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九十年代的啤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双桂啤酒为什么没了
资金兼并整合。
四川啤酒在50年代起步的时候,技术因素在发展进程中占了绝对位置。从开始使用的普通碳钢敞口锅糖化、小型沥青水泥池发酵、地板式麦芽发芽及手工灌装等原始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在80年代啤酒生产普遍使用了大容量不锈钢糖化锅、露天大罐发酵、高效萨拉丁麦芽发芽箱,引进国外自动灌装机等现代生产设备和技术,并逐步推广喷雾浸麦、加酶糖化、一罐法发酵等新工艺,自立研究开发纯生啤酒等新产品。
随着产量能满足市场需求,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之后,资金就成为了四川啤酒产业的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各种资金的进入,四川啤酒行业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多次联合、兼并、整合,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青岛啤酒的国际进程
青岛啤酒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之一。1906年,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荣获金奖;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当地《星洲日报》称该啤酒质量远驾于其他啤酒之上,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1954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发往香港;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个强力出口三角架。2005年,青岛啤酒在台湾10万吨生产能力的啤酒工厂投产,青岛啤酒迈出了在海外生产的第一步。2007年,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
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以后,1981、1985、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密西西比州举行的三次品酒会上,通过对数百种啤酒进行匿名评比(密封商标,只能品尝,不见品牌)青岛啤酒三次荣登榜首,且在短短几年间,成为美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亚洲啤酒,并赢得了世界500强企业Crown公司的青睐。青岛啤酒在美国的产品销售,由Crown公司代理,该公司有强大的主流渠道和市场网络,正在帮助青岛啤酒完成“from Chinatown to downtown”的转变。
青岛啤酒50年代出口欧洲以来,深受欧洲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马德里获得国际金奖。1992年青岛啤酒在意大利成立欧洲办事处,1994年迁至法国巴黎成立青岛啤酒(欧洲)贸易有限公司。2007年青岛啤酒在欧洲的销售量比1997年时增加了80%。青岛啤酒是进入家乐福、欧尚等主流渠道的唯一亚洲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的阶段性策略是 “走出唐人街,走进主流市场”(from Chinatown to downtown)。
同时,青岛啤酒已经实现了采购的国际化。青岛啤酒一直坚持从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进口优质大麦作为酿酒原料,这些产地的大麦籽粒饱满、溶解性好、色浅,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酿酒用大麦,保证了青岛啤酒的高品质。
青岛啤酒一直与英国国际酿造研究院、加拿大酿造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有常年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国际实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保证酿造技术的高水准和产品标准的同步化。 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逐年递增,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
2007年,在咨询公司Interbrand和美国《商业周刊》联手进行的中国品牌调查中,通过了解500多名营销和商务专家对中国品牌的认识,并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战略后, Interbrand评出5家“已获得相当认可”的全球企业,青岛啤酒在“已获得相当认可”的公司中位列第二。文章评论说,“冰镇青岛啤酒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中国餐馆和全球各地的商店、餐厅里。公司成功的树立了品牌形象,44%的调查回应者认为青岛啤酒是中国两大全球品牌之一,并在“中国的形象使者”方面给与了它很高的评价。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青岛啤酒抓住奥运机遇,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积极利用奥运平台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青岛啤酒策划“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在向世界推广青岛啤酒品牌的同时将中国名城推荐到全世界。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2002年10月21日,青岛啤酒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引入A-B为战略投资者。和A-B合作以后,双方开展了“最佳实践交流”活动,实现了知识库的对接,这对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1996年3月7日,青啤向美国发行一级存股证(ADR)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
2003年,上市公司。
青岛啤酒在内地企业中,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使得青岛啤酒在上市公司运作及监管规则方面,率先了解了国际规则,从而严格按规则规范运作,在法人治理架构方面也成为内地企业的榜样。
“洋啤酒”在中国默默发展,却被误以为是国货,为何?
啤酒俗称“液体面包”,很久以前就诞生在这个世界。夏天到了,约上三五好友坐在街边摊喝一杯冰镇啤酒,别提多惬意了。目前,啤酒是仅次于水和茶,需求量排名第三的饮料。早在公元前6千年,苏美尔人就开始酿造啤酒,不过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的啤酒没有气泡,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啤酒。
在我们中国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酿酒工艺,在我国诞生至少应该有4000年的历史。早在1986年,河南省还出土了历史达到3000年的一壶酒。我们中国的名酒数不胜数,其中包括茅台、五粮液、古井贡等等,这些酒享誉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已经把茅台、白兰地、威士忌称之为全球三大名酒,让国人为之骄傲。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喝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我国不只是白酒久负盛名,我们的红酒也有一定的地位,不过啤酒则不是来自于中国本土的酿酒工艺。早在20世纪初,啤酒才从国外传到了中国市场。而中国最初还没有“啤酒”这个词语,是根据外国人的发音而演变成的文字。
啤酒传到中国后,最初发展并不是很快,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啤酒才开始逐渐成为人们酒桌上的主题,并且从白酒市场中抢来了不少的消费者。发展到现在,啤酒行业在未来仍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啤酒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跟外国比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有一家来自荷兰本土的啤酒品牌,它在中国被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是国货,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百亿,这个啤酒就是荷兰的喜力啤酒。
喜力啤酒诞生于1863年,创始人喜力为了让人类喝上最纯正啤酒,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双脚踏遍全球多个国家,目的是为了找到最优质的原材料。
喜力觉得中国啤酒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就把喜力啤酒带到中国,在上海修建工厂。最初,啤酒的原料为蛇麻子,用这种原料制造的啤酒口感很独特,没有很大的苦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根据喜力啤酒公司的财报显示,2018年喜力啤酒的净利润达到17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贡献的利润达到330亿元,占全球利润的五分之一。如今,喜力啤酒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出口企业,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是喜力啤酒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喜力啤酒未来的布局选择。不过,喜力啤酒在中国的娱乐场所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在中国的超市跟便利店出现较少,因此喜力未来应该积极调整一下定位,或许会收获更高的利润。那么,大家认为是外国啤酒好喝,还是我们国产啤酒好喝呢?
关于《九十年代的啤酒》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