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精酿啤酒的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啤酒代表着何种文化?
如今,啤酒可能最具平民气息及世界性的酒精饮料。它所带出的丰富泡沫最能把轻松快乐的情绪放大。它兼具价格优势与普适性的甘苦滋味,在代表着自由与洒脱的夏日,成为永远的主题歌。
在上世纪曾经有过的短暂的贵族时期里,限量供应,每人只许买2升。终于抑制不住这种“马尿”绝堤般的横行,人们在它面前投降得毫无尊严可言。尽管啤酒是带苦味的,但啤酒的那种苦,想想都是美好的。
对啤酒怀有狂热态度的人,被称为“啤酒主义者”。他们把啤酒更看作是种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当年曾掀起过尼采热潮的著名学者周国平自有一段与啤酒撤不开干系的岁月。那时的学界流行“书、音乐、酒、朋友,最后才是女人”一说。与朋友在一起,周国平自是有书、有音乐、有啤酒相伴。某位周国平挚友,曾号称“我不会喝酒,可是我喜欢看你们喝,你们醉了,我也轻飘飘了。”却原来酒量惊人,破了戒后,喝了近十瓶还不够,又去打了两暖壶生啤。这“两暖壶生啤”想来也是许久未见了。
曾写作过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的作家狗子也曾说过:“啤酒里面有二氧化碳,进了肚子以后能把气给倒出来。喜欢啤酒,特别是冰啤酒到了肚子里之后和满腔怒火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那种时刻,人感受到了在常规状态下永远无法实现的爽快。”
这使得啤酒成为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喝茶是为办正事而准备的,喝洋酒规矩太多。唯有啤酒才是无规则的“行走江湖”。鲜有边喝啤酒边谈正事的,即便是西装革履看起来也与啤酒格格不入,哪怕是打着赤膊喝啤酒都绝对是常态。尽管在喝啤酒的芸芸众生中,三六九等皆有,有一点却毋庸置疑,喝啤酒的人绝对是有趣的人。
啤酒中和了饮料与酒精各自的特色,有人说啤酒“将温和与暴力、宽容与放纵、明朗与颓废、休闲与紧张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啤酒确实潇洒地游走在两极体验中间,将折衷主义的要旨发挥到极致。
因为疫情德国人在去年少喝很多啤酒,德国有着怎样的啤酒文化?
新冠疫情影响下,德国人少喝5亿升啤酒。德国啤酒行业异常惨淡,无论是出口量,还是生产量都大幅度下降。上世纪70年代,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高达150升,一直以喝啤酒为乐的德国人平时也注重健康生活,近年来逐渐向喝咖啡、茶、果汁等饮品过渡。那么德国的啤酒文化究竟有多么出名,德国人又是多么喜欢喝啤酒呢?
一、德国啤酒文化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加喜欢喝啤酒的民族了,数百年来,德国人已经养成了独一无二的啤酒文化。啤酒又称“液体面包”,是德国人最爱喝的饮料,为了满足德国人对啤酒的需求,德国啤酒生产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德国人喝啤酒到什么程度呢?连法律都不会追究酒驾的责任。可见,在德国喝啤酒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又那么地习以为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见到喝啤酒的德国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啤酒节,德国人就像享受生活一样享受着啤酒,长久以来就变成了习惯。
二、疫情下的德国啤酒产业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德国啤酒产业也受到很大冲击。德国关闭了酒吧、餐馆等公共场所,就连德国啤酒节及啤酒销售都遭受到严重打击,一些啤酒不得不被倒掉。
三、德国啤酒文化能否发扬光大
德国啤酒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时刻影响着全世界啤酒产业,牵动着众多爱好喝啤酒的人士的心。啤酒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经历过时光的更迭,更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希望德国啤酒能战胜疫情的影响,将本国文化发扬光大。
啤酒文化是什么时候在国内流行起来的?
