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酒浊酒还有什么酒
1、含义不同
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饮酒而醉称为中圣人,或称中圣,清圣浊贤便自此为酒之雅称。
2、层次不同
清酒是古代祭祀祖先时用的高档次的酒,要经过过滤,除去杂质。浊酒是平常百姓饮用的低档次的、廉价的酒。
3、酿造材料不同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清酒是采用优质泉水和磁山谷粟酿造。
4、酿造方法不同
当时酒人造的酒可分为三酒五齐,原料为稻、黍之类。而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因事而酿,造时短,成品快,可以立马与客人享用;昔酒则可以短时间进行储藏,较之事酒稍醇厚;清酒乃是冬天酿造,夏天成熟,为当时的酒中之冠。
五齐可以统称为浊酒,分为五种不同成色,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色之酒,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
扩展资料:
酒的历史及演变:
酒的演变,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果酒、黄酒、烧酒(白酒)。
原始社会初期,当人类还处于采集经济的时期,就发现吃了天然发酵的野果,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疗效,即医学上所说的“舒经活血”,于是原始人类便开始有意识地对采集来的野果进行人工发酵,这样最早的酒——果酒便产生了,它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5度左右。
也就是说酒的最早被人们所饮用,是因为它的医疗作用。这在后世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汉书·食货志》上说“酒为百药之长”,《说文解字》上对“医”字的原始意义的解释是“医,从酉(即酒)……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果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酒。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粮食产量增加,在果酒的基础上,夏商时人们开始了谷物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和稻,古代称为黍酒,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酒。浊酒就是没有经过过滤的黍酒,因为有酒渣在里面。而清酒就是滤去渣滓的酒。古代有专门过滤酒的器具。
而陶渊明用脏兮兮的头巾滤酒(萧统《陶渊明传》)而饮,则展现了名士风度。古代常以酒的清与浑作为区别酒的质量好坏的标准,清酒质量好,浑酒质量差。至于白酒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
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的发展最多有六七百年历史。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句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金樽、玉盘,说明饮食器具的精美,“珍馐”说明菜肴也很珍贵。这样的宴席上,酒一定是上好的清酒,所以才能“斗十千”。
2. 浊酒和清酒有什么区别
清酒:古时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古人的酿酒技术差,酒里有酒糟,故浊。 浊洒: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清酒醪经压滤后所得的新酒,静止一周后,抽出上清部分,其留下的白浊部分即为浊酒。, 浊酒的特点之一是有生酵母存在,会连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应用特殊瓶塞和耐压瓶子包装。装瓶后加热到65℃灭菌或低温贮存,并尽快饮用。此酒被认为外观珍奇,口味独特。 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古时候客人来了,便会对客人说:请你喝杯薄酒、浊洒,去别人家喝的时候则会说“好酒”(曹魏时,曹操禁酒甚严。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尚书郎徐邈私饮沉醉,对人称中圣人,犹言清酒。)
3. 什么叫浊酒?
浊酒是古时对酒的谦称,因为古时是直接发酵的酒料,把水稻高粱,小麦,等五谷杂粮经浸泡蒸熟后加入酒曲发酵后过滤出来的酒,这个就就纯度差一点,杂质多,所以品质差的就有些浑浊,类似于现在的米酒黄酒,谦称浊酒,现在的白酒都是蒸馏酒,蒸馏后就是酒精和蒸汽产生的纯净水,所以现在白酒就纯净!!
4. 清酒浊酒的区别
合成清酒是将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无机盐类混合,加以溶解,同时加入水,酒精,过滤后加入香料,香味液,再过滤杀菌,贮藏后过滤灌装,合成清酒的优点是价格较低,制造工艺简单,制造设备简单,可以自由设计开发各种各样品质的清酒含有多种天然动植物成分,质量比较稳定。
料理清酒是在合成清酒基础上,添加食物添加剂,可以做烹饪调料食用,不能直接饮用。
5. 浊酒是白酒吗
“ 一瓢浊酒”,出自唐代官员韦应物的《简卢陟》诗,“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里用“瓢”。那时安史之乱才刚刚平息,时局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而朝廷也如空中楼阁,岌岌可危。诗人韦应物生活在这样的局势下,不免有一些担忧、惆怅。而远在边疆的他无力挽救这一切,因此,只能借酒消愁。在诗中斟酌使用了“一瓢”。
“ 壶” 亦泛指一盛食之器。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特指一壶酒。
“瓢”比“壶”更能体现出当时凄凉的环境和诗人愿与百姓同忧的博大胸怀。实际上,“一瓢浊酒”和“一壶浊酒”在诗意中是一个意思,只是表现不同的背景和意境。
6. 什么是清酒浊酒
一壶浊酒是指自家所酿的酒,由于作工手段粗糙,沉淀时间也较短,所以酒质不是太好,其中的杂质也较多。常在诗词中所提的一壶浊酒,意思就是指一壶很平常的酒。如《三国演义》开篇的词所提到的。范仲淹的词浊酒一杯家万里,和陆游的诗莫笑农家腊酒浑,都带点说是这酒不咋地的意思。
7. 浊酒是好酒吗
红酒苦、口感发涩发苦是因为单宁的作用。单宁属于鞣酸类物质,是具有鞣皮性的植物成分,结构复杂,鞣皮作用的主体是多元酚。一般具有涩味,可使蛋白质、生物碱沉淀。
单宁虽造成红酒的苦涩,但奇妙的是在将酒妥善存放瓶内一段时间后,它强劲粗狂的个性会转化成清幽雅致而顺喉,因此上好年份的红酒是需要时间熟成的。
8. 清酒和浊酒的区别
从定义上看,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水等为原料,经加曲和酶制剂、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清酒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制曲、制酒母、发酵、压滤、脱色等工序制成的发酵酒。结合历史源流来说,清酒属于黄酒的一种,是黄酒在日本发展后的一个分支。
从直观的感官体验上来看,黄酒酒精度低,一般在9%-15%范围内,酒液有麦曲发酵后的独特香气、芳香醇厚,口味偏甜,甘醇爽口。清酒酒精度一般可以达到15%以上,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口味上更像中国的白酒,而不像黄酒。
清酒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酒,其实就是跟我国黄酒类似的米酿酒,至于日本清酒和料酒清酒的区别,其实也跟黄酒和料酒的区别差不多,比较低端的清酒售价便宜,可以直接用来做菜,也会在清酒中加入一些调味物质来让清酒具有去腥增香的效果。
9. 浊酒是什么样的酒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意思是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全词为: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译文: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当时唐朝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三年,社会仍然不安定,就在这一年,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反叛国家,不仅杀了陕州监军张志斌,还吃了他的肉,屡杀朝廷安抚使者,向朝廷叫板:“吾离长安百八十里,夜眠不敢伸脚,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我周智光能之。"唐代宗忍无可忍,密诏郭子仪伐周智光。好不容易消灭周智光,后蜀乱又起。可以说,作为一个心忧国家社稷的人,韦应物的诗不能仅从字面上去了解,风尘显然也暗指国家战乱、兵祸等。
首联,直言对方怀才不遇,饱含赞赏。
颔联,追忆对方人生经历坎坷,充满同情。
颈联,一“含”一“弄”,点醒本应伤感的暮春朝雨景象,于压抑中透出清新和生机。失望中蕴藏希望。
尾联,知音备酒相邀,对饮消愁,失意沦落之人复有何求,还不快来?用语极简,却寄意真挚,热诚,也不乏君子箪食瓢饮,安贫乐道的自在潇洒之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