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展开全部
大提琴(Cello)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标准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学习大提琴需要什么条件
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说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一样乐器,也可以学好它。”
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落实到某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习大提琴,我想还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首先是对音准、节奏的感觉怎样,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准的准确概念,还有人对节奏记忆很差,不会模仿最简单的符点和切分,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其次如果要学大提琴,相对来说手应该大一些,个子要高一点,自然条件好,将来学习也会顺利些。
在确定了这两点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位好的教师。启蒙老师,第一位教你学琴的师长,对你未来学琴一生,如何走好这一漫长的路程,是十分关键的,现在社会上鱼目混珠,请你慎重选择。
二、初学大提琴注意事项
到底几岁开始学大提琴好,各人说法不一,我想六岁开始是合适的。最好在四岁先学点钢琴,打下一个学习器乐的基础,会对今后的学琴很有益的。
大提琴有1/8、1/4、2/4、4/4之分,根据自己的身高、手形由老师来确定你应该有一把什么型号的琴,这是学琴前第二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当然小琴质量不必太好,因为随着年龄、个子的增长,还要不断地换琴,但是有一把合适的琴,是学好琴的先决条件。
三、怎样拉好大提琴
在我40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到要拉好琴,首先是演奏方法要好,也就是说要放松自如地拉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却必须做到。
你可以注意观察和倾听,凡是琴拉得好的人,不论他是大师还是学生,他的演奏方法必须是放松自如,掌握了好的方法之后,高超的技术就是接着来的课题。
大提琴的技术包括左、右手两个方面,我喜欢问学生左手难还是右手难。不能回答说两只手都难,要强调的是右手比左手更难。
右手指的是握弓和运弓,弓子触弦才能发出声音,想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是凭自己的感觉,可以说每个人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
老师只能告诉你应该怎样握弓,每个手指的作用,放在什么位置,弓子,靠近琴马,手臂和手腕要怎样协调配合,拉长弓时要发出宽广、歌唱、自如的感觉,拉短分弓时,要控制手腕,是一种连绵不断、似断非断的感觉。
你若再进一步追问是一种什么感觉,这就不好回答了,因为它不是酸、甜、苦、辣是能形容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右手是比较难教的,而右手是拉好琴的关键。
谈到左手,它包括音准、揉弦、双音、换把和大跳的音程,也是很难的技术,但只要刻苦,勤奋,是可以练出来的。
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高超的技术后,最后就是音乐表现和风格的问题。
演奏巴赫组曲和贝多芬的奏鸣曲,表现手法是不同的;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变奏曲和德彪西奏鸣曲又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当然,这些问题会通过年龄的增长,接触面越来越广,理解力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
四、科学练琴事半功倍
要使自已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优秀乐手,在学习拉琴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练琴,做到事半功倍。
因为每个星期老师给你上课只一、二次甚至还有二周一、二次和一月一次的,而练琴则是每天一、二次,所以如果练琴的方法、习惯好,能掌握住要领,效率就高,进步就快。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辈们的千古名言:
谁能像我一样勤奋,也就会有我一样的成就。(巴赫)
浮生有限,艺海无涯,学习也无涯。(刘海粟)
天才就是勤奋。(托斯卡尼尼)
中国古人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能行云流水,出神入化。
要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要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后知不足。
要勤俭!勤能实拙,俭以养廉。
以上都是侧重于学习精神方面的警句。学习大提琴这一门乐器的道路是漫长的,它不只是有鲜花掌声,还有攀不尽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流不尽的汗水,有时甚至是泪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能苛求什么好条件。越是艰苦越能鼓人心志。那么在具体的练琴方法有些什么需要介绍的,我们在各种演奏家的传记中读到。
一天不能少于八个小时,缺一分钟都是不能成才的。
我想每天练两小时就足矣。
要不断地练音阶,由慢到快,每天从一弓一音开始,从不懈怠。
我只是拉一些困难片断,活动一下双手就上台了。
以上种种都是出自演奏家之口,每人都强调了自己的一个侧面,都有道理,都可借鉴。下面我想推出近几年来我亲自见到听到的一些演奏家对如何练琴的精辟见解。
1966年第三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金牌得主,前苏联的女大提琴家格罗吉拍·戈齐昂1999年9月22日来中央音乐学院授课时强调:练琴时视觉、听觉要先有要求,在想象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色彩,耳朵想听到一种什么声音,怎样的音响,你做到了吗?
