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两兄弟大提琴酒吧演奏(大提琴摇滚二人)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3-06-05 01:48   点击:1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大提琴摇滚二人

卡农 纯音乐 I will follow himcaovip 白日梦游(钢琴版) Little Comfort (Piano Solo)桂林小子 改版童声电旋童声 一对对童声

卑恋 〔伴奏〕 Groove Coverage 非主流慢摇--超爽的DJ开场非主流空间站 River Flows In YouYiruma 《舒眠》3 夜来幽梦心灵SPA水

晶音乐 《忘忧》5气定神闲心灵SPA水晶音乐 迷心灵音乐诗系列 - 樱花语 风弄月影摇心灵SPA水晶音乐系列 《舒眠》7 梦系水云间心灵

SPA水晶音乐 GreensleevesGregorian 天空之城 伤感韩语歌 the promise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ァ不变的音乐

love is blue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Music Box)纯音乐 the day i lost my love

《 寻找满月 达命の日 》 《 月の系谫 》

1、My soul july (又名 忧伤还是快乐)、 校园广播常用的音乐。节奏明快,这首歌的基调是忧伤还是快乐呢?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感受

2、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 钢琴曲,超经典的歌,可以打5分。

3、Cut in love 、知名度不高,但很好听,忘记从什么地方挖掘来的

4、卡农 、钢琴和吉他版都很好听,曲库里的种类很多,看看那个风格复合你。卡农描述的是恋人分割的悲伤故事,歌曲却比较明朗,像对那份爱美好的思念追忆

5、Summer 、 久石让。什么,你不认识他?宫崎骏很多作品都是他配音。这首summer是《龙猫》的背景音乐。常用于广告音乐中,透过音乐能感受到初夏的阳光与热情。

6、奥户巴寿 宫崎骏的作品很多作品的配音。风居住的街道、搜他名字吧,前三首不错

7、回家 、 萨克斯版最经典。非常经典,时常能听到。旋律悠长,曲调很有特点。(自己总能根据曲调给它配上歌词)

8、雪之梦 、 班得瑞作品。专注于轻音乐,从自然中寻找灵感。有很多优秀作品,从他的作品仿佛身处自然,清爽微风吹拂。

9、Secret garden 、 Shasro 吉他加钢琴。值得细细品味(直接搜英语)

10、和兰花在一起、 yanni 不是闫妮(佟掌柜)创作的。为了方便大家下载,尽量选用的中文翻译。中文翻译失去了英语的神韵。另外重在音乐,我点评就忽略吧,词穷。

这首歌 很经典,音乐飘逸、洒脱,有着海风的清新、清爽,海港的宁静、温馨。(copy)

10、Childhood memory 班得瑞。常用于武侠片中。

11、走过绿意 爱情公寓中的背景音乐。也常见于各种电视剧中。抒情,优雅

12、爱情公寓road trip 展博告白时的音乐。你会喜欢的。(只搜road trip 搜不到)

13、龙争虎斗 《秦时明月》背景音乐。大气磅礴。

NO. 1 Croatian Rhapsody --- Maksim Mrvica

《Croatian Rhapsody 》(克罗地亚狂想曲)出自专辑《The Piano Player》,音乐描述了饱受战争创伤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一幅幅明快的节奏、悲惨的画面。

《克罗地亚狂想曲》演奏者叫马克西姆·姆尔维察(Maksim Mrvica),来自克罗地亚,从他的外表看,大概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天才的古典钢琴演奏者。身高2.07米,有着典型东欧男人魅力的俊秀脸庞,邪魅而又有点玩世不恭的微笑,染发,一身休闲劲装,加上耳环、项链、纹身,瞧上去倒像个偶像流行男歌手。但是他弹钢琴前要冥想很长时间,然后坐在钢琴前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琴键,直到这时,人们才能把对他的外观印象抛诸脑后——钢琴前的马克西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奏家。

《克罗地亚狂想曲》是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头号作品,是Tonci Hujic特别为马克西姆而作,是马克西姆·姆尔维察每次音乐会上的必弹曲目。该作品曲调激昂却不失稳重,同时也展现了马克西姆·姆尔维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依恋。(视频版)

 

NO. 2 Csardas - Gypsy Dance --- David Garrett

吉普赛舞曲小提琴版,出自混血神童David Garrett之手。在青少年时期就写下连篇传奇故事,被BBC喻为“已经是个传奇”的提琴王子,第一张跨界大碟《Free》在全球引起风潮,并于专辑改版为《Virtuoso》之后,随即成功打进英国流行榜第17名。放眼当今乐坛,David Garrett,是唯一能同时将古典榜及流行榜通杀的提琴超级玩家。千万不要因为他的俊美外型而忽略他的才华,曼纽因在世时,都曾夸赞他的琴艺“非比寻常的精彩”。(荐!)

