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大麦产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进口大麦能替代玉米吗
- 2、大麦有怎样的生产能力?
- 3、2012到2015年我区粮食总产量保持在多少万吨以上
- 4、大麦的生活习性
- 5、2015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和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多少,产量分别是多少
进口大麦能替代玉米吗
玉米替代品都有哪些?其进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有多大?
通过分析来看,2018年进口替代品总量较2017年将会出现下滑,下滑原因主要是进口替代品成本走高,国内玉米价格优势凸显。2018年饲料企业恢复及深加工投产增加,玉米需求量增加,进口替代品的减少,无疑会增加国内玉米需求的空间。
近几年替代品进口情况
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几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逐年增加。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的大量进口,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增加了玉米去库存压力。
这里所说的替代品主要包括高粱、大麦、小麦、木薯、DDGs(酒糟)。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我国进口玉米、高粱、大麦、小麦、DDGS等进口替代品数量总计2145万吨,较2016年增加40万吨。其中,大麦进口高速增加,弥补了DDGs进口的减少。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及其替代品2017年进口情况如上表所示,高粱进口量同比下降24%,大麦进口大都增加78%,玉米进口同比下降11.64%。虽然玉米进口量下降,但并没有如预期乐观,特别是年底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上涨,12月玉米进口量环比激增。若内外价差持续扩大,未来进口的压力仍很大。
玉米替代品进口年度统计
时间
玉米进口
高粱进口
大麦进口
小麦
ddgs进口
合计
2009年
264132
2010年
1572394
138929
1711323
2011年
1764159
454877
1248807
3467843
2012年
5206747
163604
3688648
9058999
2013年
3264552
119585
5507052
561450
9452639
2014年
2599349
5775887
1655709
2972022
565040
13568007
2015年
4730035
10815809
10683190
2972743
6808084
36009861
2016年
3168118
6450955
5005004
3374300
3066621
21064998
2017年
2828343
5056793
8863510
4314734
390789
21454169
玉米进口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明显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玉米进口总量2825448吨,较2016年下降10.78%。随着国内玉米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国内玉米库存得到有效消耗。但是,从2017年下半年起,由于国内玉米价格走高,国内外价差持续拉大,吸引中国采购商再次从海外寻购廉价玉米。从玉米进口量及平均单价对比图中也可以发现,平均单价较低的月份玉米进口量也较多,且单价在200-250美元/吨的时候,进口优势比较明显。
全球市场,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利空。全球玉米库存为2.066亿吨,环比上调250万吨,高于预期,主要因巴西和巴基斯坦库存增加。美玉米亩产(创纪录176.6蒲/英亩)、产量(146.04亿蒲)、食用/种用/工业用量上调1000万蒲,饲用/调整用量下调2500万至55.5亿蒲,整体供应增加而需求下滑,美玉米年终库存上调4000万蒲,达到24.77亿蒲。
展望2018年玉米进口,预计阶段性进口量会激增,但年度进口量依旧维持小幅下跌。一方面,美玉米价格迎来底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连续第二年下滑,预计为1.68亿吨,同比减少18%。
2018/19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将处于微妙的平衡,任何主要出口国的产量出现重大问题,都可能引发玉米价格飙升。过去四年里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之所以没有导致玉米产量也快速下降,除了天气持续良好之外,生产成本快速下降也是一个原因。同时,预计美国乙醇出口增长,需求强劲将提振玉米价格。美元汇率走软也带来支撑。
2018年国内玉米临储拍卖数量预计增加,加上2017年种植利润优势,预计2018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面临较大恢复。因此,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将放缓,阶段性价格走势是常态;而国际玉米价格企稳走高,进口玉米数量继续下降。
大麦、高粱成本支撑进口价格难以下滑
据了解,2013年之前国内大麦、高粱进口数量稳定,维持几十万吨水平;2013年之后,大麦、高粱的优势被饲料企业接受,进口量一路飙升,到2015年达到极值。
2016年,我国为了调控市场,加强了谷物监管力度,政策风险加大,迫使一些中小型进口商撤离港口,2016年大麦进口量大幅下滑;2017年由于澳大利亚大麦价格有优势,进口商再次加大力度采购澳麦,2017年大麦进口量再度增长。2017年1-12月共进口大麦8863511.162吨,较2016年增幅77.09%,进口量逼近2015年的历年高位。
高粱方面,由于进口价格抬升明显,进口优势弱于大麦,进口量呈下滑趋势,2017年1-12月共进口高粱5056792.597吨,较2016年下降23.93%。
据市场消息,2017/18年全球大麦产量将大幅降低,预计大麦进口价格进一步走高,高粱受成本支撑预计价格亦难以下滑,进口量维护弱势。从进口大麦、高粱价格及供应量缩减的情况来看,对国内玉米市场有一定支撑。
DDDS进口量一路下滑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1-12月份中国进口DDGS数量为390,790吨,较2016年下降87%。主要原因是,自2017年1月12日起,我国对美国DDGS实施反倾销与反补贴终裁,即反倾销税率为42.2%-53.7%不等,反补贴税率为11.2%-12%不等。虽然2017年12月20日恢复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成本直降9.60%左右,但受刚性需求支撑,其他国家采购量不断增加,导致进口DDGS外盘价格不断走高,使得当前成本未降反增。贸易商面对倒挂行情,继续保持观望。
国产DDGS受玉米去库存、燃料乙醇产能增加等政策影响,DDGS年度供应量增长较为明显,与进口DDGS相比价格优势突出,市场对国产DDGS采购比较积极。
就2018年来看,酒精企业新增产能继续投产,DDGS货源供应充足,玉米产量增加或令DDGS价格优势持续。
玉米去库存情况
2017年玉米去库存进展顺利,全年政策性玉米拍卖总成交量超5700万吨,大幅超过市场预估。17/18年度全国玉米产量继续下降,供应缺口的预期被放大,市场仿佛又疯狂。面对供需失衡的局面,市场吹起抢粮“风”。下游需求被提前释放,使得玉米价格迅速从1650元/吨拉涨至1850元/吨。而中储粮拍卖提前到来,让疯狂的市场熄了火。
从1月9日山西轮换玉米开拍以来,中储粮投放玉米30余万吨,共成交20万吨。从各地区的成交情况来看,第一批次投放的成交数据明显更好,后续成交量逐渐下降,竞拍热情逐渐降温,溢价情况也由强趋弱。山西、内蒙古、北京及吉林等地各库点起拍价格均比去年整体高出100-120元/吨。
目前吉林市场上二等自然干玉米价格1730-1750元/吨,而中储粮吉林地区轮换玉米的拍卖底价是1700元/吨(不考虑溢价的情况),加上30元/吨的出库费,出库成本1730元/吨,基本跟市场价格持平。可以认为,东北的这波拍卖有可能是解决局部地区缺粮的状况。
大麦有怎样的生产能力?
