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吃海鲜营养(吃海鲜营养高吗)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11-21 01:01   点击:25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吃海鲜营养高吗

海鲜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

海鲜的蛋白含量比一般肉类的都很高,且含有脂肪量少。可以有效的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并且可以吸收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海鲜中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虾米,另外还有虾皮、海鱼海虾虾、海螺、鳕鱼等等海产品。但是,有些人吃海鲜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引起全身性的瘙痒,所以不建议吃得特别多,适量即可。

2. 吃海鲜营养价值

春:3-5月

带鱼

春天产量大。带鱼在我国沿海可分为南北两类,均在春季出现鱼汛,是捕钓的绝佳机会,促成全年产量较大的季节。秋季,北方带鱼会出现第二次鱼汛,南方则要等到冬季。

【营养】带鱼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含17.7克蛋白质、4.9克脂肪、29微克维生素A。带鱼价格“亲民”,是性价比很高的海鱼。

【烹饪】带鱼一般用来清蒸、红烧、干煎。清蒸清淡少油,比较健康,做法是:将带鱼洗净切段,放在盘中,稍加点盐,放在锅里清蒸,待熟后放入姜丝、葱丝。

鲳鱼

春夏之交最应季。在东海,一年四季都可捕捞鲳鱼,春、夏之交鱼群产卵洄游时,是最佳捕捞时节。

【营养】鲳鱼骨少肉多,每百克含蛋白质18.5克、脂肪7.3克,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其钾含量也较为丰富,每百克含钾328毫克,有助于降血压。

【烹饪】鲳鱼常见做法是清蒸、香煎、红烧,但用它做粥可益胃健脾。做法是:把鲳鱼放入砂锅煮熟,捞出后去骨、切碎;再与粳米、生姜、葱、盐等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夏:6-8月

海胆

六七月份是海胆生殖旺季,这时将海胆壳掰开,就可看到一个黄色小团,这就是海胆黄。它是海胆的生殖腺,也是精华所在。

【营养】海胆黄富含蛋白质、卵磷脂、核黄素等,其中卵磷脂是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烹饪】在沿海地区,海胆蒸蛋广受喜爱,做法是:鸡蛋打散加入适量温水,放入蒸锅蒸到六七成熟,表面铺上海胆黄,大火再蒸5分钟左右,直至海胆黄变色、变硬。

鲍鱼

七八月肉足肥美。鲍鱼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单壳贝类。每年七八月份,水温升高,鲍鱼为繁殖向浅海移动,此时肉足肥美,是最佳采捕季节。

【营养】鲍鱼矿物质含量丰富,每百克含钙266毫克、含铁22.6毫克,是饮食补钙和补铁的好食物。另外,鲍鱼钠含量十分突出,每百克含2011.7毫克,不适合高血压等患者食用。

【烹饪】将鲍鱼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鸡汤和清水煮沸,再放入葱、姜、料酒、笋片,文火炖至烂熟,最后加一点盐食用,可健脾养胃。

秋:9-11月

中国对虾

九十月口感好。中国对虾每年有两次较大的捕捞汛期,一次是四五月间在黄海、东海的春汛,另外一次是九十月间在黄海、渤海的秋汛。不过,从产量和口感上比较,秋天对虾产量高一些,口感也更好。

【营养】中国对虾不仅味道鲜美,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每百克富含18.3克蛋白质,而脂肪仅为0.5克。另外,中国对虾在胡萝卜素、维生素E、镁含量上也不逊色。

【烹饪】为更好地保护对虾的优质蛋白和其他营养,最好采用蒸、煮、涮等简单的低温烹调方式。白灼对虾最为简单,先把对虾洗净,锅中水开后将虾倒入,并加点料酒,煮一会即可,煮熟后可以蘸着蒜姜调味汁吃。

梭子蟹

中秋吃蟹肉肥膏满。每年农历中秋时节,梭子蟹体内开始积聚脂肪(生膏)准备过冬,这时捕获肉肥膏满。

【营养】梭子蟹富含蛋白质,每百克高达15.9克,另外,每百克还含钙280毫克、硒90.96微克、维生素A121微克。其中,硒是人体必需矿物质,可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防治肿瘤;维生素A与视觉关系密切,可治疗夜盲症、干眼病。

【烹饪】蒸蟹可最大限度保存鲜美之味。吃蟹时最好与姜汁、黄酒、醋配伍,可温中散寒、促进消化;还要趁热食用,冷后不但味腥,且食之凉胃,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蟹不宜吃得过多,一般人食蟹每次不应超过1斤,一周不应超过3次。

冬:12月-次年2月

牡蛎

冬至到次年清明牡蛎最肥美。牡蛎俗称海蛎子,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最肥美的时候,而5~8月忙于繁殖后代,肉味不佳。

【营养】牡蛎被誉为“海中牛奶”,每百克含镁65毫克、硒86.64毫克、含锌9.39毫克,其中锌对维护味觉、保护免疫力意义重大,而牡蛎正是含锌量较高的食物之一。另外,牡蛎还富含核酸,能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形成,抵抗衰老。

【烹饪】牡蛎煮成泡饭缓解体虚。做法是,先将麦冬20克、海带半条,水煎后去药渣;加入牡蛎肉200克煮沸后,放入适量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香油、食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可滋补身体、缓解体质虚弱。

