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珠江啤酒销量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9-20 15:59   点击:146  编辑:1 手机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珠江啤酒销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MBA案例分析作业:从珠江啤酒上市的十年之痒中,你能得到哪些有关公司治理的启示?

谢谢楼主对我的回答的重视,再次向我咨询这样一个管理的问题。

其实有关公司治理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只是学了一些哈佛大学的经营管理课程和管理学和一些案例而已。不过企业经营管理一直是我努力学习的一个方向。

对于珠江啤酒的案例,我也很有感触,珠江啤酒刚上市的时候我也赶到了这只股票的操作,十年的酝酿确实不易,对此也激起了资金炒作的热情。不到一个月时间,股价一度达到30.95元。

有关公司治理的启示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吧

一、上市的好处和弊端

企业为什么要上市,那么多人热衷于上市,终其一点:资产证券化是一个趋势,也有一定的优势。

1、公司首次发行上市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上市后也有再融资的机会,从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来源。2、可以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高运行质量。3、股票上市需满足较为严格的上市标准,并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核。公司能上市,是对公司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的有力的证明。4、股票交易的信息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各种媒介不断向社会发布,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有助于公司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扩大市场销售量。5、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公司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6、股票的上市流通扩大了股东基础,使股票有较高的买卖流通量,股票的自由买卖也可使股东在一定条件下较为便利地兑现投资资本。7、公司取得上市地位,有助于提高自身信用状况,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使公司在银行信贷等业务方面获得便利。 弊端当然也有经营风险扩大,如果一个企业本身不需要很多资金,却上市融资到数十亿几乎是免费的钱,对于企业的经营是一种考验;上市以后企业不再是私人公司,而是负有向公众(包括竞争对手)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有时媒体给予一家上市公司过高关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上市后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如此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私人企业所;管理层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对企业的一部分控制权;为了达到上市以及上市后企业都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上市公司比私人企业需要履行更多义务、承担更多责任,管理层也将受到更大的压力等。所以我们要看珠江啤酒对于上市十年磨一剑的初衷是什么,上市又为她打开了什么变化。由此来寻找答案。上市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上市公开发行7000万股,募集资金约4亿元,用于投资广西、湖南两个年产20万千升啤酒的工程项目。不久就因为资金不够无奈取消湖南项目,只保留已经开工的广西啤酒工程项目。 之后陆续重启湖南项目,扩大广东本地的一些产能和河北项目的启动。启示一、没有更多的借助财务杠杆来增加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资金缺乏一直制约自身的发展。指标日期 |2013-03-31|2012-12-31|2011-12-31|2010-12-31|

├─────────┼─────┼─────┼─────┼─────┤

|净利润(万元) | 543.15| 5096.12| 5018.40| 9130.99|

|净利润增长率(%) | 3.32| 1.54| -45.03| 6.55|

|净资产收益率(%) | 0.17| 1.57| 1.57| 2.88|

|资产负债比率 (%) | 42.49| 42.60| 41.52| 41.11|

|净利润现金含量(%) | 818.28| 981.57| 389.85| 269.16这是珠江啤酒公布的财务状况,可以看出公司在融资方面,没有更多的借助资本杠杆,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是上市的融资和向集团借款,还多次通过永信国际有限公司进行跨境人民币融资,在发展中一直由于资金缺乏制约了自身发展。重要的是没有管理战略上抓住最后的跑马圈地,沦为地域品牌,至今主要市场仍集中在珠江流域。净利润也没有持续增长的势头,有减少的忧虑。启示二、经营管理层对于啤酒行业的本质把握不到位,啤酒不适宜远距离运输,自建生产又需要较长的工期和设备安装调试,所以并购在啤酒企业向外扩张中占据重要作用。并购考验的是管理层的整合和管理的能力。即便是资金不足,也可以借助品牌的价值,进行相关的合作。实现双赢的目的。但从资料中来看,公司在建设各地厂房和对广东本地生产子公司进行增资两个方面花了大量资金,鲜加收购项目。启示三、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需要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于珠江啤酒上市中选择

英博集团、华仕投资、珠江资产、诚毅科技、安信投资、发酵研究院等六家发起人,特别是英博集团进行合作,就是典型的“同床异梦”,不能有效的统一股东的力量。

启示四、公司在上市筹备中信息收集不够,根本不了解上市规则,处于被动地步,管理层还是比较僵化,多处过于依赖集团公司。经过两年多时间才艰难解决关联交易问题。

启示五、政府公关能力不强,数次遭遇证监会停止IPO申请,而且按照当时珠啤的业绩来说,在已上市公司当中都算是相当优质的。错过2006年、2007年最佳上市期,最终2010年上市,发行价5.8元,融资仅4.6亿。也没有实现融资10亿的目标,加上多年投入的资金、费用和精力,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成功。

启示六、危机公关、渠道稳定性不够,渠道促销力度不够,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对啤酒业应该构不成大的压力。毕竟啤酒的主要消费阶层是年轻人。但公司业绩却大幅下滑,说明是渠道商出现了问题。

启示七、对消费者市场了解不够,产品定位过于单一,一直集中在纯生啤酒这一产品上,利润来源单一,总经理是属于技术骨干角色。

启示八、经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管理更是一种艺术。思想的解放和行动的效率更是应该注重的,珠江啤酒最大的问题不在资金,而在自身。在努力十年终于上市的近三年来,虽然看起来是要逐步走出华南,但是由我看来是资本推动的表象,珠江的角色适合守成,缺乏进攻的特质,营销和渠道推广也没有过多的亮点,其实借助“南有珠啤”的品牌进行比附定位和纯生啤酒的元老地位扩大市场,拓展产品品种进行斜行插位,都是非常好的策略,贸然在河北办厂以及进军第三服务业,我觉得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珠江啤酒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

一直以来,珠江啤酒集团始终坚持以“酿造至纯,让生活更真”作为企业的使命,力求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让珠江啤酒成为传递真情、倡导真情的媒介,从而满足社会期望、为社会创造价值,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国啤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幸福家园”。2011年,面对企业成本大增、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困难,珠江啤酒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第一品牌建设年”主题活动,实施“双聚焦”战略(聚焦市场、聚焦产品),取得了销售质量显著提高、规模发展显著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等突出成绩,为珠江啤酒集团发展历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谁能介绍下珠江啤酒的主打品种和价位

珠啤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首家全面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建成的现代化啤酒企业。在全国啤酒同行中,珠啤集团首家采用低温膜过滤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生产瓶装纯生啤酒等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珠江啤酒系列、雪堡啤酒系列产品质量优越,深受消费者欢迎,珠江啤酒勇夺中国驰名商标,蝉联中国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中国酒类质量优级证书等荣誉称号。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享有“南有珠江”的美誉。

635ML珠江啤酒(清爽)33元/箱。

600M10度珠江清醇啤酒 48元/箱。

关于《珠江啤酒销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