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啤酒产量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10-12 08:31   点击:187  编辑:1 手机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啤酒产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啤酒的发展历程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l,1986年产量达到4000l。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l。

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较低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矛盾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啤酒行业是国内饮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大多数的品牌都还是处于地域性品牌阶段,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较力低,而且产品主要是低档产品,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低档产品的之上,而中高档以上的啤酒市场则大部分被洋啤酒所瓜分。随着啤酒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为了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实现最终消费,越来越多的啤酒企业在市场营销运作中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终端,终端的争夺战日益激烈,中高档啤酒市场更是如此。除低档的地摊、大排档、小餐馆等外,中高档啤酒成为餐饮,娱乐终端市场的消费主流,尤其在经济水平较好的大中城市. 中高档啤酒附加值高,开拓中高档啤酒市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城市市场消费水平较高,中高档啤酒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前景非常广阔。

啤酒是一个品牌区域化非常明显的行业,大部分啤酒企业长期在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不但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反而因过度的价格战而大伤元气,在低档啤酒市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向中把主要精力放到中高档市场的开发上来。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我国啤酒业,确有一些骄人之面,但在认真分析我国啤酒业市场结构、竞争水平等情形后,给人的感觉并不乐观。我国虽然已是啤酒生产大国,但却并没达到啤酒强国水平,要实现由啤酒生产大国到强国的质的转变,还需要认真正视并解决当前啤酒业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问题。其次,我国啤酒行业由于长期疯狂地兼并、收购,大规模地重复建设,扩充产能,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欺行霸市的垄断行为日趋盛行,加上国外资本的介入,整个行业陷入了垄断泥潭。中国啤酒业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不但啤酒强国的梦想不能实现,就连啤酒大国的地位也难以保全。

“洋啤酒”在中国默默发展,却被误以为是国货,为何?

啤酒俗称“液体面包”,很久以前就诞生在这个世界。夏天到了,约上三五好友坐在街边摊喝一杯冰镇啤酒,别提多惬意了。目前,啤酒是仅次于水和茶,需求量排名第三的饮料。早在公元前6千年,苏美尔人就开始酿造啤酒,不过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的啤酒没有气泡,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啤酒。

在我们中国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酿酒工艺,在我国诞生至少应该有4000年的历史。早在1986年,河南省还出土了历史达到3000年的一壶酒。我们中国的名酒数不胜数,其中包括茅台、五粮液、古井贡等等,这些酒享誉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已经把茅台、白兰地、威士忌称之为全球三大名酒,让国人为之骄傲。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喝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我国不只是白酒久负盛名,我们的红酒也有一定的地位,不过啤酒则不是来自于中国本土的酿酒工艺。早在20世纪初,啤酒才从国外传到了中国市场。而中国最初还没有“啤酒”这个词语,是根据外国人的发音而演变成的文字。

啤酒传到中国后,最初发展并不是很快,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啤酒才开始逐渐成为人们酒桌上的主题,并且从白酒市场中抢来了不少的消费者。发展到现在,啤酒行业在未来仍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啤酒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跟外国比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有一家来自荷兰本土的啤酒品牌,它在中国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国货,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百亿,这个啤酒就是荷兰的喜力啤酒。

喜力啤酒诞生于1863年,创始人喜力为了让人类喝上最纯正啤酒,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双脚踏遍全球多个国家,目的是为了找到最优质的原材料。

喜力觉得中国啤酒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就把喜力啤酒带到中国,在上海修建工厂。最初,啤酒的原料为蛇麻子,用这种原料制造的啤酒口感很独特,没有很大的苦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根据喜力啤酒公司的财报显示,2018年喜力啤酒的净利润达到17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贡献的利润达到330亿元,占全球利润的五分之一。如今,喜力啤酒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出口企业,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是喜力啤酒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喜力啤酒未来的布局选择。不过,喜力啤酒在中国的娱乐场所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在中国的超市跟便利店出现较少,因此喜力未来应该积极调整一下定位,或许会收获更高的利润。那么,大家认为是外国啤酒好喝,还是我们国产啤酒好喝呢?

