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德国公爵黑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罗森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创始人叫什么?
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罗斯柴尔德(德语发音:/roːt:ʃɪlt/,意为“红盾”)家族,欧洲最著名的银行世家,对欧洲经济史并间接对欧洲政治历史产生影响达二百年之久。
大事记
◆ 1769年 梅耶·罗斯柴尔德成为宫廷正式代理人;
◆ 1798年 内森·迈尔·罗斯柴尔德离开法兰克福前往英国;
◆ 1806年 黑森公爵在逃离拿破仑时,将300万美金交给梅耶保存;
◆ 1815年 最早获得拿破仑战败消息,成为英国政府的债权人;
◆ 1822年 奥地利皇帝授予罗斯柴尔德四兄弟男爵封号;
◆ 1835年 罗斯柴尔德获得了在西班牙阿尔马登水银供应的权利;
◆ 1845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中标法国第一个主要的铁路线的合同;
◆ 1847年 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
◆ 1872年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第一个项目开始;
◆ 1873年 罗斯柴尔德成为力拓股东;
◆ 187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提高了英国政府的资助下,获得了在苏伊士运河的主要利益;
家族参与俄国石油开采的场景
◆ 1886年 罗斯柴尔德Freres开始发展在俄国石油领域的巨大利益;
◆ 1919年 第一次黄金定价在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的办公室;
◆ 1926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重组在伦敦主要地下铁路公司的股本;
◆ 1938年 纳粹入侵奥地利,罗斯柴尔德在维也纳的银行关闭;
◆ 1953年 罗斯柴尔德在加拿大发展金融;
◆ 1962年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矿产开采在创立了Imetal后创造了新繁荣;
◆ 1963年 LCF爱德蒙·罗斯柴尔德诞生;
◆ 196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在伦敦和巴黎银行搬进了新的办事处;
◆ 1966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资助的以色列议会大厦建成;
◆ 1981年 法国政府国有化了罗斯柴尔德银行;
◆ 1985年 罗斯柴尔德对英国天然气公司私有化;
◆ 1989年 罗斯柴尔德银行返回法兰克福;
◆ 2000年 罗斯柴尔德开发3G牌照拍卖;
◆ 2010年 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
求罗斯柴尔德家族史介绍。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纪初,出身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家族简低调行事,却无所不在 经过250多年的变迁,罗斯柴尔德家族表面上看是变小了,实际上却变得更大了。与张扬的美国资本主义不同,罗斯柴尔德家族行事低调,一般人现在只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才能碰见它。但实际情况是,它无所不在。 直到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都拒绝上市,这意味着它根本不用公布年报。二百多年来,他们一共在地球上投资了多少生意,赚了多少钱,只有家族核心成员才清楚。它在世界经济界的影响,也只有极少数细心的专业人士才能发现——试想,一般人哪能从几年前的铁矿石价格暴涨中看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子?同样,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参与多深,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发觉蛛丝马迹。
兴起的时代背景
在工业革命在欧洲迅猛发展、金融业空前繁荣的时代,全新的金融实践和思想从荷兰和英国向全欧洲辐射开来。随着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 Bank of England),一个远较过去复杂得多的金钱的概念和实践被一大批富于冒险精神的银行家创造了出来。在 17 世纪的一百年中,金钱的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1694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问世时,人类历史上银行发行的纸币量第一次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量。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对铁路、矿山、造船、机械、纺织、军工、能源等新兴行业空前巨大的融资需求与传统金匠银行的古老低效和极为有限的融资能力之间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矛盾。
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新兴银行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导了现代金家族的衰落
迫于战争和国内混乱而严重依赖于国债发行的英国,把自己的金融主导权拱手送给通过制造流通虚假有价证券而积蓄巨量财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也相继崛起,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同的是,他们把大部分财富转移到新生国家美国,选择在那个新大陆的国家继续发展。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在欧洲金融界占取了绝对主导地位,还通过扶植摩根财团发展壮大来牵制影响美国,并且力图全面控制美国。当时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没有实力对抗过分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于是采用了妥协的方法。当时,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处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接控制下。但是,由于过分抽调资金控制新大陆,导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旧大陆的控制力急速下降。 186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失误,也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 俾斯麦首相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通过普法战争赔款组建了德意志银行,并且通过工业化和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迅速组建了新的容克财团:德意志4大银行团。欧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团。
