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溥仪喝伏特加(溥仪和太后)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3-01-31 01:24   点击:2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溥仪和太后

从慈禧夫家血统来说溥仪是慈禧的侄孙子,从溥仪的母系来说,他又是慈禧的干外孙。

溥仪的祖父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妹妹,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的儿子,对后世的影响有三位,四儿子咸丰皇帝,六儿子,还有光绪的父亲也就是溥仪的祖父,那拉氏是慈禧的妹妹,生了光绪帝,虽然有很多儿子,但是存活下来的只有光绪帝。

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的亲女儿,慈禧对溥仪的父亲很看重,溥仪的外祖父则是慈禧晚年的重臣,就和和珅之于乾隆的关系,慈禧这样选择养女的儿子,就是表明她想要挑选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2. 溥仪和太妃

“溥仪为什么会戴上近视眼镜?”

在北京紫禁城时期,溥仪有自己的英文老师,并且受到了一些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接触了西方文化,不仅剪掉了辫子,还学会了骑自行车和使用相机。“所以,当时的溥仪也不顾四太妃的反对,戴上了洋人的近视眼镜”。

3. 溥仪和太后的关系

因为慈禧是咸丰的皇贵妃,光绪的父亲是咸丰的弟弟。而母亲又是习慈禧的妹妹,因此光绪即使慈禧的千侄子又是亲外甥。

光绪皇帝也没有儿子,慈禧就立了光绪皇帝的弟弟的儿子为皇帝。就是宣统皇帝溥仪,从血缘关系来讲,溥仪既是慈禧的侄孙子,叫慈禧奶奶,溥仪是光绪皇帝。的侄子。513岁时,光绪帝驾崩,不懂事的普仪就被抱到龙椅之上,虽然普仪是皇上,但是慈禧太后却亲临垂帘听政,掌握实权。

4. 溥仪在位时期的太后

溥任

慈禧太后是晚清的最高掌权者,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死后,由于没有子嗣,由其侄子光绪帝继任。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了重孙溥仪为皇帝,这个重孙是光绪同父异母弟载沣的儿子。

载沣最小的儿子名叫溥任,1918年9月出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慈禧太后最小的重孙,作为一个正统的皇室成员,他不走两个哥哥溥仪、溥杰之路,拒绝当汉奸,自费办教育并亲自授课。

爱新觉罗?溥任,后来改名为金有芝,共有过两任妻子,孩子都是他和前妻所生,总共有三子两女,全部都姓金。与两个哥哥的经历相比,他的经历相对平凡,但他却是兄弟中活得最长的人。

溥任的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一直非常痛恨日本人,坚决拒绝同两位哥哥一样在伪满洲国中担任高官,不为日本人卖力,一生未当过汉奸,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亲王府中,没有参与任何的政治活动。

民国时期,看到因为战乱,许多小孩子们流离失学,溥任是个有文化的人,知道教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北京的醇亲王府旧宅,自己开办了一所小学,取名北京竞业小学,担任校长并亲自授课。

由于财力有限,溥任尽可能节约家庭开支,变卖一些家产,保证了学校的运转,他还发动自己的父亲载沣和妹妹来学校当老师。解放后他将这所学校赠于政府,这所学校被改成为公办学校。

溥任后来一直在这个学校当一名老师,直到1988年方才退休,可以说他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此后,他致力于清史研究,连续担任了政协北京市第七、八、九届委员。

溥任虽然是清王朝的皇族,但他的为人一直都非常低调,老人的饭菜是非常的清淡,甚至连肉都很少吃,而他自己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而漏雨,他把所有的钱省出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学上,资助了很多的贫困学生上学。平凡的生活、豁达的性格,使他过得简单又开心,所以也得以长寿,2015年4月10日溥任去世,享年97岁。

5. 溥仪太后是谁扮演

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湉是亲胞妹的儿子,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

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

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

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

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

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

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

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

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

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

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

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

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

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

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6. 溥仪和皇后

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和婉容结婚,婉容成末代皇后。身为皇后的婉容,跟溥仪的皇妃文绣总是发生矛盾,导致了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文绣和溥仪离婚。

溥仪少年时期曾跟许多宫女厮混,最终导致了自己不能生育。这样的事情原本只是皇宫秘密,后来随着文绣的离婚,溥仪的这个秘密也暴露在大家的视线中。溥仪把这一切都怪在了婉容身上,对她越来越冷淡。

后来,溥仪到了东北之后,更是当婉容不存在。长久的冷淡,婉容的内心渐渐变得空虚起来,不仅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毛病,还开始背着溥仪跟他的侍卫私通,怀上了孩子。

溥仪发现这事情后,提出和婉容离婚,但是日本人的干预下最终没离成。后来,溥仪原谅了婉容,但始终对她很冷淡,后来,婉容生下了一女孩,没多久就死了,溥仪听到婉容的死讯,面无表情很是淡然。

溥仪和婉容的结局虽没有离婚,但比离婚更惨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