啤酒文化是在19世纪末开始输入中国,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比较缓慢,产量不大、分布地区也是特别的小。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且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54年进入国际市场在1980年时已猛增到26L。
据说在公元6000年前苏美尔人,利用麦芽酿制了原始的啤酒,但是那时候并没有丰富的泡沫。公元4世纪啤酒才开始传遍整个北欧,啤酒的种类也开始逐渐变得丰富,各种不同牌子的啤酒面世。
由于啤酒的度数并不高,很多人都能接受,所以当啤酒文化进入中国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那么喝啤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少喝冰镇啤酒
冰镇啤酒在夏天的时候被很多人大大的爱上,因为冰镇啤酒很凉爽,可以给人降温解暑的感觉,但是喝冰镇啤酒会刺激肠胃,给肠胃带来严重的负担。建议肠胃患者不要饮用冰镇啤酒,容易造成腹痛或者是腹泻等情况。
2、剧烈运动后不要喝啤酒
在剧烈的运动之后立即喝啤酒,容易造成关节炎或者是痛风病的发作。
3、肥胖的人不要喝啤酒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喝啤酒会长胖,但事实是喝啤酒不会导致肥胖。肥胖是取决于一天摄入的总食物的量的多少和一天的消耗能量之间的关系,它涉及的不仅仅是啤酒本身问题,而是你在喝啤酒的同时,食用了哪些食物,导致脂肪超标运动量小,最终导致肚子变大。所以单纯的喝啤酒是不会导致肥胖的,它也含一定量的能量,关键还是看全天总能量的摄入情况,是否大于脂肪消耗能量了。
在中国,有“无酒不成宴席”的习俗。而啤酒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是喝酒可以让人放松,也可以让人犯错,严重的话影响个人身心,所以一定要适量的饮用,不要过多食用。
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
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
“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产品特点:
口味特点:
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
原料选用:
1、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2、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3、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4、水:酿造用水;
5、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扩展资料:
企业荣誉:
1963年,全国酒评会上获得金牌奖;
1984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质量金奖;
1987年,青岛啤酒获得美国密西西比国际酒会质量金奖;
1988年,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质奖;同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创汇先进企业奖;
1991-1993年,分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新加坡的评比大赛上获得金奖;
1991年9月19日,获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1993年,荣获新加坡国际饮品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
1997年,获得23届国际金星奖——“杰出公司形象和质量金奖”;
1999年,中国大陆唯一入选 “亚洲五十大名牌”的企业;
2000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2001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2008年,青岛啤酒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十一;
青岛啤酒获得 DET NORSKE VERITAS(DNV)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010年:
荣膺“中国绿色公司百强企业”;
荣获“首届中国绿金奖”;
荣获“2010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称号;
入选《财富》“2010最受赞赏中国公司”;
荣获“2010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荣获“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018年:
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第41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啤酒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爱喝啤酒?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啤酒呢?本人已经是在宵夜档久经沙场的,面对那么多年轻人去点啤酒喝。我逐渐发现,当代青年人喜欢喝啤酒更喜欢啤酒的性价比。
啤酒,一种所有人都曾尝试过的基本款酒品,无论是在公司跟同事们聚餐,还是跟朋友们在街边烧烤摊撸串,都一直是工作之余,调养我们生活情趣的陪伴者。
第一,年轻人啤酒消费口味多元化。
年轻消费者不仅仅满足只喝传统酿造啤酒,愿意尝试喝更多种类的口味及品质更丰富的啤酒。 许多年轻消费者会抱着好奇心态,去尝一尝,去喝一些更有品质的啤酒。 伴随消费升级,价格也不再是年轻消费者选购啤酒的决定性因素。
有行业调查显示,接近四成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品质的啤酒支付更高的价格。
第二,年轻人啤酒消费品质要求更高。
现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千禧一代,除了对啤酒口感有要求外,也更加重视健康,低热量和低酒精度成为啤酒行业的两大发展趋势。 年轻人乐于享受微醺时刻,让低酒精度成为新兴趋势,甚至不少啤酒品牌还推出了零酒精产品线。
百威此前曾预测,到 2025 年,集团内低酒精和零酒精啤酒的销售额将占据啤酒总销售额的 20% 左右。
第三,年轻人啤酒消费更自我。
在啤酒消费年轻化的趋势下,年轻消费者选择更自我,随意性也更强,这就要求啤酒品牌年轻化。 近年来不少中国啤酒品牌开启了时尚化、潮流风以及国潮风,玩转新潮流,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青睐。
更重要的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啤酒更像是一种社交文化,比如酒体轻盈、低啤酒花、低酒精度,还有一些风味清爽啤酒都被年轻消费者视为社交型啤酒。
但是,因为职场人士们工作繁忙,没时间对啤酒进行一些最基本的了解,导致每次去各种场合,很多人只知道三种啤酒:青岛、哈啤和雪花。
自己喝酒的时候倒无所谓,但每次在重要场合就会发现自己的啤酒知识不够用了。
第四,酒桌文化的影响。
说起酒局,不少年轻人都有一股走向绞刑架的悲壮,因为国人信奉“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在国人看来,酒后吐真言嘛,喝到最后都垮了,什么难看的相大家都见着了,这是最真诚的一面,也叫“把动物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不免让人想起油腻的中年人,年轻人并不愿意这样,但有时迫于各种现实又不得不喝。
首先记住一条铁律:开始便拒绝,比开喝后停下来容易得多。作家梁文道分享经验说,酒局开始把不能喝酒的原因,诸如宗教信仰、身体原因摆出来,大家还真不劝你。但是有人会担忧,这么做会不会破坏人际关系?因为国内的酒文化,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给个面子嘛。
关于《精酿啤酒的文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