3. 多吃海鲜好吗

一次性吃太多海鲜后,不要吃任何食物。

海鲜好吃,可不宜多吃。吃海鲜要记得不宜吃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而海鲜富含高蛋白质,一起吃容易产生毒素,多吃甚至会中毒。你一次性吃太多海鲜,我建议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要吃,自我观察不舒服后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危险。

4. 吃海鲜有营养吗

  贝壳类产品含蛋白质、钙质、铁质等营养素。常见的有:虾、蟹、蚬、花枝、小卷、章鱼、蛤蜊、牡蛎等。这类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也是作为一种选购时不错的食材来源。  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极低,却是体内多种生化反应的催化剂,也是人体细胞组织与酵素组成的关键物质。  例如锌,与细胞分裂及生长发育有关,有助伤口愈合、精子制造及自由基的排除;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将导致甲状腺肿大,即俗称“大脖子”;铬与血糖调控及儿童视力保健有关;铜与骨骼及结缔组织的构成、酵素反应及热量代谢有关,缺铜也会造成贫血。  近年来深受重视的硒,是天然抗氧化剂,能活化glutathione peroxidase酵素,硒因此被认为能降低前列腺癌、大肠癌、肺癌的发病率及预防心血管疾病。  随着饮食精细化,开始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而海洋食物堪称微量元素大本营,例如富含有铬、钴、锌……的牡蛎,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只要6克就能达到人1天锌需要量的1.5倍;藻类则能补充碘、铁、铜;鲔鱼则含有硒。另外,蚬含有丰富钙质;沙丁鱼富含维生素D,可帮助骨骼及牙齿生长,预防软骨症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1、蛋白质  蛋白质在体内主要扮演的是建造与修补身体组织,海鲜、贝壳类产品是良好的蛋白质,它可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  2、钙质与铁质  这两种矿物质在体内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其中钙质可以提供身体骨骼与牙齿主要成分,铁质则是供应备注中的成分及帮助生长。所以除了乳制品外,海鲜、贝壳类产品也能提供良好的钙质与铁质来源。  3、微量矿物质  其他如铬、钴、铜、碘、硒、硫、锌等,这几种营养素主要负责体内的代谢,并且维持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海鲜贝壳类产品中,这些微量矿物质含量丰富,可以作为平时饮食里另一项选择。  4、胆固醇  不可否认,海鲜、贝壳类产品中的胆固醇含量,比一般的鱼肉要高出许多,尤其是虾卵、蟹黄等类食品,含量更是很高;虽然胆固醇是一种必需的食物成分,但一次大量食用且摄取过多的脂肪时,反而容易引起高胆固醇症,应特别注意。

5. 多吃海鲜好吗?

海鲜味道鲜美富含大量的优质蛋白,海鲜类脂肪含量少适合中年人食用,尤其推荐一下五种:

1、海捕虾,海虾富含磷脂,有益大脑健康。

2、海参,营养非常丰富,能有效提高免疫力。

3、鲍鱼,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适合中年女性食用。

4、生蚝,含磷丰富,适合中年男性食用。

5、海鱼,以鲅鱼,黄鱼,带鱼最为适合,价格经济,味道鲜美,鲜而不腻,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摄入品种

6. 吃海鲜容易什么高

食用海鲜后身体发生瘙痒红肿等症状,是因为机体过敏而导致的过敏性皮炎。机体在接触和吸入过敏原之后会发生激烈的过敏反应。需要使用相关的消炎类药物进行治疗,注意尽量少接触水,避免伤患处感染。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7. 吃海鲜营养高吗会长胖吗

天天吃海鲜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海鲜是高蛋白多,脂肪少,而让人长胖的是脂肪,但是海鲜的价格普遍都比较贵,天天吃海鲜会让自己的经济压力增大,所以建议还是不要天天吃海鲜,可以搭配一点肉类,蔬菜一起吃。而且天天吃海鲜会引起尿酸过高,对于一些痛风病人,很不友好。

8. 吃海鲜营养高吗会胖吗

并不是吃什么肉都会变胖,比如(鸡肉,羊肉)一般都不会。。

海鲜不可以代替肉是因为,海鲜是阴性食物吃多了对肠胃和身体都不好,

海鲜虽然有营养但是不宜多吃,如果你平常只吃鸡肉或者鱼肉,80%都

不会变胖因为这些只含热了脂肪很少,羊肉也可以吃是因为它有助消化

的作用因此可以吃。。。

警告你吃多海鲜容易得血吸虫病。。。要注意哦。。。。

9. 吃海鲜会什么高

海鲜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吃海鲜会导致尿酸升高,尿酸高的患者可以吃含碱性的食物,不要吃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类,海鱼,虾,不喝酒不吃火锅,不吃高蛋白食物,比如豆腐脑,豆浆等,多喝水,每天的摄水量要达到2000毫升左右,增加尿液促进尿酸排出。

10. 吃海鲜多对身体好吗

像厦门一些临海城市,海产品比较丰富,人均每年70斤左右,不过建议每天控制不超过一百克,海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需求,但是最好不要每天都吃一些海鲜,因为海鲜也属于一种嘌呤过高的食物,如果长期食用就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诱发痛风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