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作水果啤酒的机器叫什么
只有2.5度,是不容易醉的。
林德曼就是啤酒和果味的完美结合。准确来说,当你喝着林德曼的时候,你是感受不出来这是一瓶啤酒的,喝完之后麦芽的味道在口中一点点漫开,这才让它暴露了啤酒的本质。所以,大可以把它当做是一款果味汽水来饮用。说到林德曼啤酒,就不能绕开 Lambic(拉比克)啤酒。比利时是人尽皆知的啤酒第一大国,除了声名远播的修道院啤酒,拉比克也因其制作过程复杂,难度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相当,而备受全世界啤酒爱好者的喜爱。
2. 制作水果啤酒的机器叫什么名字
近年来,不少饮料产品呈现朝盛夕衰的境遇。随着啤酒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果味啤露却越来越畅销,其关键是果味啤露溶合了饮料与啤酒两者之长,迎合着众多消费群体。现将果味啤露生产工艺简介于下:
一、工艺流程:备瓶--→浸泡冲刷--→验瓶--→配料--→过滤--→加香料--→过滤--→灌底料--→灌纯净水、混合二氧化碳--→压盖--→检验--→贴标--→装箱入库。
二、操作过程
1、备瓶:选瓶口完好,平整,无油垢,无裂纹的啤酒瓶,用40--50℃、0.3%的碱水浸泡30分钟左右,第一次刷瓶后将瓶放在控水架上,控净水后再放入二遍水槽,以防洗一、二遍瓶水混合,影响刷瓶效果。刷好控净水的瓶,要用强力过滤水冲洗,验瓶合格后,装入已用热碱水刷洗净的瓶箱内,入车间整齐堆放。
2、配料:以100公斤料液为例,白糖1.5公斤,蜂蜜0.1公斤,啤酒酸0.13公斤,发酵型果酒10--15公斤,蛋白糖0.1公斤,焦糖色0.5公斤,香味料0.01公斤。先将果酒倒入配料缸内,再将白糖、蜂蜜、啤酒花、麦芽汁、酵母发酵液倒入缸内溶化。用纯净水调至糖度38℃,再将糖色、柠檬酸、香料过滤入缸成底料。
3、纯净水:按水的容积,加入万分之1.5的苦矾,使之沉淀4小时后再过滤,经砂棒过滤的水用阴阳离子交换器中空超滤处理成纯净水。
4、灌瓶:每瓶灌入160毫升果味啤露底料后,将10℃以下的纯净水与二氧化碳混合灌入瓶内,同时压盖。
三、检验、装箱:压盖后倒瓶,使料液混合均匀。在进行理化、卫生化检的同时,捡出少料、气量不足、有杂质、压盖不严等不合格产品。将盖有出厂日期、检验代号的商标端正、整齐、牢固的贴瓶,然后,数量准确装箱,整齐堆放待销。
3. 做啤酒瓶设备
能切割陶瓷酒瓶,因为瓷砖切割机在操作的时候需要人为的手动操作,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在手动操作瓷砖切割机的时候,要注意当切割机到达切割边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轻放,沿着切割的主轴线前进,轻轻的将瓷砖切断,
不可使用太大的力气,以免造成断裂;
第二,在切割过程中,不要时应经设备太高操作,以免刀片和瓷砖相碰撞,而破损;
4. 自制啤酒机器
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1、麦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
大麦贮存:刚收获的大麦有休眠期,发芽力低,要进行贮存后熟。
大麦精选:用风力、筛机除去杂物,按麦粒大小分级。浸麦:浸麦在浸麦槽中用水浸泡2至3日,同时进行洗净,除去浮麦,使大麦的水分浸麦度达到42~48%。
发芽:浸水后的大麦在控温通风条件下进行发芽形成各种使麦粒内容物质进行溶解。发芽适宜温度为13~18℃,发芽周期为4~6日,根芽的伸长为粒长的1~1.5倍。长成的湿麦芽称绿麦芽。
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长期贮存;使麦芽形成赋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质;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麦芽水分为3~5%。
贮存:焙燥后的麦芽,在除去麦根,精选,冷却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属贮仓中贮存。
2、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
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
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饮用。
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
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2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3、灌装
灌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像有直接影响。灌装后的啤酒应符合卫生标准,尽量减少CO2损失和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桶装:桶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容量为15、20、25、30、50L。其中30L为常用规格。桶装啤酒一般是未经巴氏杀菌的鲜啤酒。鲜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长,适于当地销售。
罐装:罐装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需而发展很快。罐装啤酒体轻,运输携带和开启饮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很快。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装:自1980年后投放市场,数量逐年增加。其优点为高度透明,重量轻,启封后可再次密封,价格合理。
主要缺点为保气性差,在存放过程中,CO2逐渐减少。增添涂层能改善保气性,但贮存时间也不能太长。PET瓶不能预先抽空或巴氏杀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装程序,以避免摄入空气和污染杂菌。
瓶装: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空瓶经浸瓶槽(碱液2~5%,40~70℃)浸泡,然后通过洗瓶机洗净,再经灌装机灌入啤酒,压盖机压上瓶盖。经杀菌机巴氏杀菌后,检查合格即可装箱出厂。
5. 水果啤酒怎么制作
1.添加一些柑橘
如果您曾经尝试过科罗娜啤酒,那么您可能已经熟悉了这种方法。我们认为啤酒的苦味和柠檬是一个很好的组合。试着在啤酒里挤点柠檬试试吧,这是夏日提神的好方法之一。
2.把它和苹果汁混合
啤酒和甜饮料的组合叫做Shandy,英国人制作Shandy的方法是加入苹果汁,一般的配方是50/50。倒半杯啤酒,另一半倒入苹果汁。它减少了碳酸和苦味,使啤酒更容易喝。
3.加葡萄柚汁
虽然葡萄柚也很苦,但它的味道很好,给啤酒带来了一种清新的色调。与苹果汁的比例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倒入1/4杯的啤酒,其余的和葡萄柚汁。有些人甚至喜欢加冰,但我们不建议在任何形式的啤酒中加冰。