融业的历史走向。
家族的现状
进入现代后,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名为“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因为发言权不大,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规模已经很小,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作为老牌金融巨头,即便罗斯柴尔德银行已经衰落,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已经遍布众多行业,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依然存在,也许他不像《货币战争》说的那样强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欧美学者也对他进行过研究,不过在80年代,很多关于他的著作都奇怪的消失了,他的真实情况仍然充满谜团。
家族发展大事记
莱昂内尔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场景
◆ 1769年 梅耶·罗斯柴尔德成为宫廷正式代理人 ◆ 1798年 内森·迈尔·罗斯柴尔德离开法兰克福前往英国 ◆ 1806年 黑森公爵在逃离拿破仑时,将300万美金交给梅耶保存 ◆ 1815年 最早获得拿破仑战败消息,成为英国政府的债权人 ◆ 1822年 奥地利皇帝授予罗斯柴尔德四兄弟男爵封号 ◆ 1835年 罗斯柴尔德获得了在西班牙阿尔马登水银供应的权利 ◆ 1845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中标法国第一个主要的铁路线的合同 ◆ 1847年 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 ◆ 1872年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第一个项目开始 ◆ 1873年 罗斯柴尔德成为力拓股东 ◆ 187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提高了英国政府的资助下,获得了在苏伊士运河的主要利益
◆ 1886年 罗斯柴尔德Freres开始发展在俄国石油领域的巨大利益 ◆ 1919年 第一次黄金定价在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的办公室 ◆ 1926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重组在伦敦主要地下铁路公司的股本 ◆ 1938年 纳粹入侵奥地利,罗斯柴尔德在维也纳的银行关闭 ◆ 1953年 罗斯柴尔德在加拿大发展金融 ◆ 1962年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矿产开采在创立了Imetal后创造了新繁荣 ◆ 1963年 LCF爱德蒙·罗斯柴尔德诞生 ◆ 196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在伦敦和巴黎银行搬进了新的办事处 ◆ 1966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资助的以色列议会大厦建成 ◆ 1981年 法国政府国有化了罗斯柴尔德银行 ◆ 1985年 罗斯柴尔德对英国天然气公司私有化 ◆ 1989年 罗斯柴尔德银行返回法兰克福 ◆ 2000年 罗斯柴尔德开发3G牌照拍卖[4] ◆ 2010年 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
(还有很多很多,在百度百科上面还有的,我只是列举了几样而已,你可以去看一看的,当然还有一些网站也有)
罗斯柴尔德家族与人类的四次战争
《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翻译自罗斯柴尔德家族官网的历史事件列表
罗斯柴尔德家族官网历史大事记
百科里梅耶·罗斯柴尔德词条
梅耶·罗斯柴尔德
罗斯柴尔德银行杀入中国基金业
罗斯柴尔德家族
……
全球第一家族是那个?
说到“红盾世家”,很多人乍一看,觉得没有听说过,顶多会有一些猜想:红是不是代表血啊,红盾大概就是沾满鲜血的或血淋淋的盾牌吧,也许是中外某个享有盛名但我尚不知道的军人或将军世家,或是世代有人从军或当将军的家族。不过,我要是说“罗斯切尔德家族”(或称“罗斯柴尔德家族”),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就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中提到的世界第一财富家族,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比比尔·盖茨还要多;据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多个美国总统被刺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是由其背后操纵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简直就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幕后推手,简直就是为了获取终极财富和权力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无情无耻的耍着坏心眼的“大阴谋家”!Rothschild家族的起源是德国犹太人,这个词是德语,roth即英文中的red,child即英文中的shield,读音非常接近,为“希尔德”,合起来的意思是“红盾”。红盾世家的草创者为梅耶(MayerAmschelRothschild)。1744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聚居区,其所属的家族到他这一代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二百多年了。梅耶年轻时去汉诺威银行学习了金融实务——这也是在欧洲的犹太人能从事的少数传统职业之一。梅耶20岁时回到法兰克福,从事经营包括古钱币在内的古董业。据说,他总是在自己的店门口放置一块红色盾牌——不知什么目的,也许是纯粹出于对这一徽章的喜爱,也许是体现了品牌的意识——反正,久而久之,这块红色盾牌成为梅耶古董店甚至其本人的logo,附近的人图方便把梅耶一家称为红盾。当时欧洲的王公贵族有一项雅好:收藏古钱币。如果能在古钱币市场做大,收获的可不仅仅是财富。梅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热忱,费尽心力,编写了《古钱币手册》,内里详加解说,又分寄给各地的王公贵族,广泛撒网,以冀得到垂青。