NO. 3 Love Story meets Viva La Vida --- Jon Schmidt

如果你喜欢Taylor Swift的话,一定会觉得这首曲子怎么这么熟悉,在哪听过呢......这首曲子是John Schmidt献给7岁的女儿Sarah,她最爱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有次父女俩在车里听,小女孩颇有鉴赏心得地说,最喜欢最感动的部分,就是男孩子好像被凶恶老爸吓跑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女孩正心伤孤单,在这关键时刻男孩子突然跑回来说:嘿,我跟你老爸谈了,去找条白裙子,咱们结婚吧!

这神马心态!这教坏小孩的故事!钢琴家老爸赶紧侧耳倾听,刚觉得是有那么回事,女儿突然转歌,变成Coldplay的Viva La Vida......

相当萌的创作背景,促成了这首大提琴主旋律。钢琴伴奏的“Love Story meets Viva La Vida”,钢琴家是个硬派摇滚头,随意穿T恤烂仔裤的有爱老爸,弹琴状如大力壮汉绣花,出来的却是规整乃至深情的乐句,大提琴手是个斯文的眼镜大叔,两人有滋有味天衣无缝,听几遍心醉几遍。(视频版)

NO. 4 Beyond--- William Joseph

收录于William Joseph的第二张专辑《Beyond》中。William Joseph是美国最著名的跨界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之一。从2004年初出茅庐,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他迅速成为美国最炙手可热的钢琴“明星”。高超的演奏技巧配以俊朗的外型,成就了他的音乐神话。

原先在学校教授钢琴的跨界钢琴家William Joseph,是由席琳狄翁(Celine Dion)、乔许·葛洛班(Josh Groban)等重量级歌手的超级制作人大卫佛斯特(David Foster)在一场慈善演奏会上发掘。他于乔许·葛洛班2004年的“Closer Tour”巡回演唱会中担任开场表演者,同年他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Within》。他于2008年发行的专辑《Beyond》也在Billboard跨界排行榜上得到第八名的成绩。

NO. 5 Psyche --- Chris Spheeris

收录于专辑《EROS》(爱神)中。Chris Spheeris的音乐主要以吉他和键盘为核心乐器,相比Yanni的钢琴和电子合成器来说,在那种适合现场的大气磅礴的音乐气氛的营造上确实要薄弱一点,但更显轻快平和,像天边的那一抹微云,悠远而自在。听他的音乐就象在中世纪的一个欧洲小镇的清晨漫步,行人稀少,不见车马,随着音符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而古老。

Chris的音乐是最能用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音乐,毫无阻隔流水般的音乐流畅如水银泻地版地覆盖你的全身,跳动的音符在Chris的手里尽情地舞蹈着,音乐起伏并不是很大。吉他还是Chris Spheeris的最佳乐器,Chris的吉他富有灵性,他可以做到想的到却听不见,明明能听见却不能捉摸,这就是他的吉他了。真的很难用文字来描述了,也许亲身领略一下是最好的方法。由于受东正教和古老的希腊爱琴海文明的影响,Chris Spheeris的创作不时地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宗教音乐特有的神秘气韵。

NO.6 Still Water--- Maksim Mrvica

Still Waters,“澄清之水”,属于Maksim Mrvica钢琴专辑《A New World》 (新世纪)。音乐一开始,细细的雨水滴落的声音,在然后,纤细的手指敲打琴键,音符以优雅的姿态不停环绕,像鸽子绕着天空飞行,在那片澄镜之水上的天空飞翔,就像一场心灵的洗礼,倾听最内心的感触。我们曾经都天真,曾经都像那澄镜之水一样,清澈透明。淡淡的旋律,在不知不觉的,就会想要流泪,感觉每个音符都在重重的敲打着自己的心,你听,听那透明的旋律……

 

NO.7 Concerto Des Etoiles --- Richard Clayderman

你也许对Richard Clayderman这个人名感到很陌生,但提起那首《Ballade Pour Adeline》,你一定听过。《星空》让我有更深的感动,因为最开始前奏的原因,以为会是一段急凑、轻快的曲子。之后钢琴缓缓淡淡地慢下来,不停地转换着,是可以唤醒记忆的音符,是会让人活在过去的曲子,是像思念侵袭整个灵魂的旋律,发疯后落泪后再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撕心裂肺,再平静下来……