6. 手工制作啤酒
自酿啤酒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实行一地一证原则,即食品经营者在一个经营场所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和经营项目的风险程度对食品经营实施分类许可。
7. 啤酒机怎么做啤酒
啤酒机主要由:粉碎机、糖化锅炉、过滤槽、沉淀槽、板式换热器、发酵罐、售酒柱、制冷机、冷媒箱、控制柜等组成。
8. 制作啤酒的设备
生产瓶装啤酒可是很烧钱的!啤酒生产,包含三大部分:糖化工段、发酵工段、包装工段。这三大部分每一块又包含了各自的设备系统,糖化工段包含:原料粉碎系统、麦芽糖化设备、麦芽汁过滤设备、麦芽汁煮沸澄清设备;发酵工段包含:发酵罐、酵母添加设备、清酒过滤设备、清酒罐;包装工段包含:洗瓶机、灌装机、杀菌机、贴标机,工业大生产还应包含卸箱(或卸垛机),装箱机(码垛机)等等。
这要多少银子?还真不好算,估个值吧,年产10万千升的啤酒厂,单设备(全国产的情况下)就需要4、5千万吧,恐怕还算是便宜的。这还不包括厂房、土建方面的投入。
9. 果啤制作设备
第一:5大巨头开始提价。提价表现在大家对原有产品整体性的提价,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年初这个阶段。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包括青岛、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高端产品。
百威从全世界拿到中国来了20多个高端品牌。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罗纳、美国的一些经典啤酒品牌鹅岛等,还代理了韩国的兰卖、日本的三宝乐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过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还有黑石系列、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同时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换方式,把喜力中国的业务拿到了自己的报表之内,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结构。
青岛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奥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产品。
第三:巨头品牌在国内开始进行产能优化。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雪花啤酒关闭了20~30家工厂,青岛啤酒也关闭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过程中,已经关掉了十几家的落后产能。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
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三)
啤酒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从2011年的6.7万吨一路增长到2018年达到了80万吨,用了8年的时间增长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进口啤酒里边的主力军是德国啤酒,大概占据了50%。从2015年开始,进口啤酒发生了格局上的变化,德国啤酒统治地位开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主要体现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罗娜,还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还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从2018年到2019年看,进口啤酒开始发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巨头品牌开始尝试国产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开始了国产化。第二个因素是进口啤酒不像进口红酒,因为进口啤酒有着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艺原料,包括设备,它的通用性比较强,进口红酒它受制于原料和产地的因素,所以是进口红酒在中国可以占到统治地位。但是进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艺、设备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强,所以有着天然的瓶颈和天花板。
目前来看进口啤酒的占据行业大概3%的份额,这一点位已经开始成为天花板。
但是进口啤酒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部是高端产品,因为它受制于运输等成本环节的制约,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产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就是与国内的主流品牌有差异的产品。
正是这两点帮助进口啤酒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颜色、花色的啤酒。进口啤酒教育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单一的去消费一个口味的产品。再是让消费者认知到啤酒消费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培育了两块市场,第1块就是国内啤酒的跟随,包括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企业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去靠近进口啤酒。
举个例子讲,在2014年之前,国内品牌很少去做白啤这个品类,但是到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巨头品牌都开始推白啤这个产品。
跟进和模仿,也帮助国内的品牌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让消费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
与此同时,也推升了精酿啤酒这个模块。目前来看,精酿啤酒的总规模并不大,总产量的占比大概不超过1%。
但是品牌众多,在精酿啤酒领域里边玩家非常多。国内统计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酿啤酒企业。
目前,精酿啤酒领域非常活跃。自2010年左右,一帮受国外留学经历,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群回到国内,从“因为喜欢所以热爱”的角度开始,从发烧友的身份开始探索精酿啤酒,到2019年,国内的5大巨头也全部进入了精酿这个行业领域。