中国啤酒的历史来源

1900年一个叫乌卢布列夫斯基的商人嗅到商机,这位“老司机”率先在哈尔滨建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就此诞生。

当时是半殖民的,大量的欧洲人在中国,他们看到俄罗斯的“老司机”赚翻了。这些欧洲人也纷纷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开设酒厂做啤酒。

于是,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啤酒格局:光明、北平、青岛、哈尔滨,当然也会有一些其他小厂,但这4个算是主根了。

让当时的经济大伤元气,虽然崛起,吃饱肚子成为了头等大事,还要啥啤酒,它它太费粮食了。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80年代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全国各地都开始建厂酿造啤酒,一时间啤酒又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

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

我们啤酒业快速发展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

2006年我国啤酒酿造产量已达到3500多万升,成为世界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

19年到22年啤酒销量

我国是啤酒生产大国,也是啤酒消费大国,市场普遍认为啤酒产量已经进入稳定期。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啤酒产量下降明显,产量34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2021年啤酒产量回升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啤酒产量累计达3562.4万千升,同比增长5.6%。

从金额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啤酒出口金额由2016年的192.6百万美元增长2019年的255.3百万美元。2020年啤酒出口金额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啤酒出口量下降。2021年我国啤酒出口金额开始回升,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啤酒出口金额累计达279.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0%。

啤酒的历史

中国啤酒工业的调整1900-1949年

1949年以前﹐是啤酒行业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较低,且绝大多数啤酒厂在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民国政府之间交替经营,经营极其不稳定,此外,酒花、麦芽发酵等原料主要依靠进口,酿造机械完全靠进口,生产酿造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国专家手中,啤酒生产与消费的区域性和市场认可度不高,造成了啤酒行业规模比较小,发展缓慢。同时,由于这个阶段外国侵略、战争、革命的因素造成国内经济比较困难,居民消费能力不高,饮用者主要集中在在华外国人、外国军队、上层华人,消费范围并不广泛。

到1949年,我国只有七八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只有7000千升。 虽然当时国内啤酒工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还不完善,生产技术也参差不齐,但已有极少数企业初露锋芒,如青岛啤酒,在1906年荣获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牌奖,成为中国首家获国际金奖的企业。

1978年底,中国啤酒行业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0万千升,是建国初期的50多倍。 在这个发展阶段,国内啤酒企业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供应,开始探索性的走向国际市场。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啤酒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借助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很多省市自治区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啤酒厂,包括一些偏远的或不发达的省市自治区都积极投入建设啤酒厂。一些重大的国有企业和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轻工业产业,啤酒也在投资行业之中,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 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伴随国外啤酒消费文化传入中国,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对啤酒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形成了供销两旺的情况,啤酒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年增长率达30%以上。

1970年--1978年期间,小城市建立一批2000-5000吨/年小型啤酒厂约100家饮用啤酒城市中开始普遍,啤酒专用装备开始定点生产。

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千升。

1985年,啤酒产量就实现了翻番,总产量达到310.4万千升。

1988年年底,全国啤酒厂家达到813个,总产量达662.77万千升,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产国。当时中国的城市数不足700个,意味着八十年代至少每个城市都有一家啤酒厂。

1989年--1992年相对稳定,623到1000万吨。 那是开始停止新建啤酒厂;啤酒市场出现竞争,小型啤酒厂面临倒闭,开始联合发展;专业装备生产得到改造,用新装备改造中型啤酒厂;产品多样化;主要采取挖潜改造,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中国啤酒业成熟期1989年 -- 今天

1994年雪花啤酒诞生,中国啤酒的总体量不超过1800万吨,规模开始出现个位数的增长。

2002年,中国啤酒开始成为全世界的第一大啤酒市场;2013年中国啤酒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五千万吨。

2008年,我国啤酒出口量和出口额创新高,出口啤酒24.16万千升,进口啤酒2.81万千升,出口量是进口量的8.6倍。中国拥有啤酒企业几百家,连续亲爱呢蝉联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的称号。已经形成了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百威啤酒、雪花啤酒、重庆啤酒等著名的的大型啤酒集团为先导,区域性品牌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精酿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好像又回归到七八十年代为了让更多的人喝上本土化的好精酿啤酒。

关于《我国啤酒产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