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传言说“金杞县,银太康”,是不是意味着这两个县非常富有?支撑这两个县经济增长的都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06-28 05:12   点击:1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别瞎说了,虽然我是杞县人,但不得不承认杞县和周边县来比发展还是差了太多了;东边民权县有火车站、高铁站,北边兰考有火车站、高铁站,南边太康有火车站、高铁站已规划好,西边开封就更不用说了也是火车站高铁站都有的;杞县百万人口,比周围县的人口多了很多,竟然连规划的火车站都没有。

杞县太康,自秦朝设立郡县制以来,名称都没有变更,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两个县。关于冠以金杞县银太康的称谓,大至可追溯到宋朝。因为有句传言佐证:金杞县银太康,不如祥符一后晌。祥符富甲天下,就是在宋朝。

关于金杞县银太康的来历,听老年人讲大致有两种:

一是地貌说。杞县黄沙土地多,如南部有个地名就叫沙沃。黄沙如金的色彩,戏称为金杞县。而太康盐碱地最多,尤其是县东部,冬春白茫茫,如银子闪光,于是戏称银太康。这两个称呼可谓是人们苦中作乐了。

二是物产说。杞县盛产花生南瓜,太康盛产棉花,这些物产也与其称呼相合。

至于两县是否富有,答案一定是个穷子。你想在黄沙碱地上耕种,想吃饱就很困难,哪来的富有?不过当下情况有了好转。由于化学肥料的使用,太康的盐碱地也少见了,杞县的黄沙簿地也高产了,温饱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了。当下小麦玉米是两县的主产农作物。杞县的大蒜近年来不断扩种,经济收入相当不错。太康西部逐渐扩种西瓜,也带来了经济收入。

一方水土一方人,相信两县人民会利用好土地,奔向小康生活。

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知真对他说“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是何意?你怎么看?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重要的一个角色,为人仗义出头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身负人命的鲁智深只好弃官而逃,从此亡命天涯。

好在鲁智深遇到贵人,金翠莲的丈夫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的帮助下,得以找到上五台山避难的门路,也在此结识了五台山智真长老,并拜在其门下,法号智深。

鲁智深虽然因情势所迫而出家,但是鲁智深的心却还在俗世,经常犯戒的鲁智深在寺院最终无法待下去,出于无奈,智真大师将鲁智深推荐给了东京大相国寺。

临行之际,智真大师对鲁智深祝福再三,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同时对他说了十六个字,“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说完,转身而去。

鲁智深拜师傅智真,下山本东京大相国寺而去。路上遇到豹子头林冲,鲁智深怕林冲在路上遇害,于是一路保护,最后在林子中救了林冲。“遇林而起”正是说的此事,只是鲁智深不明白,到底是林子的“林”还是林冲的“林”呢?

安置好了林冲,鲁智深离开,遇到了杨志和曹正,三人杀奔二龙山占山为王,成为二龙山的豪杰,靠劫富济贫为生,再不行和尚之事。这一点正如智真大师所说,“遇山而富”。

二龙山由于他们三人的存在,仗义之名很快远播,先后有不少豪杰加入,最著名的要数武松、张青、孙二娘等人,二龙山不断壮大。只是这样的壮大却因为二龙山的限制而停止,如此一来再无寸进,对于心怀大志的鲁智深,自然不满足这样的结果,最终,二龙山集团加入水泊梁山,宏图大业。这里正是智真大师说的“遇水而兴”。

最后一句是“遇江而止”,这与“遇水而兴”冲突呀!江不也是睡吗?到底是兴还是止呢?鲁智深一直不明白。

鲁智深上梁山后,战四方、征方腊,最终一战在钱塘江附近,鲁智深觉得自己的终止正在此处,但是他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江就是水,他安慰自己,马上就要兴起了。

其实鲁智深错了,他遇水而兴是因为上了梁山,与晁盖等人共图大业,后来宋江当了梁山老大,这才是他的“遇江而止”,只是并不明显,但是最终的结果,也被智真大师说对了。

其实,在鲁智深征辽结束后,去拜见了自己的师傅智真,智真对鲁智深又说了十六个字,“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一次的结果,是“圆寂”而不是“止”了,可见,智真已经看破鲁智深,是不会放弃一切而止,定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了。