精啤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的IPA,包括皮尔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产品。在精酿品类里边,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经在广西和福建建立了专门的精酿啤酒生产线,百威啤酒在武汉专门建设了一条国内比较先进的精酿啤酒车间。
关于精酿啤酒定义和标准这两年一直有着争议,现在来看主流的声音还是按照美国BA的标准去定义的,也就是包括从规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严格的定义。美国精酿它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而美的角度。认证机构就是美国的精酿协会--BA。只有加入了这个机构或者是受到机构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啤酒在美国才叫精酿啤酒。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权威机构,或者是由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去认证,或者去鉴定哪个品牌是精酿啤酒。出现了国内无论大小啤酒企业都在做精酿,也没有人说哪一个产品是精酿哪一个产品不是精酿。
如果区别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精酿市场的话,美国是协会的认证制,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几年,在没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团体或者协会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国是认证制,中国是认可制。
当然,在这种中国式的认可制背景之下,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能够用精酿啤酒通用品牌,因为没有人来说不可以用,这会产生意外的影响。会出现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产品的研发,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应对市场的多元化。
(五)
从现在的信息和数据来看,我感觉未来一两年之内的中国啤酒行业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去转移:过去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充满着资本的味道。也就说大家为了争夺份额,一方面进行快速收购,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内,甚至民间也经常说,啤酒贱如水,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应过去特定时期的标签,但是未来会发生变化。
目前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没有可以收购的标的了,五大巨头已经占据了83%的份额。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份额的稳定性已经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抢份额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国啤酒短期之内行业格局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5大巨头里边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国资,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资。目前为止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太大,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第三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头部市场的高度碎片化表现在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头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化已经开始,企业很难用一个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类去应付。
第四强者更强,尾部更大:所谓的强者更强,巨头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的前进。也会形成大量的小众品牌群,包括像精酿啤酒或者是以进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众品牌群。未来不排除中国市场会有上万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酿啤酒企业。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啤酒行业已经解除了行业限制,也已经把行业准入的门槛拉低了。未来不排除从尾部角度诞生更多的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会依托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或几个社区。
10. 酿啤酒的设备叫什么
啤酒酿造生产设备需要原料粉碎设备;糖化设备;糊化设备;麦汁过滤设备;煮沸设备;回旋沉淀设备;麦汁冷却设备;酵母扩培设备;发酵罐;清酒罐等等。大型啤酒发酵罐的数目是根据酒厂年产量和发酵周期来确定的。同样的发酵罐数量,发酵周期越长,年产量越低。发酵周期越短,年产量越高。
11. 制作水果啤酒的机器叫什么名称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果啤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以酿制好的啤酒为基料,加入果汁和碳酸水;另一类是以碳酸水和果汁为基料,加入啤酒花提取物,不含酒精;还有一类是既没有果汁,也没有啤酒,只是添加了果味添加剂的碳酸饮料,常见的标签标注的配料为纯净水、二氧化碳、食用香精、甜味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后两种并不含有酒精成分,但也会称为“果啤”。
果啤按照GB/T17204-2008饮料酒分类,应该属于果蔬汁型啤酒和果蔬味啤酒,除特征性外,一定要有啤酒基本原料,要有酒精度。而市面上的一些果啤产品,打着果啤的旗号,其实只是碳酸饮料,属于商家钻空子、打擦边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