NO.8 Eastern Sunset --- Mehdi

收录于《Instrumental Odyssey》中,当聆听这张专辑时,我们禁不住只有一种感觉——这些迷人的音乐创作是得到了神的灵感。这些音乐是一段广阔的冒险旅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与心灵的感触。以一名艺术家的眼光看来,这张专辑是一张对生活中最甜蜜的回忆,与最深刻感受的优美诠释。通过将电子结构的多功能性与音域,同交响乐团的力度与庄严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声音,一种为全世界听众特意设计的声音。

作者 Mehdi (梅迪)是当代唱片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擅长使用多种器乐合奏, 缩短了当代器乐与多种音乐之间的差距,他的黄金销售专辑使他赢得全世界认识他在唱片和演奏会方面是个音乐天才。

NO.9 Fly My Wish --- Edelis

俄罗斯新兴新世纪乐团Edelis的音乐以飘逸洒脱、如梦似幻为主要风格。交织式的神秘和迷人爽朗的新世纪电子乐,带人进入神秘之境,似想诠释玄妙的未知空间,作品注入灵感性的预示。乐团核心人物作曲家兼制作人的Vladimir Volodin 1981年生于原苏联萨拉托夫的一个小镇波克罗夫斯克,后来随父母迁移到一个远离喧哗的恬静小镇Melovoye,在那里一直生活至今。Vladimir早期便开始了音乐创作,而在音乐学院的训练学习使他明白他能够用音乐来传播自己的世界观。Vladimir透露“Edelis”是一个神话中的城镇,Vladimir创作的许多新专辑组成了这个城镇的生命。

NO.10 Exodus --- Maksim Mrvica

“出埃及记”(Exodus)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在有关此钢琴曲的MTV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克西姆(Maksim Mrvica),来自克罗地亚的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此曲中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音乐充满的无限的惊喜。”(视频版)

这位外表俊朗的36岁男子,打扮入时、眼神深沉慑人,弹奏风格也是别具一格,与以往我们对钢琴演奏的理解完全不同,从他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难怪有人会把他称作“钢琴界的瑞奇·马丁”。

 

2. 大提琴两人组合

(1)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这3种乐器可以配合演出;在小提琴、大提琴作为弦乐部分出现时,钢琴可以作为低音部代替低音大提琴以及其它低音乐器声部,这是钢琴的一个特点;

(2)没有演奏实例,只有乐谱实例:

1、莫司科夫斯基MOSZKOWSKI“西班牙舞曲”《SPANISCHE TANZE》Op.12,No.1 二小,一大提琴+钢琴 2、GOUNOD古诺《LARGHETTO》小大提+钢琴伴奏3、OFFENBACH《CAN CAN》from ORPHEUA IN THE UNDERWORLD 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伴奏小堤琴 更多的组合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

3. 大提琴双人演奏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4. 大提琴家两兄弟

展开全部

  大提琴(Cello)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标准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学习大提琴需要什么条件

  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说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一样乐器,也可以学好它。”

  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落实到某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习大提琴,我想还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首先是对音准、节奏的感觉怎样,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准的准确概念,还有人对节奏记忆很差,不会模仿最简单的符点和切分,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其次如果要学大提琴,相对来说手应该大一些,个子要高一点,自然条件好,将来学习也会顺利些。

  在确定了这两点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位好的教师。启蒙老师,第一位教你学琴的师长,对你未来学琴一生,如何走好这一漫长的路程,是十分关键的,现在社会上鱼目混珠,请你慎重选择。

  二、初学大提琴注意事项

  到底几岁开始学大提琴好,各人说法不一,我想六岁开始是合适的。最好在四岁先学点钢琴,打下一个学习器乐的基础,会对今后的学琴很有益的。

  大提琴有1/8、1/4、2/4、4/4之分,根据自己的身高、手形由老师来确定你应该有一把什么型号的琴,这是学琴前第二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当然小琴质量不必太好,因为随着年龄、个子的增长,还要不断地换琴,但是有一把合适的琴,是学好琴的先决条件。

  三、怎样拉好大提琴

  在我40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到要拉好琴,首先是演奏方法要好,也就是说要放松自如地拉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却必须做到。

  你可以注意观察和倾听,凡是琴拉得好的人,不论他是大师还是学生,他的演奏方法必须是放松自如,掌握了好的方法之后,高超的技术就是接着来的课题。

  大提琴的技术包括左、右手两个方面,我喜欢问学生左手难还是右手难。不能回答说两只手都难,要强调的是右手比左手更难。

  右手指的是握弓和运弓,弓子触弦才能发出声音,想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是凭自己的感觉,可以说每个人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

