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厂车间的工作累不累
第一:5大巨头开始提价。提价表现在大家对原有产品整体性的提价,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年初这个阶段。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包括青岛、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高端产品。
百威从全世界拿到中国来了20多个高端品牌。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罗纳、美国的一些经典啤酒品牌鹅岛等,还代理了韩国的兰卖、日本的三宝乐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过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还有黑石系列、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同时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换方式,把喜力中国的业务拿到了自己的报表之内,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结构。
青岛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奥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产品。
第三:巨头品牌在国内开始进行产能优化。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雪花啤酒关闭了20~30家工厂,青岛啤酒也关闭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过程中,已经关掉了十几家的落后产能。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
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三)
啤酒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从2011年的6.7万吨一路增长到2018年达到了80万吨,用了8年的时间增长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进口啤酒里边的主力军是德国啤酒,大概占据了50%。从2015年开始,进口啤酒发生了格局上的变化,德国啤酒统治地位开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主要体现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罗娜,还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还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从2018年到2019年看,进口啤酒开始发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巨头品牌开始尝试国产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开始了国产化。第二个因素是进口啤酒不像进口红酒,因为进口啤酒有着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艺原料,包括设备,它的通用性比较强,进口红酒它受制于原料和产地的因素,所以是进口红酒在中国可以占到统治地位。但是进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艺、设备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强,所以有着天然的瓶颈和天花板。
目前来看进口啤酒的占据行业大概3%的份额,这一点位已经开始成为天花板。
但是进口啤酒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部是高端产品,因为它受制于运输等成本环节的制约,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产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就是与国内的主流品牌有差异的产品。
正是这两点帮助进口啤酒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颜色、花色的啤酒。进口啤酒教育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单一的去消费一个口味的产品。再是让消费者认知到啤酒消费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培育了两块市场,第1块就是国内啤酒的跟随,包括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企业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去靠近进口啤酒。
举个例子讲,在2014年之前,国内品牌很少去做白啤这个品类,但是到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巨头品牌都开始推白啤这个产品。
跟进和模仿,也帮助国内的品牌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让消费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
与此同时,也推升了精酿啤酒这个模块。目前来看,精酿啤酒的总规模并不大,总产量的占比大概不超过1%。
但是品牌众多,在精酿啤酒领域里边玩家非常多。国内统计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酿啤酒企业。
目前,精酿啤酒领域非常活跃。自2010年左右,一帮受国外留学经历,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群回到国内,从“因为喜欢所以热爱”的角度开始,从发烧友的身份开始探索精酿啤酒,到2019年,国内的5大巨头也全部进入了精酿这个行业领域。
精啤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的IPA,包括皮尔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产品。在精酿品类里边,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经在广西和福建建立了专门的精酿啤酒生产线,百威啤酒在武汉专门建设了一条国内比较先进的精酿啤酒车间。
关于精酿啤酒定义和标准这两年一直有着争议,现在来看主流的声音还是按照美国BA的标准去定义的,也就是包括从规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严格的定义。美国精酿它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而美的角度。认证机构就是美国的精酿协会--BA。只有加入了这个机构或者是受到机构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啤酒在美国才叫精酿啤酒。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权威机构,或者是由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去认证,或者去鉴定哪个品牌是精酿啤酒。出现了国内无论大小啤酒企业都在做精酿,也没有人说哪一个产品是精酿哪一个产品不是精酿。
如果区别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精酿市场的话,美国是协会的认证制,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几年,在没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团体或者协会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国是认证制,中国是认可制。
当然,在这种中国式的认可制背景之下,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能够用精酿啤酒通用品牌,因为没有人来说不可以用,这会产生意外的影响。会出现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产品的研发,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应对市场的多元化。
(五)
从现在的信息和数据来看,我感觉未来一两年之内的中国啤酒行业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去转移:过去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充满着资本的味道。也就说大家为了争夺份额,一方面进行快速收购,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内,甚至民间也经常说,啤酒贱如水,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应过去特定时期的标签,但是未来会发生变化。
目前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没有可以收购的标的了,五大巨头已经占据了83%的份额。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份额的稳定性已经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抢份额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国啤酒短期之内行业格局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5大巨头里边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国资,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资。目前为止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太大,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第三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头部市场的高度碎片化表现在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头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化已经开始,企业很难用一个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类去应付。
第四强者更强,尾部更大:所谓的强者更强,巨头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的前进。也会形成大量的小众品牌群,包括像精酿啤酒或者是以进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众品牌群。未来不排除中国市场会有上万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酿啤酒企业。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啤酒行业已经解除了行业限制,也已经把行业准入的门槛拉低了。未来不排除从尾部角度诞生更多的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会依托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或几个社区。
2. 啤酒厂工作怎么样
包装挺累的,但是很稳定。但工资真的不怎么样!