练音阶应该揉弦,这样在练音阶的同时也练了揉弦,要非常连贯。在低音时手摇摆的动作幅度大些,高音时手动作的频率快些。
1998年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银牌得主,我国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于1999年9月2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时谈:练琴不在于时间的多少,时间少同样也可以练好琴,关键是目的性要明确,练什么怎么练。
我喜欢练习音阶、琶音,这是基本功。我也喜欢拉练习曲,Piatti Popper等,这是技术功底。中学生阶段,自已还幼稚,主要是把基础打好,对音乐理解不多、不深,在同我母亲合伴奏时,她经常要求我要这样那样去表现。现在不同了,经常是我要求妈妈的伴奏这里或那里多给我一点支撑。
我国青年演奏家王健。是DG唱片公司一百年来签约的第一位中国演奏家,被小泽征尔称为世界级的演奏家,在1999年10月来京演出的一次交谈中说:音乐是线条,特别搞弦乐的人要对此很敏感,一串音下来总是有线条在里面,有起有伏,你首先要具备被打动的能力,才能够去打动别人。衡量演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先打动自己,慢慢找到最佳的感觉。
德国罗斯托克音乐院著名教授彪罗1999年5月10日——22日来我院讲学期间,反复强调了演奏巴赫第五组曲时的要点:巴赫的音乐对音色的要求是非常讲究和十分重要的,弓子要放在指板和码子中间的哪 个部位,弓子本身是放平还是用某一个侧面来拉,使之发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量,这是需要严格区别和仔细琢磨的。演奏巴赫音乐不许有滑音,不可用跳弓,每一句每一段都要认真思考,耳朵里要先有音乐,再用双手表现出来。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麦斯基1999年11月1日在我院的大师课上反复强调了在练琴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宏观上的,也可以说是他集40多年来演奏经验的精华:一定要自读乐谱,仔细再仔细,这是最好的学习,这也是练琴,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音乐的真谛。
贝多芬的乐谱标有的记号和术语最多,一个也不要遗漏:巴赫在谱面上什么也不写,但音乐却都在他的乐谱中:奏鸣曲应该看谱演奏,这样可以做得更好。
反复不等于重复,因为每一次演奏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他自己经常幻想音乐,用心去体会音乐。想一想,再往深层次去想:要想得宽一点、远一点,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去打开人们的想象力,让听众喜欢,向他们传达最新的信息。
笔者认为:到底应该怎样练琴才是效率最高的,这是每个人自己会从每天的练习实践中不难悟出的,例如练习音阶时可以揉弦和绝对不能揉弦,不然会影响练音准,我想是因人而宜,百花齐放。不然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这也是要防止的。
关键是要从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探索出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我把练音阶比喻为摸一根线,一根光滑和没有一点小结的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手指在指板上触弦是滑溜和十分通顺的:练琶音我则比作为画圆圈,一个没有棱角的非常圆的圆圈,这不是画三角,也不是八角,要圆圆满满,从里画到外,从外画到里。
有一次在上课结束前,一位家长对我说:“老师,你多给孩子布置一点作业,上次留的功课他只用十五钟就练完了“。我立即意识到这是对练琴的误解,我说:“练琴不是做数学作业,十道题做完了就是完成了作业,练琴是个无限循环,反复磨炼,循序渐进,不断推敲的漫长过程!”
