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山东人,从外省角度看山东。
到一个省,先看的是它的省会。省会是龙头,是核心,对省会的印象,就是对该省的印象。山东是经济强省,是从它的GDP在全国排名第三来看的,山东给人的印象是各地级市都不弱,均衡发展。
我今年去过一次山东,印象深的是高铁,城市之间来往很方便,但济南给人的印象,有点落后。从济南火车站出来,就有人拉客。车站周围房子老旧低矮,街道也感觉有点乱。没有地铁,坐公车人多涌堵。
听济南人说,济南不通地铁是怕破坏泉城的地脉风水。
山东人确实好客,也实在。但人多,农村或城郊,随便问一家,都有几个孩子。
济南的经济主要是靠国营,听说是钢厂,我坐在车上,还能看到城区有老式高耸大烟囱。
济南GDP在全国城市排名,近些年也一直是下滑。与青岛距离越来越大,在山东排在烟台之后,真是让人吃惊。今年赶上来了,以微弱的优势,重回到山东第二。
现在中央给山东定位是新旧动能转换,很科学。济南要脱胎换骨,经济上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山东人给人的印象是特别能干,一干就能干的全国第一。相信济南在合并莱芜之后,变成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
集全省之力发展济南,山东只会倒退。
一句话:胶东兴则山东兴,济南兴则唯济南兴。
现在是四川、湖北、河南这些省会独大的省份想学习江苏和山东的均衡发展,这论题等于让山东学习四川和武汉。
成都为什么被网友戏称为“成都省”?就是因为四川把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了成都这一座城市,成都的GDP规模是第二名绵阳市的近8倍,所以你可以想象这样省份当中各城市与省会的实力差距是有多大?
济南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逆转烟台当上了省内第二经济大市,但与青岛还有的显著差距。可如果此时不去发展已经形成整体规模的胶东,转而把东部资源拿走给济南,那么济南可能会在十年之内成长为能够抗衡武汉、成都的城市,但青岛这样的老牌龙头大概就要沦为徐州这个级别的城市了。
纵观沿海省份,没有任何一个是集中全省力量发展省会的。
辽宁龙头是大连,不是沈阳;
河北龙头是唐山,不是石家庄;
江苏龙头是苏州,不是南京;
福建龙头是泉州,不是福州;
广东龙头是深圳,不是广州。
所以如果山东的发展重心由胶东改为济南,那么无异于舍近求远、舍大求小、弃帅保车,让均衡发展战略付之一炬,将会使得过去20年来的经济布局被摧毁,重新洗牌后开始省会独大的西部模式。
前天出炉的山东民企富豪榜,全省前50名没有济南的身影,而全国榜的各市入围富豪数量榜,山东有4个城市入围50强,却依然没有济南。
看看广东、江苏、浙江的经济吧,都是民企撑起半边天,然而山东全省民企113个上市公司当中,济南只占11个,数量排名全省第五。而胶东三市总数就达到68个,占全省60%。
胶东目前是省内唯一实现交通一体化的区块,三市建成1小时都市圈,通勤高铁每天对开20余列,海陆空协同性全国领先。如果放着现成的、蒸蒸日上的都市圈不去权力发展,转而集中全省之力去打造一个没有航运能力的省会,对一个沿海省份来说有什么好处?
目前还真没见过哪个省会独大的省份能有这省域范围的兴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除了省会以外,其他城市人口清一色的长期外流,而且经济和省会的差距在呈几何倍率增大。山东目前最为百强市入围数量最多的省份令很多人称羡,所以放弃眼前成果去学习中西部的模式,基本等于自毁长城。
所以我相信决策者不会做出这种愚昧的决定。而且相比于哪个城市独大,我更希望看到齐鲁大地能像苏南一样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