3. 啤酒厂普工累不
真的能把人累死,四个人一组,装车全部是八平,一天一组最少四车,不加卸货的,刚是装货,早上九点干到晚上10点左右是正常的!你说累不累?
4. 啤酒厂包装车间累不累
啤酒厂的化验员累。旺季(6-9月)肯定都要有大量加班,能休几天很难说,很可能一天都没得休。
化验员也只是一个统称,也分不同岗位的,具体做什么要看内部的岗位,主要分理化分析员和微生物分析员。
理化分析员,又可能分白班分析员(检测原料、麦汁、原水、成品、酵母等等),倒班分析员(检测清酒、包装TPO、PU等),去不去车间采样每个工厂规定都不一样,哪怕是雪花内部不同的工厂规定也不一样,有些是要去的,有些是生产部门取好送来的,大部分分析项目都有仪器直接测量,手工所要做的主要就是取样、配置试剂和准备样品。
微生物分析员(一般只上白班,检测各过成品和成品的微生物),肯定都要去现场取样,基本全是手工操作,对操作要求细心程度比理化高。
5. 啤酒厂的工作好干吗?
聊城雪花啤酒厂是华润雪花啤酒集团在聊城的一个子公司,年生产能力为二十万吨雪花啤酒,该啤酒厂坐落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辽河路与中华路路口。现有工人三百多,两个罐装车间,一个发酵车间,一个仓库,一个露天瓶子库,工作时间一般要十个小时以上。
6. 啤酒工厂上班好不好
体力活都很累,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这样的天气,对于在室内工作的人来说,其变化或许只是把空调调到最低的温度、开最大的风速,但对于室外工作来说,这种变化可是巨大的了,从一身清凉到汗如雨下、皮肤黝黑,或许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
这样的工作环境,显然会击退许多从业者,比如在物流行业里,从事搬运装卸类工作的搬运工,在这种天气下就特别难找。在用人成本逐年上升、聘请人手难度不断增加的当下,物流业、工业、制造业等行业也只能高薪招募搬运工,以解一时的搬运之急。人力搬运尽管机动性强,但论及作业安全性、整体搬运效率,以及总成本核算,却又并不是十分理想。诺克叉车属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搬运应用的局面,能以机械化搬运,让整个搬运流程更为安全、高效。
7. 在啤酒厂车间上班累吗
啤酒厂检查验收瓶子,是众多工序流程中,很普通很简单的一个环节。
与其他工种比,谈不上苦,但也不轻松。
另外,也要看个人工作态度,有人非常认真,当然就累一些,有人粗看应付,稍微轻松一些。
整理来说,验瓶是个简单的活儿,不算苦。
8. 啤酒厂干活怎么样
都是气像光谱仪,不会累,工作嘛,付出代价多一点,收入高一点。
9. 啤酒厂累吗
在绝对牛啤酒厂里,贴标处很轻闲呀,洗瓶机那里比较累,整个灌装线的工种都很轻松
10. 啤酒酿造车间工作累吗
累
工作都是和生产啤酒有关的工作和打扫整洁车间卫生,12个小时累不累要看个人能不能适应。
啤酒厂主要有3大车间,分别是酿造、包装和动力车间。酿造车间又有糖化、发酵、过滤等工序(工种),包装车间工作洗瓶、空瓶检验、灌装、杀菌、成品检验、贴标、装卸箱等工序,动力车间有气体站、制冷站以及水处理等工序。
11. 啤酒厂操作工累不累
老奥克吧?普工基本一个月2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