只要有某个有权有势的贵族通过这本书看上了梅耶,他就能大发其达了。梅耶的努力得到了黑森公爵的响应。黑森是大富大贵的人物,身家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其生意是出租军队替别人打仗。黑森最大的客户是英国,因为当时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英国亟需军队弹压。钓到了大鱼的梅耶,半卖半送,向黑森出售了他持有的大量珍贵古徽章、古钱币,并极力帮助黑森搜集古钱币,又发掘和创造各种机会帮公爵赚钱。梅耶花在黑森身上的巨额工本没有白费,他取得了黑森的信任和友谊。后来,黑森为了躲避拿破仑的打击,离开法兰克福、亡命丹麦时,留下了300万英镑交给他保管,这笔钱是英国使用黑森部队的租金。这笔巨款,令梅耶一举成为当时欧洲首位国际银行家。再后来,梅耶将那300万英镑连本带息交还给了黑森。这给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红盾家族,做了一次效果奇佳的企业品牌价值证明:我们信誉至上,钱放在我们这里安全和回报两不误。梅耶的投资手法可圈可点。他一旦有了接近某个对其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大人物,就会不惜代价、无微不至地为其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当与对方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感情和关系后,再把这种感情和关系择机“套现”,到那时候,潜在价值就变成了现实价值,回报比一般的生意高多了。不仅如此,梅耶还充分认识到了信息的价值。他花费心力,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横跨全欧、本家族专用的信息传递网络,具备了在许多重要事件上比别人早知道一些信息的能力。随着红盾家族生意做大,结识的权贵越来越多,重要的信息源也越来越多,因此,这个信息传递网络,既迅速又可靠。据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很多时候宁愿用梅耶家的信使来投递她的信件。一花五枝梅耶膝下有五子,依次为:阿姆希洛(AmschelMayerRothschild)、所罗门(SalomonMayerRothschild)、纳坦(NathanMayerRothschild)、卡曼(CalmannMayerRothschild)和詹姆斯(JamesMayerRothschild)。有道是“虎父无犬子”,红盾家族没有一个是孬种。最有才干的是三子纳坦,他于1804年只身来到伦敦闯世界,先是做纺织品生意。当时欧洲大陆拿破仑势头正猛、麾下大军所向披靡。德意志的许多贵族待不下去了,纷纷流亡英国,其中有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威廉委托纳坦购买了大量英国债券。纳坦以敏锐的触觉,感到这个生意大有赚头,趁势自己也做起了债券、股票,相当于券商和投行的业务。纳坦的能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迅速积累了财富,成为伦敦金融界的大亨。后来,他又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财富向英国政府“输诚”,与许多军政要人走得很近。纳坦在英国的成功,启发了父亲梅耶。红盾家族开始了在欧洲各地建立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的分支行,形成了“一花开五枝”之势:梅耶和长子阿姆希洛坐镇法兰克福分行;二子所罗门掌控维也纳分行;三子纳坦领导伦敦分行;四子卡曼分管那不勒斯分行;幼子詹姆斯主理巴黎分行。这样,一个庞大的金融商业帝国就初具雏形了。三子纳坦的惊人手笔还在后面。1815年6月18日,反法联军与拿破仑在比利时的滑铁卢进行大决战。谁胜谁负,虽然没有人有能力预知,但如果有人能比别人早上一步知道结果,他就赚个盆满钵满。如果反法联军赢了,英国国债的行情就会看涨,做多就行;反之,做空就行。红盾家族的信息传递网络这时发挥了作用。大陆那边有人通过专门渠道领先知道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赶紧从荷兰的鹿特丹港乘坐快船,渡过海峡抵达英国,马不停蹄把消息送到纳坦手中。纳坦立即快马加鞭赶往伦敦。他知道这个消息,比英国政府还早了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差意味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可见,“时间就是金钱”绝非应景的话。纳坦来到伦敦证券交易所自己的固定席位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抛售英国国债。这个情况落到在场每一个投资者的眼里。大家都在想:纳坦抛了,英国肯定战败了,我也得赶紧割肉斩仓。恐慌性的抛售开始了,英国国债的价格暴跌。纳坦觉得波谷已经到了,暗中给自己的代理人发了指令,代理人无限吃进。杀跌的人大感困惑,连呼看不懂。不久,捷报传来,英国国债价格一路飙升。短短几个小时之内,纳坦获利数百万英镑。就这样,梅耶的五个儿子依凭家族的强大资源,发挥各自的经营天赋,把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生意和财富不断地扩展。他们在各地开办银行,包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又兴办铁路、通讯、钢铁、煤炭、石油等各种实业,成为了威名赫赫的财富家族。红盾家族和许许多多犹太财富家族一样,以赚钱为要务,相信“金钱一旦呛啷作响,坏话就戛然而止”。梅耶留下家训,要子孙坚持家族的和谐,“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之时,就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红盾家族的致富之道,无非是懂政治、知经济。不问政治,眼中只有赚钱,并不能保证赚钱,也不能保证守住赚来的钱;会玩政治,能赚大钱,也能守住赚来的钱。权势、关系本身就是能带来收入的资产。红盾家族广泛结交权贵,建立私交,甚至不惜与权贵家族联姻,既积累了财富,也壮大了家族,做到了“财丁两旺”。红盾家族坚持个人、家族和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纳坦曾拒绝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意志城市做生意。纳坦之子列昂内尔(LionelNathanRothschild)事功不在其父之下,曾借400万英镑的巨款给英国政府购买埃及国王出让的苏伊士运河股票,从而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列昂内尔·罗斯切尔德一夕之间成为英国举国敬仰的大英雄。列昂内尔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他不愿用基督教方式,而坚持要以犹太教方式用手按《圣经》宣誓,最后这个要求被接受。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胜利,让长期受歧视和迫害的在欧犹太人受到鼓舞。列昂内尔有一句名言:“我有两大荣誉:第一,我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一员;第二,我是一个犹太人。”