

表一 20城市居民每周饮用啤酒量

罐装

饮用比例%

10罐或以上

6.8

5-9罐

8.6

3-4罐

19.9

1-2罐

28.3

1罐装以下

34.7

每周罐装啤酒平均饮用量(罐)

2.96

瓶装

饮用比例%

10瓶或以上

6.8

5-9瓶

11.1

3-4瓶

21.7

1-2瓶

27.0

1瓶以下

31.5

每周瓶装啤酒平均饮用量(瓶)

3.19

扎啤

饮用比例%

7升以上

7.0

5-6升

7.5

3-4升

17.2

1-2升

25.9

1升或以下

40.4

第周扎啤的平均饮用量(升)

2.44

表二 全国及地方啤酒品牌前三位

20城市

燕京

青岛

百威

北京

燕京

五星

青岛

上海

力波

三得利

百威

广州

珠江

生力

青岛

成都

蓝剑

五星

红剑

天津

豪门

丽都

莱格

沈阳

雪花

绿牌

皇牌

济南

趵突泉

青岛

北冰洋

南京

金陵

百威

莱克

武汉

行吟阁

百威

金龙泉

神州

惠泉

雪津

榕城

西安

宝鸡

汉斯

青岛

昆明

大理

青岛

澜沧江

重庆

山城

重庆

蓝剑

厦门

雪津

惠泉

银城王

深圳

金威

生力

青岛

杭州

西湖

百威

中华

郑州

奥克

金星

青岛

青岛

青岛

崂山

百威

大连

棒棰岛

黑狮

凯龙

哈尔滨

哈尔滨

三星

蓝带

低价——不是取胜的法宝

价格并不是企业取胜的法宝。新生代1999年有关啤酒品牌忠诚度的数据显示, 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高,并不是由于其价格低,而在于品牌本身的价值。真正有实力的啤酒 企业,其品牌忠诚度均较高,另外,新生代的调查还显示,不同收入的啤酒消费者对品牌偏好度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表三)

表三 不同收入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度

999元以下

青岛11.6%

燕京10.1%

百威6.5%

1000-1999元

燕京17.7%

青岛13.7%

百威12.5%

2000-2999元

百威16.4%

燕京15.7%

青岛12.2%

3000元以上

百威20.8%

贝克13.6%

青岛13.2%

因此,企业在价格定位的决策上,应走出传统低价的误区,因为低价位虽然可以占领一 时一地的市场,但却无法巩固或占领整个市场。那种恶意的、无序的价格竞争,将导致市场 的毁灭。

品牌意识才是企业应培养的

新生代的调查表明,啤酒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敏锐的竞争意识外, 还要有敏感的品牌意识,同时必须了解自身及其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了解消费 者的品牌观。

图一、20城市全国性啤酒品牌忠诚度

图二 20城市啤酒消费者品牌观

1

我喜欢的品牌,我会一直使用它

2

我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

3

我更愿意购买国产品牌

4

我喜欢尝试新的品牌

5

合资企业产品的质量不及原装进口好

6

购物时,我不太注重品牌

7

使用名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

8

即使价格贵一点,我还是喜欢购买国外品

9

名人推荐的品牌通常不会错

10

仿冒品牌的质量跟真品牌的质量差不多

全国性品牌少得可怜

在新生代的调查数据中,就有21种全国性啤酒品牌。但其中真正有实力、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啤酒品牌不过只有几种,国产啤酒大多只能算中国名牌或者地域名牌。

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10个啤酒品牌中, “三资”企业占半数以上,这充分说明啤酒行业市场竞争之激烈程度。另据最新数据,目前 外国合资企业产量占中国啤酒市场的28%,有关专家预计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根据新生代的20城市啤酒品牌渗透率(表四)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啤酒品牌正在大举进军中国啤酒市场。

企业集团化、产品个性化是趋势

1999年,青岛啤酒集团和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啤酒产量双双突破了百万吨,跻身世界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之列,广州珠江啤酒集团和四川蓝剑集团啤酒产量也分别达到40 万吨以上。以上四家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强相争的趋势。新生代有关啤酒品 牌饮用比例的调查数据(表五),青岛、燕京、珠江和蓝剑四种品牌在大城市居民中的饮用比例最高。

表四 20城市啤酒品牌渗透率

1

品牌渗透率%

1

品牌渗透率%

青岛

18.3

嘉士伯

7.7

百威

14.6

生力

6.8

蓝带

11.8

五星

6.4

燕京

9.2

力波

5.1

贝克

8.5

豪门

4.3

表五 四城市最经常饮用的啤酒品牌比例

城市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北京

燕京82.8%

五星6.8%

青岛4.7%

广州

珠江35.3%

生力31.8%

青岛16.8%

成都

蓝剑53.9%

五星32.0%

红剑26.4%

青岛

青岛84.6%

崂山29.4%

百威1.6%

“洋啤酒”在中国默默发展,却被误以为是国货,为何?