1、大麦的产量如何
大麦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正常情况下一亩地应该能够产出新鲜的牧草三吨左右,但是在种植的时候成本还是非常低的,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只要掌握好管理的事项,能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2、大麦种植时间
大麦在种植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具体的时间,一般适合种子发芽的温度应该是在20℃左右,所以每年春天的3月份到4月份的时候正好开始种植,这个时候突然也开始解冻,很适合种子的发芽效果,不过也可以在冬季的时候进行播种,9~12月份都是可以的。因为气温是非常适合的,能够有利于种子发芽。
3、大麦种植的方法
大麦在种植的时候其实方法特别的简单,可以通过调拨或者散播的方式都是可以的,在播种的时候覆盖的不能太深,基本上保持三厘米到5厘米左右就可以,不过可以镇压,为了防止大麦的种子被虫子吃掉,可以放在石灰水里面浸泡几个小时,然后晾干之后再进行播种,能够有着非常不错的防虫效果。
2012到2015年我区粮食总产量保持在多少万吨以上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6.6亿吨(13277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产量比2018年增长0.9%,增加594万吨。
具体数据:
1.在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
2.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小麦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3公斤;玉米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1公斤。
3.2019年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
4.全国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耕、种、收、施肥、喷药、灌溉精准作业推广扩大,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
5.中国2019年粮食消耗量大概7.2亿吨,粮食自给率91%,粮食缺口6千万吨,主要靠进口解决。我们国家还是要稳住耕地红线,保证粮食90%以上自给率这个国家战略大方向。
6.我国的粮食消费主要包括:口粮消费大概占40%,饲料消费大概占26%,工业消费34%。
主要进口:1)大豆每年从美国巴西进口8000万吨,主要用来做养殖业饲料和榨油。为了不让外国卡脖子,今年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大豆振兴计划良好开局。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贴近消费者需求,粮食品种结构也持续优化。
2)2018年进口粮食1.08亿吨,2019年估计差不多。
中国进口这么多粮食的原因是: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内。我们国家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实行粮食收储制度,国家补贴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而国内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再加上美国欧盟等国对农产品进行了大量补贴,使得农产品非常便宜,可以倾销到全世界。并且国内粮食需求多样化日趋明显,比如很多人喜欢花高价买泰国的大米,食物的升级消费很明显。
总结:中国地形多山,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多,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世界第四位,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中国人均耕地很少,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耕地的一半。
因为中国人民勤劳肯干,也因为有袁隆平这样厉害的农业专家,中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7%的耕地面积种出全球粮食产量的24%,而且基本上每年粮食产量都在创新高,粮食自给率达到90%以上,养活了世界20%人口。印度耕地面积1.6亿公顷,但是粮食总产量只有中国的一半。中国农业了不起!
大麦的生活习性
1、种植环境要求
大麦的生命力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它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大麦耐寒耐旱耐脊,无论是在寒冷的地区,亦或是在贫瘠缺水的土壤中,大麦都能够生长。
2、产量高
据可靠数据显示大麦的产量可达到每年每亩8000到10000斤,大麦从播种到成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大麦成熟后颗粒都是金灿灿的,光合作用停止,麦粒中的养分不再增加,这个时候就应该割麦了。
3、主要价值
人们对于大麦的处理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由于大麦含有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是牛、猪、羊等畜禽喜欢食用的优质饲草,所以可将大麦作为饲料;大麦含有可溶性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所以大麦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
4、生长习性
由于大麦的生长习性较好,经济价值也高,市场对大麦的生长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大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2015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和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多少,产量分别是多少
2015年全球小麦收获面积将达到2.243亿公顷。
2015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4亿公顷。
总产量还没统计出来,约每公顷2.25吨。
关于《我国大麦产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