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拿啤酒杯的正确姿势
敬酒倒酒,如果是比较正规或严肃的场合,还是有讲究的,先看给别人倒酒的基本礼仪:
1、倒酒是有讲究的,一般在一桌吃饭的被给长辈倒酒,其在你左边用右手倒酒,反之则用左手;朋友在起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倒酒,左边的用右手,右边的用左手倒酒,这是非常重要的!
2、酒不可倒的太满,基本上七——八分杯为宜,便于端起不致洒散酒!
3、最不不拿对方杯子,这仅出于卫生考虑;如上长辈也可拿起对方杯子倒酒,要轻拿轻放。
给别人倒酒的一些细节:
给别人倒酒时,出于礼貌应该是走到他身边去倒,而不是在对面拿着他的杯子去倒。
倒酒时,杯子可以端起来,也可以不端起来,按礼仪上说为了不撒酒,不端杯子,但倒酒时候必须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见,一般红酒是杯子的3分之1,并且倒完后酒标朝客人,白酒一般到7、8层儿即可。 注意倒酒时要让酒标朝向客人,为了避免倒完酒时酒瓶口的酒滴到别处,在酒瓶口抬起来时,要把酒瓶旋转一个角度,让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
给长辈或者晚辈倒酒都需要站起来到身边去倒,白酒倒满,但是不要满出,敬酒时假如是晚辈酒杯要在长辈的酒杯5/1处碰杯,是长辈的酒杯就要高过晚辈。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中国) 。
如果是宾馆服务员倒白酒,有两种,一种是在工作台上把酒倒好,再用大盘托着一杯一杯的放到客人面前,另一种是将空酒杯先放到客人面前的桌上,用酒壶将酒倒上。
服务员倒酒,可取直立姿势,左手自然下垂或背到后边,右手持酒瓶后部,从客人的侧面,将酒瓶口伸向客人的酒杯,将酒倒到合适的满度或按客人的要求倒到合适的位置,将酒瓶旋转一个角度,退回酒瓶,即可。
敬酒的礼节以及形成的“规矩”:
第一,如果自己不能喝,就别喝第一口,特别是在北方。
第二,如果确信自己要喝,按规矩了。
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后发治人,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干吗要喝你的酒?
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干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规矩十八,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2. 拿啤酒杯的正确姿势图片
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座位,尊贵的或者主人一般对着门口而坐,而主陪对着尊贵的,副陪对着次位; 2、一般主陪先领酒,其他随着,领酒要有酒词;我们这边一般是三个酒,然后副陪领酒,其他随着; 3、敬酒先给主要客人敬,一般按座位次序依次敬酒,先客人后自己人; 4、喝酒如果能喝或者会喝者都要跟下来,否则女士干脆要饮料,不要半途换饮料;那样客人感觉对他不尊敬; 5、话题可以随意起,一般聊天的话题都可以,天气啊,趣闻啊,开始一般不切入所谈正题; 6、作为配同要 学着倒酒和倒水,顺序和敬酒的顺序一样,从尊者开始按作为依次; 7、一般女士优先,敬酒或者倒水都是;
3. 喝红酒拿杯子的姿势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喜欢就好、开心就好!喝酒吗,讲究的是开心,谁说和红酒杯就必须西装革履,整那么多跳跳框框的多没意思。
如果非得说出几个正确姿势,先来看看红酒杯的组成:
红酒杯一般是由杯座、杯梗和杯身所构成。杯座是用来支撑酒杯的,杯梗是人们用来握住酒杯的,杯身是用来装酒液的。由于红酒对温度极其敏感,因此握住酒杯的杯梗可以避免体温影响到酒温,进而影响酒的口感。
各种类型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下列持杯手势选一种喜欢、合适的方法就可以了:
4. 拿啤酒杯的正确姿势视频
(一)场所设备
1、基本设备
在设备方面,酒吧聘请的设计师会根据业主的经营意向、投资情况和经营空间确定吧台、桌椅、冰箱、厨房设备、库房设备、空调设备以及音响设备的配置及其他各种指数。音响灯光部分也会按面积,空间情况定舞台机械部分按需要定制家具家私部分现场测量安设计定制吧台。
2、加分设备
(1)共享储物柜
一般酒吧开业都需要专门设计一个存包间,为客人们保管物品,还需要专门雇佣两个员工负责接待保管,而且物品一旦发生损失,则给酒吧带来经济损失或者是名誉上的败坏,这一点我一直觉得很麻烦。后来去酒吧玩发现了一些共享储物柜,让客人自行扫码存包,储物柜运营商会自行负责物品安全和售后,比较便利,还能给酒吧免除很大一部分的麻烦。
我对比了很多家这种共享储物柜,发现了其中一家性价比比较高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家共享储物柜叫做任意柜,免费进驻,还会根据营收比例分润给到酒吧,微信扫码使用,操作也比较简便,客人可以自助扫码操作,24小时视频监控,还跟保险公司签了保险合约,转移物品保管风险,酒吧完全零风险负担。我本人感觉他们的这个柜子还是比较完善的。也可以节省酒吧购买柜子的成本,节省做存包间的成本,还能节省两个招待人员的成本。