鲁智深依然参加了四大战争,惨烈的过程,唏嘘的结果,鲁智深最终还是没能接受智真大师的话,选择了为自己拼一次,结果不理想。

也许,智真说破了鲁智深的人生,鲁智深的宿命就在于此,终究无法逃过吧!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塑造了一个完美的草莽英雄形象。

鲁智深刚出场的身份是小种经略府的提辖官,也算北宋朝廷体制内人。因同情卖唱父女的遭遇,愤而出手惩罚祸害翠莲父女的镇关西,却不慎失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鲁智深因逃避官府出家做了和尚,五台山的智真长老耐心点化和教育他,但鲁智深屡次喝酒闹事,无奈之下被僧众逐出五台山。

临别时,智真长老对鲁智深说了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偈语说的什么意呢?“遇林而起”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遇到林冲后,鲁智深的命运才发生了改变,“林”指的是林冲;另一种说法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得罪了了高俅,彻底和朝廷决裂。这里的“林”指的是野猪林。

我的看法更倾向后一种说法,即“林”指的是野猪林。

其实前一种说法遇到林冲并不会鲁智深兴起的时候,我认为是被林冲拖累的时候,林冲婆婆妈妈不想让鲁智深为他出头,关键是林冲还对朝廷不死心,抱有东山再起的打算,鲁智深遇到林冲怎么能兴起呢?

林冲被高俅发配,路过野猪林,此时林冲面对现实抛去了幻想,和鲁智深一起痛快淋漓的和官府大干了一场,二人也算出了一口鸟气。无论从那种角度来看,鲁智深在野猪林是兴起的起点。

“遇山而富”,这里的山指的是“二龙山”。鲁智深四处漂泊,一日来到青州地面,正在树林酣睡,被青面兽杨志和操刀鬼曹正二人吵醒,双方发生争斗,后不打不相识,成了好朋友。

三人结成联盟想占领二龙山为王,首要任务就是把二龙山的现大当家的金眼虎邓龙干掉,最后在曹正的计谋下,杨志和鲁智深杀死了邓龙,二人做了大当家,二龙山上的喽啰和财宝都归了二人,鲁智深占领二龙山得了一笔钱,所以说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里的“水”指的是水泊梁山,鲁智深投奔水泊梁山才是真正兴旺发达的起点。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定座次,鲁智深为天孤星,位列十三,为步军头领之首。

水泊梁山是鲁智深被人肯定的地方,是找到自我存在的地方,从此他打起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帜,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遇江而止”这里的“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指的是“宋江”,另一种说法指的是“钱塘江”。

第一种说法不正确,鲁智深遇到宋江并没有止步不前的意思。这里的“止”应该指“休止和死亡”的意思。

我认为指的是“钱塘江”,鲁智深在剿灭方腊胜利返回时。夜宿钱塘江旁边的六和塔。听到钱塘江的潮信坐化而逝。鲁智深的人生就此止步。

说到这里还要提一下智真长老对他讲得另四句偈语,原来鲁智深随宋江平方腊之前,曾再次上五台山拜见智真长老,长老对他讲了这样几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等鲁智深夜宿钱塘江旁边六和寺时,突然开悟,原来智真长老一直在点化自己。

鲁智深想:“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看到钱塘江潮,听到钱塘信,一切都应验了,后面的“圆”和“寂”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智深问众和尚,什么是圆寂呢?众人暗笑,出家这么久了连这也不懂。‘’圆寂就是死‘’,鲁 智深恍然大悟,原来师傅早就算准了未来。

于是鲁智深对寺中和尚说,给洒家弄点热水,今俺要圆寂,和尚十分惊奇并不敢怠慢,赶紧去办。

鲁智深梳洗一番,让武松取纸笔来,仿照师傅写下了几句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写罢把笔一扔,盘腿打座,坐化而死。从此处也可看出,“遇江而止”的“江”指的是钱塘江。

文/秉烛读春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