充分表明了他乃至红盾家族世世代代的家族和民族利益取向。红盾家族与犹太复国主义有着重大联系。在20世纪初,曾向迁往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移民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帮助他们购买土地和生产设备,安居乐业;也积极参与犹太重新建国。英国政府颁布的《贝尔福宣言》,宣称要使巴勒斯坦成为“犹太民族之家”,成为后来以色列建国的蓝图,这个著名的历史性文件,是以英国外交部致罗斯切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纳坦尼尔·梅耶·罗斯切尔德(NathanielMayerVictorRothschild)勋爵的名义发表的。红盾家族的犹太家世及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联系,自然而然成为历次反犹主义的冲击对象。在纳粹统治德国的时代,罗斯切尔德家族德国支脉的许多成员遇难。此外,种种基于反犹主义的以红盾家族为故事主角的阴谋论也大行其道,满足了一部分人对这个家族隐秘的财富和行为的想象。《TheMoneyMasters》及其在中国的翻版《货币战争》,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红盾家族的故事还被搬上了银幕和舞台。1934年好莱坞电影《罗斯切尔德之家》(TheHouseofRothschild)由GeorgeArliss和LorettaYoung主演,以梅耶的生平为故事的主线。这部电影的若干片段上了纳粹的反犹宣传《外部的犹太人》(DerewigeJude)。百老汇音乐剧《罗斯切尔德家族》(TheRothschilds),还获得过1971年TonyAward的提名。在法文和希伯来文中,Rothschild都是财富的代名词。那么现在罗斯切尔德家族到底多有钱呢?罗斯切尔德银行集团目前一年的营业额不足百亿美元,盈利不到30亿美元,以10%的利息率算,其资产价值大约300亿美元,不过是汇丰花旗等大银行的一个零头而已。其主要原因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在19世纪中期不看好美国的经济,撤销了在美国的所有分行。这在后来看是一个天大的错误,给了美国摩根家族崛起的空间。所以那些宣称罗斯切尔德家族对美国经济多有影响力的阴谋论论调,是多么不着边际。另外,罗斯切尔德家族二战中损失惨重。在纳粹统治和战乱之下,其位于德、法、意的许多资产荡然无存,其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所剩无几,保存比较完好的是在英国的资产。家族企业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仅仅依靠家族自有资金想要在现在的世界取得过去那样的成功和辉煌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的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高度竞争的,想要以任何方式操纵金融市场牟利越来越不容易。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中,花旗、美林证券和瑞银都损失惨重,如果金融市场是稳赚不赔的话,花旗和美林政权的CEO就不会黯然去职了。红盾世家过去很辉煌,现在还在守成。看来是,君子之泽,五世不斩。这确实很牛,但绝没有阴谋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牛。红盾家族的致富之道,无非是懂政治、知经济。不问政治,眼中只有赚钱,并不能保证赚钱,也不能保证守住赚来的钱;会玩政治,能赚大钱,也能守住赚来的钱。权势、关系本身就是能带来收入的资产!
罗尔柴斯德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区别
就是同一家族,因为音译名字产生差异。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梅耶·罗斯柴尔德原名迈尔·阿姆谢尔·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后将姓改为罗特席尔德(德语意为红色盾牌)。
他的五个儿子分别是:
阿姆斯洛 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1773~1855年) -- 法兰克福
所罗门SalomonMayer Rothschild (1774~1855年) --维也纳
内森 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年) -- 伦敦
卡尔 Calmann Mayer Rothschild (1788~1855年) -- 那不勒斯
杰姆斯 James Mayer Rothschild (1792~1868年) -- 巴黎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的和谐。"
在19世纪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几乎成了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梅耶·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城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使这个古老的家庭开始兴旺发达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1744~1812年)。
梅耶自小就很聪明,因此他父母把他送到犹太宗教学校学习,希望他长大后当一名拉比。但梅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当他父母去世后,他便弃学经商,走进了生意场。当时,他20岁,开始做买卖古董和古钱币的生意,同时也兼兑换钱币。由于他的精明能干,并依靠当地有权势的威廉伯爵,生意越做越兴旺。后来,他不仅经营棉制品、烟酒,并开始从事银行业,20多年之后便成为法兰克福城的首富。
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在法兰克福经营,其影响仅限于德国。然而,目光远大的梅耶·罗斯柴尔德让他的5个儿子走出法兰克福,走出德国,分散到欧洲各地。
罗斯柴尔德家族最早向国外发展的是梅耶的三儿子内森。他于1804年只身来到英国伦敦,开始时做一些棉布生意。当时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威廉伯爵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内森便借机自己也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内森凭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发了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内森在英国的成功,鼓励了老罗斯柴尔德。为了方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金融和贸易往来,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儿子詹姆斯派到法国,在巴黎站稳了脚跟。几年后,老二所罗门、老四卡尔又分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分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老梅耶·罗斯柴尔德与大儿子阿姆歇尔坐镇老家法兰克福,其他几个儿子分布在伦敦、巴黎、维也纳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和商业帝国。