  老师只能告诉你应该怎样握弓,每个手指的作用,放在什么位置,弓子,靠近琴马,手臂和手腕要怎样协调配合,拉长弓时要发出宽广、歌唱、自如的感觉,拉短分弓时,要控制手腕,是一种连绵不断、似断非断的感觉。

  你若再进一步追问是一种什么感觉,这就不好回答了,因为它不是酸、甜、苦、辣是能形容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右手是比较难教的,而右手是拉好琴的关键。

  谈到左手,它包括音准、揉弦、双音、换把和大跳的音程,也是很难的技术,但只要刻苦,勤奋,是可以练出来的。

  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高超的技术后,最后就是音乐表现和风格的问题。

  演奏巴赫组曲和贝多芬的奏鸣曲,表现手法是不同的;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变奏曲和德彪西奏鸣曲又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当然,这些问题会通过年龄的增长,接触面越来越广,理解力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

  四、科学练琴事半功倍

  要使自已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优秀乐手,在学习拉琴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练琴,做到事半功倍。

  因为每个星期老师给你上课只一、二次甚至还有二周一、二次和一月一次的,而练琴则是每天一、二次,所以如果练琴的方法、习惯好,能掌握住要领,效率就高,进步就快。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辈们的千古名言:

  谁能像我一样勤奋,也就会有我一样的成就。(巴赫)

  浮生有限,艺海无涯,学习也无涯。(刘海粟)

  天才就是勤奋。(托斯卡尼尼)

  中国古人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能行云流水,出神入化。

  要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要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后知不足。

  要勤俭!勤能实拙,俭以养廉。

  以上都是侧重于学习精神方面的警句。学习大提琴这一门乐器的道路是漫长的,它不只是有鲜花掌声,还有攀不尽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流不尽的汗水,有时甚至是泪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能苛求什么好条件。越是艰苦越能鼓人心志。那么在具体的练琴方法有些什么需要介绍的,我们在各种演奏家的传记中读到。

  一天不能少于八个小时,缺一分钟都是不能成才的。

  我想每天练两小时就足矣。

  要不断地练音阶,由慢到快,每天从一弓一音开始,从不懈怠。

  我只是拉一些困难片断,活动一下双手就上台了。

  以上种种都是出自演奏家之口,每人都强调了自己的一个侧面,都有道理,都可借鉴。下面我想推出近几年来我亲自见到听到的一些演奏家对如何练琴的精辟见解。

  1966年第三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金牌得主,前苏联的女大提琴家格罗吉拍·戈齐昂1999年9月22日来中央音乐学院授课时强调:练琴时视觉、听觉要先有要求,在想象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色彩,耳朵想听到一种什么声音,怎样的音响,你做到了吗?

  练音阶应该揉弦,这样在练音阶的同时也练了揉弦,要非常连贯。在低音时手摇摆的动作幅度大些,高音时手动作的频率快些。

  1998年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银牌得主,我国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于1999年9月2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时谈:练琴不在于时间的多少,时间少同样也可以练好琴,关键是目的性要明确,练什么怎么练。

  我喜欢练习音阶、琶音,这是基本功。我也喜欢拉练习曲,Piatti Popper等,这是技术功底。中学生阶段,自已还幼稚,主要是把基础打好,对音乐理解不多、不深,在同我母亲合伴奏时,她经常要求我要这样那样去表现。现在不同了,经常是我要求妈妈的伴奏这里或那里多给我一点支撑。

  我国青年演奏家王健。是DG唱片公司一百年来签约的第一位中国演奏家,被小泽征尔称为世界级的演奏家,在1999年10月来京演出的一次交谈中说:音乐是线条,特别搞弦乐的人要对此很敏感,一串音下来总是有线条在里面,有起有伏,你首先要具备被打动的能力,才能够去打动别人。衡量演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先打动自己,慢慢找到最佳的感觉。

  德国罗斯托克音乐院著名教授彪罗1999年5月10日——22日来我院讲学期间,反复强调了演奏巴赫第五组曲时的要点:巴赫的音乐对音色的要求是非常讲究和十分重要的,弓子要放在指板和码子中间的哪 个部位,弓子本身是放平还是用某一个侧面来拉,使之发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量,这是需要严格区别和仔细琢磨的。演奏巴赫音乐不许有滑音,不可用跳弓,每一句每一段都要认真思考,耳朵里要先有音乐,再用双手表现出来。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麦斯基1999年11月1日在我院的大师课上反复强调了在练琴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宏观上的,也可以说是他集40多年来演奏经验的精华:一定要自读乐谱,仔细再仔细,这是最好的学习,这也是练琴,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音乐的真谛。