(2)共享充电宝
现在基本每个酒吧或者稍微有点规模的餐厅,都会进驻一些充电宝,方便客人手机充电,可以继续留在场所消费,现在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商家不少,竞争市场也差不多形成,所以无论哪一款都没有太大的诟病,商家自行选择一两家就可以了。
(二)营业设备
这部分介绍的就是一些酒吧非常日常基础的设备,基本全部都需要准备好,由于种类比较多,就没有详细介绍,给大家都列成一个清单的样式,都准备好的话,酒吧营业基本没有问题。
1、设备介绍
搅拌机、 榨汁机、制冷机、冷藏柜、贮酒柜、 咖啡机、热水器、啤酒机、洗杯机、冰杯机
2、用具介绍
量酒器、酒嘴、调酒杯、过滤机、调酒壶、吧勺、冰铲、冰夹、火机、冰桶 砧板、吧刀、垃圾桶、刨皮刀、榨汁器、开瓶器、开罐器、抛樽、波士顿听、托盘、烟灰缸、吧巾、纸巾、 吸管、调酒棒、杯垫、鸡尾酒签、雪糕勺 盐盅、糖盅、茶更、酒架、酒篮、香槟桶、吧凳、抽空杆、真空塞、碎冰器、
漏斗、保鲜纸、装饰盒、地毡、酒糟、 吧垫、酒水车、雪茄刀、帐单夹
3、杯具介绍
水杯、葡萄酒杯 、啤酒杯、带柄啤酒杯、宽口香槟杯、郁金香杯 、 鸡尾酒杯、威士忌杯、烈酒杯、果汁杯、白兰地杯、汽水壶、分酒器、水扎、扎壶、调酒扎、奶盅、些厘杯、藩越盆、爱尔兰咖啡杯、玛嘉维他杯、哥伦仕杯、飓风杯、香蕉船碟、海波杯、咖啡杯、咖啡碟、甜酒杯、冻咖啡杯 。
5. 拿葡萄酒杯的姿势
喝红酒有专属的红酒杯又叫高脚杯,拿酒杯的正确姿势应该是用手指捏住酒杯的柄或底部,避免手碰到杯身,以免把自身温度传到红酒中,影响红酒的最佳温度。
喝红酒的时候,一般都会用红酒杯,不仅是为了美观,其实它还有很大的用途。红酒杯又叫高脚杯,有一根细长的柄,这样的设计除了美观外,还是为了更好品尝到红酒的最佳风味。品红酒的时候,红酒温度很重要,不同的红酒都有最佳侍酒温度,手的温度会影响到酒的温度,所以在拿红酒杯的时候,应该拿酒杯柄或杯底,这样才不会影响到酒温。不要用手拿杯身,手的温度会传给红酒,容易把酒捂热,影响到品酒。同时还容易留下指纹,影响美观。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如果供应的红酒温度过低,或者你想喝不那么冷的红酒,也可以用手捂住杯身,使红酒快速升温,达到最适合你饮用的温度。
正确的拿红酒杯手势
1、握住酒杯的杯脚,将杯脚置于拇指和一只或二只手指中间轻握,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很简单的倾斜酒杯,观察酒的颜色以及旋转酒杯里的酒液。
2、握持酒杯的杯底,许多人发现使用这种方法握杯,能更轻易的操控酒杯,而且更有舒适感。
3、除非你想要温热杯子里的酒液,那请用手掌托住杯体(盆)吧,否则持杯时,还是使用手持酒杯的杯脚或杯底的方法,如此可避免导温。
4、若你是右手持杯者,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杯子,你会发现可轻松地做出这个动作,而假如你是左撇子,可以试着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杯子。
6. 红酒杯拿的正确姿势
高脚杯根据不同的酒和不同的使用对象,拿法也有不同。
1、盛香槟:香槟杯一般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香槟杯杯子和底座中间的细条部分,即杯柱,其余三根指头则用握拳方式向手心收拢即可,或者握住香槟杯的底座即可,一般不能碰到杯碗。
2、盛葡萄酒: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角,喝时拿近杯身,手的温度有助红酒释放其香味。由于红酒的适饮温度在12—18°,因此红酒杯的拿法特别要注意别碰到杯肚。
3、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座,熟练地摇晃几下,这种姿势对没多少喝酒经验的人来说有一定难度,一般适用于行家和男性。
4、女生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接近杯座位置的杯脚,会更有女人味,若不习惯,在杯脚找到舒适的姿势便可。
7. 拿啤酒杯的正确姿势图
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九位华人摘要:《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英语:Guinness World Records),是一本关于世界之最的书,里面记载着不同领域的世界纪录,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九位华人,李小龙、潘虹、张学友、王菲、刘德华、鲍喜顺、郭富城、林俊杰、宋超。
1. 李小龙
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磅。被载入2000年金氏世界吉尼斯纪录。