罗斯柴尔德兄弟经营技巧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他们分布在欧洲各国的分支获取政治、经济情报,迅速互相沟通。这样,他们往往能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经济动向,推选采取行动,出奇制胜。
例如,当1814年拿破仑与欧洲联军对抗时,战局变化无常,英国的资本家都在观望。伦敦的内森比英国政府早一天得知这一消息---战事发生逆转,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他现大量抛售英国公债,在高价卖出,带英国公债大大贬值之后大批吃进,结果大大地赚了一笔。一个世纪之后,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又比日本驻英国的使馆早两天获得日本海军全歼俄国舰队的消息。由于罗氏家庭消息灵通,被人们称为"无所不知的罗斯柴尔德"。
为了保密,他们有自己专门的信使,彼此用密码进行联系。例如,老罗斯柴尔德的代号是"阿诺迪",称威廉伯爵为"戈德斯坦",把在英国的投资称为"鳕鱼干"。数年之后,当罗斯柴尔德家族扩展到美洲后,他们仍用这种方法保持欧美之间的联系。当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时,伦敦的列昂内尔(内森之子,1808~1879年)收到他的代理人从美洲发来的一份电报,内称:"夏勒姆先生将至"。夏勒姆(Sholem)是意第绪语"和平"的译音。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迅速又可靠,以至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罗家的信使来传递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
到19世纪中叶,一个庞大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在欧洲形成。每当有战争,他们便向各国政府提供军事贷款,战后又为战败国提供赔款。他们在各地开办银行,从事证券,股票交易和保险业务投资工商业、铁路和通讯业,后又发展到钢铁、煤炭、石油等行业,其影响渗透到欧美及殖民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
罗斯柴尔德家族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从它帮助英国政府购买苏伊士运河一事中便可见一斑。1875年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内尔在他伦敦的宅邸中宴请英国首相狄斯累利(他也是犹太人出身)。席间,列昂内尔突然收到一份来自法国罗斯柴尔德分行的电报,说埃及国王因缺少资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万股苏伊士运河股票买给法国政府,但对法国提出的价格不满意,表示愿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同意英国买下这批股票。然而,当时由于国会休会,无法筹集这笔资金。于是,列昂内尔果断地作出决定,由罗斯柴尔德银行伦敦分行向英国政府提供400万英镑,抢先买下了这批股票。此举使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列昂内尔·罗斯柴尔德也因此一夜之间成为举国上下敬仰的英雄。
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巨大的财富,并跻身欧美上流社会,但他们始终坚持着犹太人的传统、维护犹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赚钱更重要。罗氏家庭大多数人坚持族内通婚,这个家族下属的公司企业都按犹太教安息日的规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内森宣布不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国城市做生意。1850年,当卡尔借钱给罗马教皇时,向梵蒂冈提出要求拆除罗马的犹太隔都。19世纪伦敦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宣布不向俄国沙皇贷款,因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国犹太人。
列昂内尔1858年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他不愿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犹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来圣经》,头上戴犹太帽子举行宣誓。上议院的贵族开始表示反对,但后来同意了,这在以基督教为国教的英国实在是不同寻常的,是长期受歧视的犹太人的一个胜利。27年后,列昂内尔的儿子内森尼尔成为英国第一位犹裔贵族和上议院议员,他同样也是用他父亲的犹太方式宣誓的。
罗氏家庭还积极参加犹太人的各种活动,向犹太社团捐助了多笔慈善金。这个家族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也有不解之缘。它在法国的成员爱德蒙男爵(1845~ 1934年)20世纪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移民提供了约6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移民们购买土地和生产设备,定居生存。伦敦的沃尔特(1868~1937年)曾任英国犹太复国主义主席。正是他,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积极活动,终于使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贝尔福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一封信的形式,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最后导致了以色列国的建立。
总之,罗氏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犹太家族周围。利奥波德·列昂内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这个家族所有成员的思想:"我有两大荣誉:第一,我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第二,我是一个犹太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了二百多年,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家族的名声之大,大概只有20世纪美国的肯尼迪家族能够与之相比。人们对这个家族的成功活动也有种种评说,有人把它看作是犹太人智慧、财富、影响以及慈善事业的象征,也有人把它作为犹太人企业用金钱征服世界的一个活样板。
