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嘉士伯啤酒收购重啤
第一:5大巨头开始提价。提价表现在大家对原有产品整体性的提价,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年初这个阶段。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包括青岛、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高端产品。
百威从全世界拿到中国来了20多个高端品牌。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罗纳、美国的一些经典啤酒品牌鹅岛等,还代理了韩国的兰卖、日本的三宝乐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过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还有黑石系列、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同时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换方式,把喜力中国的业务拿到了自己的报表之内,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结构。
青岛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奥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产品。
第三:巨头品牌在国内开始进行产能优化。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雪花啤酒关闭了20~30家工厂,青岛啤酒也关闭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过程中,已经关掉了十几家的落后产能。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
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三)
啤酒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从2011年的6.7万吨一路增长到2018年达到了80万吨,用了8年的时间增长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进口啤酒里边的主力军是德国啤酒,大概占据了50%。从2015年开始,进口啤酒发生了格局上的变化,德国啤酒统治地位开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主要体现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罗娜,还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还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从2018年到2019年看,进口啤酒开始发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巨头品牌开始尝试国产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开始了国产化。第二个因素是进口啤酒不像进口红酒,因为进口啤酒有着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艺原料,包括设备,它的通用性比较强,进口红酒它受制于原料和产地的因素,所以是进口红酒在中国可以占到统治地位。但是进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艺、设备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强,所以有着天然的瓶颈和天花板。
目前来看进口啤酒的占据行业大概3%的份额,这一点位已经开始成为天花板。
但是进口啤酒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部是高端产品,因为它受制于运输等成本环节的制约,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产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就是与国内的主流品牌有差异的产品。
正是这两点帮助进口啤酒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颜色、花色的啤酒。进口啤酒教育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单一的去消费一个口味的产品。再是让消费者认知到啤酒消费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培育了两块市场,第1块就是国内啤酒的跟随,包括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企业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去靠近进口啤酒。
举个例子讲,在2014年之前,国内品牌很少去做白啤这个品类,但是到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巨头品牌都开始推白啤这个产品。
跟进和模仿,也帮助国内的品牌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让消费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
与此同时,也推升了精酿啤酒这个模块。目前来看,精酿啤酒的总规模并不大,总产量的占比大概不超过1%。
但是品牌众多,在精酿啤酒领域里边玩家非常多。国内统计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酿啤酒企业。
目前,精酿啤酒领域非常活跃。自2010年左右,一帮受国外留学经历,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群回到国内,从“因为喜欢所以热爱”的角度开始,从发烧友的身份开始探索精酿啤酒,到2019年,国内的5大巨头也全部进入了精酿这个行业领域。
精啤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的IPA,包括皮尔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产品。在精酿品类里边,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经在广西和福建建立了专门的精酿啤酒生产线,百威啤酒在武汉专门建设了一条国内比较先进的精酿啤酒车间。
关于精酿啤酒定义和标准这两年一直有着争议,现在来看主流的声音还是按照美国BA的标准去定义的,也就是包括从规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严格的定义。美国精酿它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而美的角度。认证机构就是美国的精酿协会--BA。只有加入了这个机构或者是受到机构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啤酒在美国才叫精酿啤酒。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权威机构,或者是由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去认证,或者去鉴定哪个品牌是精酿啤酒。出现了国内无论大小啤酒企业都在做精酿,也没有人说哪一个产品是精酿哪一个产品不是精酿。
如果区别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精酿市场的话,美国是协会的认证制,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几年,在没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团体或者协会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国是认证制,中国是认可制。
当然,在这种中国式的认可制背景之下,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能够用精酿啤酒通用品牌,因为没有人来说不可以用,这会产生意外的影响。会出现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产品的研发,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应对市场的多元化。
(五)
从现在的信息和数据来看,我感觉未来一两年之内的中国啤酒行业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去转移:过去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充满着资本的味道。也就说大家为了争夺份额,一方面进行快速收购,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内,甚至民间也经常说,啤酒贱如水,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应过去特定时期的标签,但是未来会发生变化。
目前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没有可以收购的标的了,五大巨头已经占据了83%的份额。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份额的稳定性已经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抢份额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国啤酒短期之内行业格局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5大巨头里边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国资,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资。目前为止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太大,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第三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头部市场的高度碎片化表现在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头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化已经开始,企业很难用一个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类去应付。
第四强者更强,尾部更大:所谓的强者更强,巨头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的前进。也会形成大量的小众品牌群,包括像精酿啤酒或者是以进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众品牌群。未来不排除中国市场会有上万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酿啤酒企业。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啤酒行业已经解除了行业限制,也已经把行业准入的门槛拉低了。未来不排除从尾部角度诞生更多的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会依托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或几个社区。
2. 嘉士伯 啤酒
乐堡啤酒
乐堡啤酒,是嘉士伯旗下的一个酒水品牌,也是一个追逐潮流与年轻化的酒水饮料。此酒是一款在酿制过程中,采用源自欧洲的小麦,结合先进的酿酒工艺酿制而成的美味酒水。
入口清爽,回味无穷,无论是独饮还是与多种食物搭配在一起,都非常合适,所以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一句乐堡在,快乐就在,也成为了无数消费者对这款酒的高度评价。
凯旋1664啤酒
凯旋1664啤酒,嘉士伯旗下的一个销量庞大到惊人的酒水品牌,因其口感适中,香气浓郁,包装独特且个性,所以自上市以来就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故而也有了女人的致爱,男人的专属之称号。
风花雪月啤酒
风花雪月是一个国产的啤酒品牌,位于我国云南大理,是一个取意云南大理,并将意境之花化作酒的美酒佳酿。此酒酒液清澈,香气浓郁,茉莉花的加入使得酒水的口感更加的丰富,也更加的迷人,故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当然,除了以上的这三款以外,嘉士伯旗下还有很多知名的酒水品牌,比如保斯达、布鲁克林、大理啤酒、格林堡等,每一个都耳熟能详,每一款都被受喜爱,所以喜欢的朋友不妨一一尝试一番吧!