  贝多芬的乐谱标有的记号和术语最多,一个也不要遗漏:巴赫在谱面上什么也不写,但音乐却都在他的乐谱中:奏鸣曲应该看谱演奏,这样可以做得更好。

  反复不等于重复,因为每一次演奏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他自己经常幻想音乐,用心去体会音乐。想一想,再往深层次去想:要想得宽一点、远一点,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去打开人们的想象力,让听众喜欢,向他们传达最新的信息。

  笔者认为:到底应该怎样练琴才是效率最高的,这是每个人自己会从每天的练习实践中不难悟出的,例如练习音阶时可以揉弦和绝对不能揉弦,不然会影响练音准,我想是因人而宜,百花齐放。不然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这也是要防止的。

  关键是要从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探索出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我把练音阶比喻为摸一根线,一根光滑和没有一点小结的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手指在指板上触弦是滑溜和十分通顺的:练琶音我则比作为画圆圈,一个没有棱角的非常圆的圆圈,这不是画三角,也不是八角,要圆圆满满,从里画到外,从外画到里。

  有一次在上课结束前,一位家长对我说:“老师,你多给孩子布置一点作业,上次留的功课他只用十五钟就练完了“。我立即意识到这是对练琴的误解,我说:“练琴不是做数学作业,十道题做完了就是完成了作业,练琴是个无限循环,反复磨炼,循序渐进,不断推敲的漫长过程!”

  我拉琴整50年了,至今每天开始练琴时还是空弦长弓和我喜欢拉的音阶。

  (呵呵,兄弟上面的东西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我是摘抄中央音乐学院宗柏教授的文章!分给我吧,嘎嘎)

5. 国外大提琴组合两个人

你想说的是弦乐四重奏组合,不过如果是三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只能够说是弦乐组合,不能够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四重奏组合,因为四重奏组合应该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这种配置是正宗的弦乐四重奏组合。细分为一小提琴,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

6. 大提琴双人组2cellos

弦乐器是一类使用弦线振动产生声音的乐器,主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吉他等。以下是这些乐器的读音和简单介绍:

1. 小提琴(violin):发音为/vaɪəˈlɪn/,是弦乐器中最高音的乐器,通常由四根弦线组成,可以演奏出非常高亢的音色。

2. 中提琴(viola):发音为/viˈəʊlə/,是比小提琴低一个八度的乐器,通常由四根弦线组成,音色比小提琴更加深沉。

3. 大提琴(cello):发音为/ˈtʃeləʊ/,是比中提琴再低一个八度的乐器,通常由四根弦线组成,可以演奏出非常浑厚的音色。

4. 低音提琴(double bass):发音为/ˈdʌbl beɪs/,是弦乐器中最低音的乐器,通常由四根弦线组成,可以演奏出非常深沉的音色。

5. 竖琴(harp):发音为/hɑːp/,是一种弦鸣乐器,通常由47根弦线组成,可以演奏出非常清澈、优美的音色。

6. 吉他(guitar):发音为/ɡɪˈtɑːr/,是一种流行乐器,通常由六根弦线组成,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风格。

7. 大提琴摇滚乐队

如果是摇滚乐团一般需要一个架子鼓、一个电吉他、一个贝斯、一个主唱或主唱带电吉他的。

如果民乐小乐团组合一般就需要笛子、二胡、古筝、扬琴、琵琶、中阮。

如果要组大型西洋管弦乐团需要打击乐、竖琴、大、中、小、低音提琴,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号小号长号圆号等,如果小型的西洋乐团就好说了,想怎么组都行,比如弦乐团小提琴、大提琴等,管乐团长笛或小号圆号或单簧管双簧管等,民乐也一样

8. main title大提琴双人演奏

《我要回家》是《血战太平洋》的主题曲。这首歌曲的作曲是韩红,演唱者是韩红和叶炫清。这首歌曲朴实、深情,体现了电影中美军、中方军队、当地村民在抗击日军的残酷战争中,无论是生离死别、还是战友相助,维护了一个小小的家园的坚定信仰和人性温情。《血战太平洋》是一部以实际历史事件“珍珠港事件”为背景,讲述了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展开激战的电影。该电影展现了中美之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深受观众喜爱。同时,这首主题曲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被反复演奏。它唤起了人们对于历史与国家的记忆和感慨,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回忆。

9. 大提琴2人组合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