我拉琴整50年了,至今每天开始练琴时还是空弦长弓和我喜欢拉的音阶。
(呵呵,兄弟上面的东西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我是摘抄中央音乐学院宗柏教授的文章!分给我吧,嘎嘎)
2.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古典乐派的部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多采用双重呈示部,先由管弦乐队演奏第一个呈示部,之后独奏乐器加入演奏,随后由独奏乐器为主演奏另一个内容不完全一样的第二个呈示部。
除此外,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再现部结束、结尾开始前的主和弦第二转位和弦后安插由独奏乐器演奏的华彩乐段,并用属和弦上长时值的颤音过渡至管弦乐合奏的结尾。
协奏曲的十大名曲有:
1.维瓦尔第《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
2.巴赫《 G 大调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
3.海顿《 D 大调钢琴协奏曲》
4.莫扎特《 A 大调钢琴协奏曲》(KV488)
5.莫扎特《 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6.肖邦《 E 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7.柴科夫斯基《降 B 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
曲》
8.拉赫玛尼诺夫《 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9.德沃夏克《 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0.埃尔加《 E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3.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大提琴(Cello)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 结构组成: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度。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大提琴是由古代欧洲的膝琴(Viola de gamba)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标准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学习大提琴需要什么条件 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说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一样乐器,也可以学好它。” 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落实到某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习大提琴,我想还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首先是对音准、节奏的感觉怎样,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准的准确概念,还有人对节奏记忆很差,不会模仿最简单的符点和切分,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其次如果要学大提琴,相对来说手应该大一些,个子要高一点,自然条件好,将来学习也会顺利些。 在确定了这两点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位好的教师。启蒙老师,第一位教你学琴的师长,对你未来学琴一生,如何走好这一漫长的路程,是十分关键的,现在社会上鱼目混珠,请你慎重选择。 二、初学大提琴注意事项 到底几岁开始学大提琴好,各人说法不一,我想六岁开始是合适的。最好在四岁先学点钢琴,打下一个学习器乐的基础,会对今后的学琴很有益的。 大提琴有1/8、1/4、2/4、4/4之分,根据自己的身高、手形由老师来确定你应该有一把什么型号的琴,这是学琴前第二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当然小琴质量不必太好,因为随着年龄、个子的增长,还要不断地换琴,但是有一把合适的琴,是学好琴的先决条件。 三、怎样拉好大提琴 在我40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到要拉好琴,首先是演奏方法要好,也就是说要放松自如地拉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却必须做到。 你可以注意观察和倾听,凡是琴拉得好的人,不论他是大师还是学生,他的演奏方法必须是放松自如,掌握了好的方法之后,高超的技术就是接着来的课题。 大提琴的技术包括左、右手两个方面,我喜欢问学生左手难还是右手难。不能回答说两只手都难,要强调的是右手比左手更难。 右手指的是握弓和运弓,弓子触弦才能发出声音,想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是凭自己的感觉,可以说每个人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 老师只能告诉你应该怎样握弓,每个手指的作用,放在什么位置,弓子,靠近琴马,手臂和手腕要怎样协调配合,拉长弓时要发出宽广、歌唱、自如的感觉,拉短分弓时,要控制手腕,是一种连绵不断、似断非断的感觉。 你若再进一步追问是一种什么感觉,这就不好回答了,因为它不是酸、甜、苦、辣是能形容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右手是比较难教的,而右手是拉好琴的关键。 谈到左手,它包括音准、揉弦、双音、换把和大跳的音程,也是很难的技术,但只要刻苦,勤奋,是可以练出来的。 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高超的技术后,最后就是音乐表现和风格的问题。 演奏巴赫组曲和贝多芬的奏鸣曲,表现手法是不同的;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变奏曲和德彪西奏鸣曲又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当然,这些问题会通过年龄的增长,接触面越来越广,理解力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 四、科学练琴事半功倍 要使自已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优秀乐手,在学习拉琴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练琴,做到事半功倍。 因为每个星期老师给你上课只一、二次甚至还有二周一、二次和一月一次的,而练琴则是每天一、二次,所以如果练琴的方法、习惯好,能掌握住要领,效率就高,进步就快。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辈们的千古名言: 谁能像我一样勤奋,也就会有我一样的成就。(巴赫) 浮生有限,艺海无涯,学习也无涯。(刘海粟) 天才就是勤奋。(托斯卡尼尼) 中国古人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能行云流水,出神入化。 