罗斯柴尔德家族靠做古钱币生意和发战争财而暴发,后主要投资于金融行业。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五个儿子,分别控制了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法兰克福、纽约和柏林,他们成为欧洲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在1833年不列颠帝国废除奴隶制以后,曾拿出2000万英镑用以补偿奴隶主的损失;1854年,他们还为英国在克里米亚同俄国的战争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了一亿英镑为法国向普鲁士支付普法战争的赔款;他们还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路,所有法国给俄国的贷款,都是由该家族提供的;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们已成为联邦财政的主要财源。
他们以独特的犹太行为处世方式,在异国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充分体现了犹太人的营财之道和民族特性。在20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家族始终保持着不竭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其家族虽然支脉庞大,但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力量。
在反犹浪潮滔滔汹涌的环境之下,他们运用智慧,沉着迎战,化险为夷;特别是在同希特勒的较量中,他们更是凭借财富和非凡的谈判智慧,令纳粹头子也算盘尽失,无可奈何。他们一方面以拒绝向反犹国家贷款来抵制反犹国家,另一方面给犹太人的慈善事业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以巨大的帮助。被全世界犹太人赞颂为"真正的大宪章"的《贝尔福宣言》,是以英国外交部致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纳撤尼尔·迈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形式发表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但是经济世界中的金融舵手,而且在犹太民族的整体生活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红盾牌"(罗斯柴尔德乃德语"Rothschild",意为"红色之盾")。 [编辑本段]罗斯柴尔德家族史大事件
1780s:梅耶·罗斯柴尔德(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成为威廉王子的金融代理人,奠定了家族财产的基础。
1800s: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儿子们凭着出色的金融敏锐性,在欧洲范围内成功建立了金融机构,期间罗斯柴尔德的资金帮助打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
1820s: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作为许多欧洲政府的债权人,罗斯柴尔德的权力不断扩大。
1850s:罗斯柴尔德的第三代继续管理着家族财富,同时也成为矿业上的一个巨头。
1940s:维也纳公司被纳粹党人所接管。然而,这个家族还是保留了大部分财产和权力。
1980s:由于法国的社会主义政府国有化了它们的巴黎公司并进行了重新命名,这个家族遭受了一个很大的衰退。但是大卫·罗斯柴尔德决定以三名员工,一百万美元在法国东山再起。
梅耶:"红盾"家族开创者
罗斯柴尔德一词起源于"红盾"。
罗斯柴尔德家族红盾 如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他就甘愿做出巨大牺牲与之打交道。等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个家族从16世纪起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城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使这个古老的家庭开始兴旺发达的,是梅耶·罗斯柴尔德。
梅耶生于1743年,长大后前往汉诺威银行学习金融实务。20岁时,他返回法兰克福,从事古董买卖。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梅耶总是在自己的店门口放置一个红色的盾牌,于是,周围人渐渐就称这个家族为"红盾"。"红盾"翻译成德文就是:罗斯柴尔德。
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普遍雅好收藏古钱币。梅耶于是亲自编辑《古钱手册》,并附上详细的解说,然后邮寄给各地的王公贵族们。目的很简单,希望自己的店能够成为皇家指定店,这样生意就能获得暴利。大部分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但梅耶梅尔的投寄行动依然不停。终于,黑森公爵同意了他的要求。
一直等候这一机会的梅耶,以近乎赠送的价格,不惜血本地向黑森公爵卖出了他收藏的珍贵古代徽章和钱币。同时,梅耶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并经常为他介绍一些能够使其获得数倍利润的顾客,不遗余力地帮公爵赚钱。
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注于某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后便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他们就甘愿做出巨大的牺牲与之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忱的服务,等双方建立起无法动摇的深厚关系之后,再从这类强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黑森公爵是当时欧洲的巨富之一,拥有2亿美元的身家,他所做的生意是贩卖军队。黑森最大的顾客就是英国,因为当时英国需要大量的军队去控制北美的殖民 地。当黑森公爵为逃避拿破仑的攻击,不得不离开法兰克福前往丹麦的时候,留下300万英镑交给梅耶保存,这笔钱本来是英国政府支付给黑森部队的钱,却被黑森私自截流了并转给了梅耶。就是这笔巨款,令"红盾"家族一跃成为当时欧洲第一个国际银行家。
拿破仑在第一次失败后,梅耶早已将那300万英镑,连同利息以及利息的利息统统交还给了黑森公爵。这无疑给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红盾"家族,又做了一次效果极佳的品牌广告宣传--我们的家族是多么有信誉呀!
