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1883啤酒
产地丹麦。哈尔博集团(Harbor)集团成立于1883年,总部位于丹麦,是历史悠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名啤酒公司,拥有120多年的历史。 哈尔博拥有众多深受啤酒爱好者喜爱的啤酒品牌,公司在欧洲拥有三酿酒基地。 哈尔博的产品享誉世界,至今出口至70多个国家,2009-2010年度为集团总营业额为2.5亿欧元。
2. 1883啤酒多少钱
豪铂熊啤酒不是勾兑的。
豪铂熊啤酒是一款小麦发酵过的啤酒,它的口感更加接近于德国原生的啤酒及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泡沫感,而且啤酒的发酵味要更加浓郁一点。
豪铂熊清爽拉格采用水,大麦芽,啤酒花酿造。酒精度5度,原麦汁浓度11度。原产国是德国。
豪铂熊啤酒是一款中档次的啤酒,来自丹麦的啤酒品牌,其成立于1883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并且百年来,在啤酒的酿造上,始终本着敏捷、创新和责任感的精神,生产出一款又一款品种不同、风格不同的美酒,但是品质却始终如一。
优质的原料只为酿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啤酒,豪铂熊啤酒以天然的水源为引,精选优质的大麦、上等品质的酒花以及专用酵母作为原料,严格遵守德国纯净法进行酿造,使得其色泽金黄,泡沫丰富,麦香味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3. 1831德国啤酒
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这种神奇的饮料本来是一个药剂师漫不经心的发明,他试图用它来治疗感冒,没想到却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无独有偶,百事可乐也是作为药水发明的,1898年同样是药剂师出身的布拉德配制了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水,成为百事可乐的前身。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4. 德国啤酒1875
一战战败后失去的领土:
一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凡尔塞条约割取了德国1/8的领土,约8.8万平方公里: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二战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二战前德国的领土略少于47万平方公里(1936年),二战后为35万平方公里
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割让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划归现在的捷克等地。
5、苏占东德和英美法占西德分别独立
6、柏林分区占领,英美法控制的西柏林成为飞地。
————————
【主要地区简介】:
(一:阿尔萨斯)
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面积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万(1982)。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二:洛林)
洛林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首府为南锡(Nancy)。现今的洛林(Lorraine)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上洛林自12世纪起习称“洛林’。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夺取了境内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并入法国版图,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1940年~1945年又为德国兼并;1945年法国再度恢复了对洛林的主权;今划分为默兹、摩泽尔、默尔特-摩泽尔和孚日四省。洛林大区传统工业为采石、玻璃和水晶制品、伐木和造纸业,现代工业为钢铁冶金、汽车制造业(奔驰汽车公司驰名品牌Smart汽车制造厂便设在该大区)、电子制造业(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JVC、Panasonic、Toshiba等均在此落户),化学工业亦非常发达。洛林大区是法国第一大棉花、煤产区,第二大钢材和木料产区、第三大啤酒、油菜和奶酪产地,全年可生产约460亿千瓦电,全年可生产350万立方米的木材,140万头牲畜,可生产全国76%的煤。
(三:石勒苏益格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最北部的州,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人口: 277万。北临丹麦,西面是北海,东面是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是下萨克森州和汉堡。州府是基尔。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州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德国的北部省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介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在历史上,是荷尔斯泰因公爵领地。此外,劳恩堡公爵领地以及前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也位于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内。石勒苏益格公爵领地自丹麦战败于普奥联军于1866年后年起属于德国。而北石勒苏益格——即今天丹麦的南日德兰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次公民投票后宣布加入丹麦。
(四: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 (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 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西里西亚分属波、德、捷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入波兰,小部分属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
(五: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 (德语: Ostpreußen;立陶宛语: Rytų Prūsija 或 Rytprūsiai;波兰语: Prusy Wschodnie;俄语: 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 — Vostochnaya Prussiya;英语:East Prussia;荷兰语: Oost-Pruisen;西班牙语: Prusia Oriental) 是普鲁士王国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鲁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而南部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
东普鲁士在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在1875年,该地的人口中,有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的立陶宛人。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变成共和国。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有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 (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波兰,东普鲁士回归德国。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六:苏台德地区 )
苏台德地区 (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 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严格地讲,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区:(1)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苏台德山脉所在地区,(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奥雷山脉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地区。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奥属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 著名的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克罗姆洛夫都在苏台德地区之内。
在第一次大战以前的数百年间,苏台德地区属于奥地利帝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土,该地区以将德语的居民为主,如奥地利帝国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帅、施瓦岑伯格元帅都源于此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归属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这350万并非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今奥地利全国的居民也就是700多万。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
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在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妥协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让纳粹德国占领该地。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德国战败,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当地的数百万讲德语的居民被驱赶到德国。
从1993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共和国。
5. 德国1860啤酒
不是
百威是百威啤酒Budweiser的谐音。
1852年,一家小型啤酒酿造厂(即后来的安海斯-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在美国圣路易斯市诞生。1860年,这家小型啤酒酿造厂迎来了新任场主艾伯哈德•安海斯(Eberhard Anheuser)。 其后不久,安海斯将女婿阿道弗斯•布希(Adolphus Bush)招至麾下,任命其担任公司的销售员和经理。1876年,在“优质啤酒原料结合悠久酿造工艺”的配方精髓上, 布希在美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啤酒品牌——“Budweiser(百威)”。
6. 德国1858啤酒
中国记者节
早在1950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了“记者节”。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1999年,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后,中国记协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记协是代表着全国55万名新闻工作者的,以其成立日——11月8日作为记者节日期,具有广泛代表性,遂确定了这个节日。2000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1923年11月8日:啤酒店暴动
开设在慕尼黑的一家小酒馆贝格勃劳凯勒酒馆居然一夜之间名扬天下。1923年11月8日晚上,希特勒率领了一支冲锋队在这家酒馆里扣押了3名巴伐利亚州的军政长官,并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这是他企图以法西斯统治德国的第一次尝试。希特勒的“革命”没有得到群众支持,次日,希特勒和其他暴徒在警察的干预下作鸟兽散。
11月8日历史事件精选
1858年11月8日,《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
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诞辰
1907年11月8日,第一张传真照片诞生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逝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发动“啤酒店暴动”
1936年11月8日,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
1937年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
1970年11月8日,倪志钦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1988年11月8日,布什当选为美国第41任总统
1995年11月8日,班禅转世灵童寻访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7. 德国1887啤酒
属于中端档次。
德国进口卡蒙小麦啤酒:这款啤酒的话,一开始是冲着包装去买的,酒的颜色呈黄色,入口后涌现浓郁的麦芽香,咽下之后隐有醇母果香味,喜欢喝啤酒的可以试试。啤酒的世界便是如此,凡是味觉触及到的地方,便永远有无限拓展的空间。
8. 1308德国啤酒
许多微生物都能利用已糖化进行酒精发酵,但在实际生产中用于酒精发酵的几乎全是酒精酵母,俗称酒母。利用淀粉质原料的酒母在分类上叫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属于子囊菌亚门酵母属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该种酵母菌繁殖速度快,发酵能力即产酒精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耐酒精能力。常用的酵母菌株有南阳酵母(1300及1308)、拉斯2号酵母(Rasse Ⅱ)、拉斯12号酵母(Rasse ⅪⅠ)、K字酵母、M酵母(Hefe M)、日本发研1号、卡尔斯伯酵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