要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要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后知不足。 要勤俭!勤能实拙,俭以养廉。 以上都是侧重于学习精神方面的警句。学习大提琴这一门乐器的道路是漫长的,它不只是有鲜花掌声,还有攀不尽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流不尽的汗水,有时甚至是泪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能苛求什么好条件。越是艰苦越能鼓人心志。那么在具体的练琴方法有些什么需要介绍的,我们在各种演奏家的传记中读到。 一天不能少于八个小时,缺一分钟都是不能成才的。 我想每天练两小时就足矣。 要不断地练音阶,由慢到快,每天从一弓一音开始,从不懈怠。 我只是拉一些困难片断,活动一下双手就上台了。 以上种种都是出自演奏家之口,每人都强调了自己的一个侧面,都有道理,都可借鉴。下面我想推出近几年来我亲自见到听到的一些演奏家对如何练琴的精辟见解。 1966年第三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金牌得主,前苏联的女大提琴家格罗吉拍·戈齐昂1999年9月22日来中央音乐学院授课时强调:练琴时视觉、听觉要先有要求,在想象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色彩,耳朵想听到一种什么声音,怎样的音响,你做到了吗? 练音阶应该揉弦,这样在练音阶的同时也练了揉弦,要非常连贯。在低音时手摇摆的动作幅度大些,高音时手动作的频率快些。 1998年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银牌得主,我国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于1999年9月2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时谈:练琴不在于时间的多少,时间少同样也可以练好琴,关键是目的性要明确,练什么怎么练。 我喜欢练习音阶、琶音,这是基本功。我也喜欢拉练习曲,Piatti Popper等,这是技术功底。中学生阶段,自已还幼稚,主要是把基础打好,对音乐理解不多、不深,在同我母亲合伴奏时,她经常要求我要这样那样去表现。现在不同了,经常是我要求妈妈的伴奏这里或那里多给我一点支撑。 我国青年演奏家王健。是DG唱片公司一百年来签约的第一位中国演奏家,被小泽征尔称为世界级的演奏家,在1999年10月来京演出的一次交谈中说:音乐是线条,特别搞弦乐的人要对此很敏感,一串音下来总是有线条在里面,有起有伏,你首先要具备被打动的能力,才能够去打动别人。衡量演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先打动自己,慢慢找到最佳的感觉。 德国罗斯托克音乐院著名教授彪罗1999年5月10日——22日来我院讲学期间,反复强调了演奏巴赫第五组曲时的要点:巴赫的音乐对音色的要求是非常讲究和十分重要的,弓子要放在指板和码子中间的哪 个部位,弓子本身是放平还是用某一个侧面来拉,使之发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量,这是需要严格区别和仔细琢磨的。演奏巴赫音乐不许有滑音,不可用跳弓,每一句每一段都要认真思考,耳朵里要先有音乐,再用双手表现出来。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麦斯基1999年11月1日在我院的大师课上反复强调了在练琴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宏观上的,也可以说是他集40多年来演奏经验的精华:一定要自读乐谱,仔细再仔细,这是最好的学习,这也是练琴,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音乐的真谛。 贝多芬的乐谱标有的记号和术语最多,一个也不要遗漏:巴赫在谱面上什么也不写,但音乐却都在他的乐谱中:奏鸣曲应该看谱演奏,这样可以做得更好。 反复不等于重复,因为每一次演奏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他自己经常幻想音乐,用心去体会音乐。想一想,再往深层次去想:要想得宽一点、远一点,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去打开人们的想象力,让听众喜欢,向他们传达最新的信息。 笔者认为:到底应该怎样练琴才是效率最高的,这是每个人自己会从每天的练习实践中不难悟出的,例如练习音阶时可以揉弦和绝对不能揉弦,不然会影响练音准,我想是因人而宜,百花齐放。不然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这也是要防止的。 关键是要从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探索出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我把练音阶比喻为摸一根线,一根光滑和没有一点小结的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手指在指板上触弦是滑溜和十分通顺的:练琶音我则比作为画圆圈,一个没有棱角的非常圆的圆圈,这不是画三角,也不是八角,要圆圆满满,从里画到外,从外画到里。 有一次在上课结束前,一位家长对我说:“老师,你多给孩子布置一点作业,上次留的功课他只用十五钟就练完了“。我立即意识到这是对练琴的误解,我说:“练琴不是做数学作业,十道题做完了就是完成了作业,练琴是个无限循环,反复磨炼,循序渐进,不断推敲的漫长过程!” 我拉琴整50年了,至今每天开始练琴时还是空弦长弓和我喜欢拉的音阶。 (呵呵,兄弟上面的东西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我是摘抄中央音乐学院宗柏教授的文章!分给我吧,嘎嘎)
4. 第三协奏曲第二乐章大提琴
大提琴八级考级曲目
1.音阶:G大调或E大调音阶一条(三个八度),主和弦、下属和弦和主七和弦琶音三条(三个八度)。
2.练习曲:(自选一首)
大提琴教程-练习曲分集(第二册):第55首(弗朗肖姆曲)
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第二册):第111首(施勒德尔曲)
4.小型乐曲:(自选一首)
天鹅圣桑曲
小咏叹调巴赫曲
5.乐曲:(自选一首)
C大调小协奏曲第一乐章或第三乐章克林格尔曲
G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或第三乐章萨玛蒂尼曲
5. 大提琴第四协奏曲第三乐章
大提琴用低音谱、中音谱和高音谱,需要先分清楚这三钟谱类吧。低音谱上加一线的do=中音谱号(E字)中间一横对应的五线谱中的线上的do=高音谱下加一线的do(即中央C)其他自己可以慢慢数音就会看得懂三种谱号的五线谱了。另外,低音谱从上往下数第一线=大提琴A弦(第一弦)空弦;低音谱从上往下数第三线=大提琴D弦(第二弦)空弦;低音谱从下往上数第一线=大提琴G弦(第三弦)空弦;低音谱下加两线=大提琴C弦(第四弦)空弦。
6. 维瓦尔第g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小提琴
意大利学派在17世纪有两个重要代表人物
1.
科雷利,他的三重奏鸣曲采用慢—快—慢—快为序的套曲组合,为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初期的作曲家们所仿效。他的室内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J.S.巴赫和G.F.亨德尔等人的独奏奏鸣曲和管弦乐协奏曲打下了基础。
2.