3. 嘉士伯精酿啤酒
精酿的原名是Craft Beer,直译即是手工啤酒、自制啤酒。精酿啤酒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酿酒师提出的,总的来说即是规模小、产量小、“古法”酿造。其实是一种针对酒厂的行业判断标准。
精酿啤酒用来区别于大部分常见的工业啤酒(青岛、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这和其口味是苦是甜,是香是酸,酒精度的高低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大众啤酒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中国啤酒市场呈现高端产品快速发展的趋势,随之精酿啤酒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精酿啤酒增长显著。
4. 进口嘉士伯啤酒
嘉士伯啤酒是丹麦产的,口味为适应大众化,偏淡一些。在啤酒的口味上,欧洲普遍喜苦味,亚洲普遍喜欢偏甜,但近年来由于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甜不能被明确表达出来,不然会被拒绝,所以就在口味上取淡味,让人感觉更健康,尤其是更受女性饮酒者的欢迎。
5. 嘉士伯啤酒介绍
雪花啤酒不是嘉士伯的。
雪花啤酒(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和经营啤酒的公司,于1994年在北京成立,在中国经营多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多个区域品牌,距今已有26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雪花啤酒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成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实际上是因为不断的并购其他企业所致。2013年,企业总销量与雪花品牌销量连续4年突破双千万吨。2021年1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品牌榜》,雪花以16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排名第109。
6. 嘉士伯啤酒酿造集团
嘉士伯用的是纯麦芽酿造,不用辅料,酒花用量多,口感更厚重一点,比较苦。
嘉士伯(Carlsberg)是世界第五大酿酒集团,于1847年创立,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同时嘉士伯也是该公司主要的啤酒品牌。
7. 嘉士伯高端啤酒
优点
这款酒的口感要比我喝过所有酒的口感都好,这款酒在回味的时候有一些甘甜。
这款酒的度数是8度,在啤酒当中算是度数比较低的一种了,因为我平时的酒量还算不错,每次喝个七八瓶嘉士伯啤酒都没有问题。
缺点
这款酒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瓶身要比其他的啤酒更重,每次我买几瓶这款酒拎回去都觉得很累。
8. 嘉士伯啤酒进价
一般都是高档的 以小瓶330ml装的居多 常见的有百威、喜力、嘉士伯、科罗娜、健力士、青岛等 百威、喜力、嘉士伯、青岛在国内都有生产的,产地分别在武汉、上海(或海南)、广东惠州、青岛,科罗娜是墨西哥进口的、健力士是马来西亚进口的 喜欢清淡一点就选百威和科罗娜 口味稍重的就选喜力和嘉士伯 健力士口味最重 在酒吧这种高消费的地方 价位和牌子已经没有必然联系,一般都是一个价钱,即使有差别也很小,因为其售价必然是大大高于进价的,酒吧卖的是环境而不是酒 随着酒吧档次不同一般在15到50元每瓶之间,也有特别豪华的酒吧卖100也不稀奇 健力士的母公司的确是在爱尔兰,但你在国内是不大可能买到爱尔兰生产的,都是从马来西亚那边的分公司生产的。我前面说菲律宾是说错了,我记得是一个东南亚国家,一时糊涂说错了,不好意思我是第一个回答的,相信楼主你能看得出来。
9. 嘉士伯啤酒酿造工艺
答:1.乌苏啤酒的发展背景:乌苏啤酒是丹麦嘉士伯集团成员重庆啤酒下属品牌。始于上世纪80年代,源自天山北麓的美丽乌苏市。嘉士伯乌苏啤酒在新疆拥有乌鲁木齐、乌苏、阿克苏等地的5家啤酒厂。
1984年——在新疆北部的乌苏市,一座新式酿造啤酒厂破土动工。
1986年——新疆乌苏啤酒厂正式投产,第一瓶乌苏啤酒诞生。
1995年——乌苏啤酒出口邻国哈萨克斯坦,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酒香世界。
2004年——乌苏啤酒牵手嘉士伯。
2008年——7月,首届乌苏啤酒节拉开狂欢帷幕,作为“新疆名片”为西部火热的大众文化精彩发声。
2013年——5月乌苏啤酒创建了飞虎球迷联盟“兄弟连”,成为飞虎男篮唯一的官方啤酒品牌。2013 / 14 赛季,飞虎男篮力夺CBA 联赛亚军。2016年乌苏啤酒飞虎夺冠。
2015年——乌苏啤酒成为嘉士伯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开启了中西方啤酒文化交融的全新时代。
2016年——乌苏啤酒创立30 周年, “乌苏啤酒火花新装”全新上线。同年,乌苏啤酒成为嘉士伯旗下全资子公司。
2018年——乌苏小麦白新品上市,乌苏纯生换新上市。
2.旗下产品
乌苏啤酒:(红)乌苏啤酒;乌苏小麦白;乌苏纯生;乌苏黑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