啤酒俗称“液体面包”,很久以前就诞生在这个世界。夏天到了,约上三五好友坐在街边摊喝一杯冰镇啤酒,别提多惬意了。目前,啤酒是仅次于水和茶,需求量排名第三的饮料。早在公元前6千年,苏美尔人就开始酿造啤酒,不过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的啤酒没有气泡,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啤酒。

在我们中国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酿酒工艺,在我国诞生至少应该有4000年的历史。早在1986年,河南省还出土了历史达到3000年的一壶酒。我们中国的名酒数不胜数,其中包括茅台、五粮液、古井贡等等,这些酒享誉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已经把茅台、白兰地、威士忌称之为全球三大名酒,让国人为之骄傲。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喝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我国不只是白酒久负盛名,我们的红酒也有一定的地位,不过啤酒则不是来自于中国本土的酿酒工艺。早在20世纪初,啤酒才从国外传到了中国市场。而中国最初还没有“啤酒”这个词语,是根据外国人的发音而演变成的文字。

啤酒传到中国后,最初发展并不是很快,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啤酒才开始逐渐成为人们酒桌上的主题,并且从白酒市场中抢来了不少的消费者。发展到现在,啤酒行业在未来仍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啤酒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跟外国比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有一家来自荷兰本土的啤酒品牌,它在中国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国货,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百亿,这个啤酒就是荷兰的喜力啤酒。

喜力啤酒诞生于1863年,创始人喜力为了让人类喝上最纯正啤酒,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双脚踏遍全球多个国家,目的是为了找到最优质的原材料。

喜力觉得中国啤酒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就把喜力啤酒带到中国,在上海修建工厂。最初,啤酒的原料为蛇麻子,用这种原料制造的啤酒口感很独特,没有很大的苦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根据喜力啤酒公司的财报显示,2018年喜力啤酒的净利润达到17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贡献的利润达到330亿元,占全球利润的五分之一。如今,喜力啤酒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出口企业,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是喜力啤酒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喜力啤酒未来的布局选择。不过,喜力啤酒在中国的娱乐场所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在中国的超市跟便利店出现较少,因此喜力未来应该积极调整一下定位,或许会收获更高的利润。那么,大家认为是外国啤酒好喝,还是我们国产啤酒好喝呢?

啤酒的排名

啤酒的排名如下:

1、科罗娜啤酒(Corona)

生产国:墨西哥,所属公司:莫德罗集团。公司创建于1925年,年产量达到4100万吨,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科罗娜啤酒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国进口啤酒排行第一名。

2、喜力啤酒(Heineken)

生产国:荷兰,所属公司:喜力啤酒公司。1863年由杰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于阿姆斯特丹创立,共酿制超过170种顶级,地区性及特制啤酒。2012年,喜力在世界85个国家拥有超过165家酿酒厂。

3、百威啤酒(Budweiser)

生产国:美国,所属公司:百威英博集团。最早创建于1876年,1981年,旨在全球生产、推广和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 Cos, Inc.)国际公司成立,从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为国际啤酒品牌。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个国家设有分厂。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其卓越的品质在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4、百威淡啤(Bud Light)

生产国:美国,所属公司:百威英博集团。百威旗下目前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也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但因为这款啤酒主要在北美销售,不在中国销售,所以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称。“百威淡啤”是百威与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GLAAD)合作在1982年推出的彩虹瓶啤酒。是美国最畅销的啤酒之一。

5、维多利亚啤酒(Victoria)

生产国:墨西哥,所属公司:莫德罗集团。维多利亚是墨西哥莫德罗集团旗下最传统的啤酒品牌,是一款维也纳风格的啤酒,因其浓郁偏苦的风味而独树一帜,备受消费者认可。维多利亚啤酒拥有 135 年悠久历史,是墨西哥最古老的啤酒品牌之一。

关于《喜力啤酒利润一般多少一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