更令人称奇的是,梅耶经过不懈努力,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横跨全欧洲、而且只属于本家族专用的情报传递网。正是这个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造就了"红盾"二代传人在滑铁卢战役期间,充分利用信息优势而大发横财的传奇故事。
为了保密,他们有自己专门的信使,彼此用密码进行联系。例如,梅耶的代号是"阿诺迪",称黑森伯爵为"戈德斯坦",把在英国的投资称为"鳕鱼干"。数年之后,当罗斯柴尔德家族将势力扩展到美洲后,他们仍用这种方法保持欧美之间的联系。当美国内战即将结束时,伦敦的列昂内尔收到他的代理人从美洲发来的一份电报,内称:"夏勒姆先生将至"。夏勒姆的意思是"和平"。
罗斯柴尔德家族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迅速又可靠,以至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时也宁愿用罗家的信使来传递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国的外交邮袋。
纳坦:虎父无犬子
如果一般人听到消息后,肯定会大量买进国债,别人也会跟着买,大家都能赚钱。纳坦却充分利用几个钟头的时间差和别人对他的依附心理,先抛后买,几乎使所有人都上了当,只让自己赚得大钱。
梅耶有5个儿子,他们几乎全部继承了自己父亲诸多优秀的品质,五兄弟分散在欧洲的主要国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而且,五兄弟之间还保持着频繁的联络,这也成为维系罗斯柴尔德家族繁荣和安定的命脉所在。
世界上最强大的财团是哪个?
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一、基本介绍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的金融家族,原本是一个在德国生活的犹太裔家族。十八世纪末期,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建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和银行现代化制度。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在奥地利和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先后被王室赐予贵族身份。
二、家族的发展
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德语发音:/roːt-ʃɪlt/,意为“红盾”)家族,欧洲最著名的银行世家,对欧洲经济史并间接对欧洲政治历史产生影响达二百年之久。家族的创始人为迈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及其五个儿子--阿姆谢尔·迈耶、萨洛蒙·迈耶、内森·迈耶、卡尔·迈耶和雅各布或詹姆斯(。迈耶早年丧父,在一家银行当学徒。后迈耶父子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经营一家银行,发展而成为国际银行家。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1792~1815)给他家带来发财致富的良机。迈耶及长子阿姆谢尔·迈耶坐镇在法兰克福,而内森·迈耶1804年在伦敦建立分行,詹姆斯1811年在巴黎扎根,萨洛蒙和卡尔于1820年代分别在维也纳和和那不勒斯建立办事机构。在战争年代他们向交战国的王公贵族提供贷款,贩卖与走私棉、麦、军火等主要物资,办理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国际汇兑。战后该银行集团除继续国际业务往来外,逐渐卷入经营政府有价证券及保险、工业企业的股票。他们就这样成功地适应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以铁路、煤炭、钢铁、金属器材等方面投资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1850年代以后,该集团业务仍有发展,在石油及有色金属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因英、法、德等国家新的股份银行及商业银行相继兴起,开始打破其垄断局面。至19世纪后期欧美财团资金雄厚,财势日盛,影响超过了罗斯柴尔德集团。值得提出的是迈耶·阿姆谢尔为其家族企业制订的「联合经营各类业务」及「不追求额外利润」两条指导原则,世代相传,对保持其企业长期不衰起了很大作用。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一代以异乡人出现于各国,在语言不通、不谙地方习俗的情况下,排除当地金融界的猜忌与竞争,终于取得显要地位。第二代(五兄弟的子侄)恪守家世传统,事业更加兴旺。
他们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具有很大影响。罗思柴尔德家族常在堂表亲属之间通婚,双方大都是犹太人,极少例外,因此,尽管支脉庞多,世系后嗣始终保持团结一致,特别是在纳粹时期,他们协力适应风暴,克服困难,极为显著。他们一家享有崇高荣誉,迈耶的五个儿子均被授予奥地利帝国男爵勋位。该家族在英法的成员,多以科学家或慈善家著称。
三、进入现代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名为“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因为发言权不大,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规模已经很小,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作为老牌金融巨头,即便罗斯柴尔德银行已经衰落,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已经遍布众多行业,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罗斯柴尔德家族依然存在,也许他不像《货币战争》说的那样强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欧美学者也对他进行过研究,不过在80年代,很多关于他的著作都奇怪的消失了,他的真实情况仍然充满谜团。
四、大事记
◆ 1769年 梅耶·罗斯柴尔德成为宫廷正式代理人;
◆ 1798年 内森·迈尔·罗斯柴尔德离开法兰克福前往英国;
◆ 1806年 黑森公爵在逃离拿破仑时,将300万美金交给梅耶保存;
◆ 1815年 最早获得拿破仑战败消息,成为英国政府的债权人;
◆ 1822年 奥地利皇帝授予罗斯柴尔德四兄弟男爵封号;家族参与俄国石油开采的场景
◆ 1835年 罗斯柴尔德获得了在西班牙阿尔马登水银供应的权利;
◆ 1845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中标法国第一个主要的铁路线的合同;
◆ 1847年 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
◆ 1872年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第一个项目开始;
◆ 1873年 罗斯柴尔德成为力拓股东;
◆ 187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提高了英国政府的资助下,获得了在苏伊士运河的主要利益;
◆ 1886年 罗斯柴尔德Freres开始发展在俄国石油领域的巨大利益;
◆ 1919年 第一次黄金定价在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的办公室;
◆ 1926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重组在伦敦主要地下铁路公司的股本;