2. 潘虹
2006年中国殿堂级表演艺术家潘虹凭四次(第三届影片《人到中年》,第八届影片《井》和第十四届影片《股疯》,以及第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而荣誉此项殊荣,成为中国电影金鸡奖历史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次数最多的人。同时,在全球华人影星和亚洲演艺界女影星领域也是首位和迄今唯一获此项殊荣的人。
3. 张学友
2007年,唱满23年的张学友再次挑战自我,举办《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并亲自担当演唱会艺术总监。演唱会耗时12个月,张学友再次创下个唱新纪录,从预算的56场加演到105场,一年内完成105场的演出;刷新1995年<友学友>的百场演唱会纪录,超越<雪狼湖>的103场。
学友与他的团队踏遍世界58个城市,缔造超越200万入场观众的齐声欢呼。2007年平均三天,就会有个城市可以亲身感受张学友的个唱魅力,这对一个44岁的男人来说的确是不可争议的世界奇迹,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2010年12月30日,张学友在上海世博演艺中心拉开了1/2世纪巡回演唱会的序幕,截至2012年05月30日,张学友总共演出146场。每唱一场,张学友都在刷新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次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超越2007年“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时创下的105场
4. 王菲
2001年,王菲以粤语地区(不含中国大陆)唱片970万张销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最畅销粤语唱片女歌手(Best Selling Canton Pop Female)。
5. 刘德华
刘德华由1988年出道至2001年,他一共得到292个大小奖项,卖出唱片2000万张,101部电影成功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
6. 鲍喜顺
蒙古族牧民鲍喜顺以2.36米的身高曾获得“自然生长世界第一高人”吉尼斯世界纪录,后被土耳其人Sultan Kosen打破,Sultan Kosen身高8英尺(=2.4638米)。
7. 郭富城
郭富城在演唱会上使用的450°旋转舞台,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08月28日他就在香港宣布此舞台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全球演唱会最大的旋转舞台,该记录同时也是首次由华人演唱会所创下。
8. 林俊杰
歌手林俊杰在2007年7月22日,专辑《西界》的天津签售会上,历时2小时29分,签售CD3052张,创下了连续签售CD最多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9. 宋超
银行工作人员宋超在2008年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数钱最快的人,30秒171张。
8. 喝啤酒拿杯子的手势
几种常见的手势语: 向上伸大拇指: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了不起”、“高明”、“绝了”、“最佳”、“顶呱呱”、“盖了帽了”、“登峰造极”。
在尼日利亚,宾客来临,要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来自远方的友人的问候。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男人”、“您的父亲”。在南朝鲜,表示“首级”、“父亲”、“部长”和“队长”。在美国、墨西哥、荷兰、斯里兰卡等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在美国、印度;法国,则是在拦路搭车时横向伸出大拇指表示要搭车。在印度尼西亚,伸出大拇指指东西。但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 向下伸大拇指:世界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之义,或表示“对方输了”。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死了”或“运气差”。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向下表示“失败”。在澳大利亚,使用这一手势表示讥笑和嘲讽。在突尼斯,向下伸出大拇指,表示“倒水”和“停止”。 向上伸食指:世界上使用这一手势的民族也很多,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可以指“一”,也可指“一十”、“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食指向上表示只有一个(次)的意思。