维瓦尔第,把大协奏曲定型为三乐章形式(快一慢一快),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对小提琴技巧、配器法以及独奏协奏曲形式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7. 艾尔加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小提琴被称为乐器皇后,以它高超多样的演奏技巧和华丽高亢的音色为人所喜爱。
小提琴的演出形式包括:
小提琴与交响乐团合奏形式的协奏曲;
小提琴与钢琴合奏形式的奏鸣曲;
两把小提琴与中提琴,大提琴合奏的经典弦乐四重奏形式;
单独一把小提琴自己演奏的无伴奏形式
几把小提琴一起演奏的齐奏,重奏等等
以上是小提琴在演奏古典乐曲时常见的几种形式,另外在很多现代乐曲或电影音乐中,小提琴也有很多优美的旋律,下面就着每个分类简单地介绍几首好听的乐曲。
电影音乐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892477&userid=452307347
《紫日》主题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34364151&userid=452307347
《教父》插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444448935&userid=452307347
《闻香识女人》插曲:《只差一步》(帕尔曼改编版)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1461014&userid=452307347
《瑟堡的雨伞》主题曲:《我会一直等你》(帕尔曼改编版)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1461033&userid=452307347
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5265703&userid=452307347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6654668&userid=452307347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32708742&userid=452307347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730372&userid=452307347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1601840&userid=452307347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全曲三个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123602&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123606&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123610&userid=452307347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772458&userid=452307347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全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1604802&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1604804&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1604807&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1604810&userid=452307347
奏鸣曲: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901697&userid=452307347
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1460690&userid=452307347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301》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546292409&userid=452307347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304》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546292580&userid=452307347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全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726323&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726328&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726321&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726324&userid=452307347
弦乐四重奏: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891547&userid=452307347
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542722018&userid=452307347
舒伯特《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全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200328&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200329&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200330&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200331&userid=452307347
齐奏重奏等:
维瓦尔第《四季》全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635043499&userid=452307347
独奏无伴奏:
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选曲
收听地址
http://music.163.com/song?id=25945046&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5945037&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6012451&userid=452307347
http://music.163.com/song?id=26012448&userid=452307347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我这里仅仅推荐一些我比较喜欢,认为比较优美动听的曲子,有抒情类也有激情类的,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