◆ 1938年 纳粹入侵奥地利,罗斯柴尔德在维也纳的银行关闭;
◆ 1953年 罗斯柴尔德在加拿大发展金融;
◆ 1962年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矿产开采在创立了Imetal后创造了新繁荣;
◆ 1963年 LCF爱德蒙·罗斯柴尔德诞生;
◆ 1965年 内森·罗斯柴尔德父子公司在伦敦和巴黎银行搬进了新的办事处;
◆ 1966年 杰姆斯·罗斯柴尔德资助的以色列议会大厦建成;
◆ 1981年 法国政府国有化了罗斯柴尔德银行;
◆ 1985年 罗斯柴尔德对英国天然气公司私有化;
◆ 1989年 罗斯柴尔德银行返回法兰克福;
◆ 2000年 罗斯柴尔德开发3G牌照拍卖;
◆ 2010年 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
罗切斯尔德家族的发家史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被认为是家族创始人的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Rothschild),最早从事货币买卖业务。
由于18世纪后期德国公国遍地(350个),每个公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梅耶的职业几乎可以等同于外币兑换。从德国汉诺威一家有名的家族银行学成归来后,他在法兰克福开启自己的事业,不仅从事古钱币和古玩交易,还从事黄金白银与纸币的兑换,俨然成了一个银行家。
1818年,内森成功为普鲁士政府提供了500万英镑的贷款,为国际贷款业务提供了新途径。除了通过债券发行给世界各地政府筹集资金,罗斯柴尔德家族整个19世纪挣钱方式还包括皇室、政治家理财,从事黄金和货币交易、进行工业和矿业的投资。
据尤瑟夫·卡西斯(Youssef Cassis)等人考证,1836年内森去世时,他是英国最富有的人,几乎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算上内森的几个兄弟,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确实站上了世界之巅,拥有600万英镑资产。
到了1852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资产更是达到了953万英镑。而且内森的后代也不赖,1870年代,内森的四个儿子遗产总计840万英镑,超过同时期英国任何家族的财产。
1836-1837年正值美国的金融危机,罗斯柴尔德家族取代了巴林兄弟,成为美国银行在欧洲的代理人。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热情高涨,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美国银行接受了纽约州等州的州政府债券,却不知道美国银行当时已岌岌可危,结果1841年美国银行破产。
这件事给罗斯柴尔德家族留下了坏印象,詹姆斯懊恼地希望"从没有涉足过美国"。20世纪头几十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资遭遇了数次灭顶之灾。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尽管有着庞大的战时融资需求,但战争却令罗斯柴尔德家族受到重创。
德国最初的推进威胁到了法国巴黎,逼迫巴黎证券交易所、法兰西银行和身处巴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搬到法国波尔多,这严重影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更为要命的是,同盟国的战时融资全靠美国纽约金融中心(以J.P.摩根为核心),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没在那儿设立分部。
此外,经过数代繁衍,内森·罗斯柴尔德的后裔们全然没了企业家精神,面对伦敦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实在是难堪大任,更不用说比肩他们的祖先。战争结束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实质上也让出了欧洲政府融资的主导者角色。
扩展资料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了二百多年,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家族的名声之大,大概只有20世纪美国的肯尼迪家族能够与之相比。人们对这个家族的成功活动也有种种评说,有人把它看作是犹太人智慧、财富、影响以及慈善事业的象征,也有人把它作为犹太人企业用金钱征服世界的一个活样板。
罗斯柴尔德家族靠做古钱币生意和发战争财而暴发,后主要投资于金融行业。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五个儿子,分别控制了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法兰克福、纽约和柏林,他们成为欧洲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
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在1833年不列颠帝国废除奴隶制以后,曾拿出2000万英镑用以补偿奴隶主的损失;1854年,他们还为英国在克里米亚同俄国的战争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了一亿英镑为法国向普鲁士支付普法战争的赔款。
他们还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路,所有法国给俄国的贷款,都是由该家族提供的;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们已成为联邦财政的主要财源。
他们以独特的犹太行为处世方式,在异国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充分体现了犹太人的营财之道和民族特性。在20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家族始终保持着不竭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其家族虽然支脉庞大,但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力量。
在反犹浪潮滔滔汹涌的环境之下,他们运用智慧,沉着迎战,化险为夷;特别是在同希特勒的较量中,他们更是凭借财富和非凡的谈判智慧,令纳粹头子也算盘尽失,无可奈何。他们一方面以拒绝向反犹国家贷款来抵制反犹国家。
另一方面给犹太人的慈善事业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以巨大的帮助。被全世界犹太人赞颂为“真正的大宪章”的《贝尔福宣言》,是以英国外交部致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纳撤尼尔·迈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形式发表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但是经济世界中的金融舵手,而且在犹太民族的整体生活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红盾牌”(罗斯柴尔德乃德语“Rothschild”,意为“红色之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斯柴尔德家族
关于《德国公爵黑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