在美国,让对方稍等时,要使用这个手势。在法国,学生在课堂上向上伸出食指,老师才会让他回答问题。在新加坡,谈话时伸出食指,表示所谈的事最重要。在缅甸,请求别人帮忙或拜托某人某事时,都要使用这一手势。在澳大利亚,在酒吧、饭店向上伸出食指,表示“请来一杯啤酒”。在墨西哥、缅甸、日本、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顺序上的第一。在中东,用食指指东西是不礼貌的。 向上伸中指:两千多年来罗马人一直称中指为“轻浮的手指”。事实上,单独伸出中指的手势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意味着好事情,普遍用来表示“不赞同”、“不满”或“诅咒”之意。在美国、澳大利亚、突尼斯,这种手势意味着:搞那种关系”,表示侮辱。在法国,表示行为下流龌龊。在沙特阿拉伯,表示恶劣行为。在新加坡,表示侮辱性行为。在菲律宾,表示诅咒、愤怒、憎恨和轻蔑。在中国,表示对方“胡扯”或对对方的侮辱。不过,在缅甸和尼日利亚,向上伸出中指表示“一”,在突尼斯表示“中间”之意。
9. 拿喝酒杯的正确姿势
人的第一印象是由外形和举止组成的。
很多人太重视前者,又太忽视后者。特别是女孩子,修眉、拍水、画眼影、涂唇膏,一整套化妆流程下来,可以花去个把小时。化妆品又要兰蔻、迪奥的,要高档顶级的,还美其名曰“化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可是,外形装扮再漂亮,再动人,没有“得体的举止,优雅的动作”配合,也是无济于事。有多少姑娘,走路还是驼背的。妆画得再美,也没用。
其实,人的气质、气场,装扮化妆只是一部分。有时候,注重一些生活细节,举止仪态,就能让人很有魅力,有吸引力。
比如,面对人时,笑容灿烂,眼神真诚,会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坐着的时候,“打开双肩”“挺直腰杆”,能让人觉得你精神面貌很好。
走路时,昂首阔步,给人一种自信感。
双手接住别人递过来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很有礼貌。
衣服着装,要每天换一套,哪怕衣橱里只有两套衣服,轮流穿,也好过一套昂贵服装连续穿三天。
说话时,音量控制在别人听起来舒适的范围,会让人觉得比较贴心。
这些不花钱的动作细节,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比较有修养,很有魅力。同时,也给自己的形象打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不是呢,特别是在应酬交际场合,一些举止细节更是重要。
比如拿葡萄酒高脚杯。
现在几乎大小场合,都有葡萄酒的身影,因此,关于葡萄酒的礼仪文化,对在场合上的人们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姑且不论,葡萄酒是一种社交语言,能够打开话题,拉近双方距离,也不说,葡萄酒的流行,让中国的“白酒干杯现象”日渐式微,但就葡萄酒带来优雅举止,就让人赏心悦目。
款款摇曳杯中酒液,放近鼻前轻闻香气,小抿一口,柔缓咽下,动作流畅,姿势优美。
特别是拿酒杯的动作,更容易在场合上为自己加分。
有些人敬酒时,喜欢握住酒杯,尤其是一些爷们儿,手大,一把握住,碰杯多有力啊。
也有一些人是捏着酒杯杯柄,给人敬酒的。
两者都是拿着酒杯敬酒,只是握在酒杯上方和下方的区别。
但无论是葡萄酒礼仪上,还是饮用温度上来说,捏在杯柄的握杯方式是符合礼仪标准的,而握住杯肚的方法不太符合常规。
这是为什么?
得从酒杯的设计原理讲起。
葡萄酒杯分为三部分,杯身(杯肚)、杯脚(杯柄)、杯座。葡萄酒杯的杯脚都是又细又长,为了方便喝酒者拿杯。
喝葡萄酒时,不要用手接触到杯身,因为手上有温度,会传递到酒液,这会提高酒的温度,影响饮用口感。
一般人的手上表温为30-35度,红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在18-20度。特别是白葡萄酒,最佳饮用温度仅在10-12度,手温和葡萄酒最佳饮用温度差别太大,手一握住葡萄酒杯,酒的香气和口感就会产生变化。
因此,喝葡萄酒,要握高脚杯的杯脚部分。
握葡萄酒杯,手要捏住或握住杯脚,越靠近底座越好。
现在国内已经很少有红酒里掺雪碧的事情发生了,这是因为随着信息的流通,人的文化认知也在逐步提升。这是个好事情。
每当我写场合上的葡萄酒礼仪文章,发表后,总会有些读者在评论里“喷”,什么不要装逼,什么中国不需要西方礼仪啦,等等。
就像人穿衣着装一样,你在家里可以穿个裤衩到处走,但是出了家门,就得认真打扮得体,因为这是人的脸面,是人的素养。
葡萄酒,你在家里,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拿着汤碗喝,也没事,但是到交际场合,就得按照礼仪的标准握酒杯,这是人在社交中竞争力的一部分,代表着个人形象。
毕竟,人们更多地喜欢跟有修养、有魅力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