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鉴定指标有哪些
GB 4927-2008 是啤酒的国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啤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啤酒的鉴定
国标GB4927上规定啤酒质量等级分为一级和优级两种,优级较好
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有三:
1、浊度,优级要求0.9EBC以下,一级要求1.2EBC以下
2、泡持性,优级要求瓶装180秒以上,听装150秒以上,一级瓶装130秒以上,听装110秒以上
3、双乙酰含量,优级要求小于100ppb,一级要求小于150ppb
以上3个指标都需要专业仪器测量,一般消费者是无法测量的,其他指标要求都是一样的
关于价格,纯生啤酒的原料成本和设备成本要高一些,价格定高点属于正常
3. 啤酒质检有哪些指标
1.服务员引领宾客时应走了宾客的左前方(1 米)23 步,引领 宾客上楼应在楼梯的外侧。在梯道、走廊等狭窄处需让行,可以采取侧行步。
2.品质优秀的啤酒注入杯中时,泡沫应保持时间 35 分钟。啤酒最佳饮用温 度 6 摄氏度 8 摄氏度;白葡萄酒 8 摄氏度 10 摄氏度。香槟酒和有汽葡萄酒 为 4 摄氏度 8 摄氏度。
3.鲜啤酒的保质期 37 天。
4.新榨的果汁保鲜只有 12 小时,过时不能再食用。
4. 啤酒鉴定指标有哪些项目
好的啤酒酒沫细腻挂杯5分钟以上。
5. 啤酒判定标准
1:透明度:
《啤酒》国家标准 GB/T 4927-91规定为: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在实际检测中,我们发现无论什么品牌的啤酒,也无论出厂时间的长短,啤酒中都会有一些沉淀物(或悬浮物),仅数量多少的差别。《标准》中“无明显沉淀物”就是一个含糊的词。所谓“无明显”,我们的理解是“不应有肉眼随意就能看见的异物”,企业为了给自己的产品质量辩护,往往对比较明显的沉淀,也认定为“不明显”,因此产生判定误差,作为执法检验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
2.色度:
《标准》要求:8-12度淡色啤酒为5.0-9.5EBC(优级)。现在的啤酒正向着淡爽型方向发展(尤其是南方),消费者对啤酒颜色的要求是浅一些好。为迎合消费者,啤酒厂家将啤酒的色度做得越来越浅,经常检测到色度为4.0EBC左右的啤酒,我们认为不合格,厂家却认为很自豪,因为消费者喜欢。
3.香气、口味:
对香气和口味的鉴定只有专业的评酒师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作为检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很难予以正确的评价,除非酒质已变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
4.原麦汁浓度:
《标准》中规定为(X+/- 0.3)度才符合要求,在实际检测中,若低于(X-0.3)度,企业也认可为不合格,但若高于(X+0.3)度,则企业认为是自己多投入了,厂家的成本上去了,实际上也就是让消费者多得了实惠,若再判定为不合格,厂家觉得太冤,太委屈。设身处地地想想,企业的这些想法也不无道理,作为检验执法部门,我们应当维护《标准》的严肃性,依据《标准》,该判定为不合格的还是判定为不合格,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企业表示充分的理解。
5.总酸:
《标准》中,对 8-12度啤酒规定为 < 2.6ml/100ml,我们在实际检测中感到,这项指标要求太低了,大部分啤酒的总酸都 < 2.0ml/100ml,最高也 <2.2ml/100ml,我们认为,指标放得太松,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6.保质期:
《标准》中规定:熟啤≥120 d,而实际上,大部分啤酒60天后,口感就有明显变化(老化),但目前仍没有有效地检测方法。
啤酒检验依据及标准:
GB 27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5009.49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2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
6. 啤酒鉴定指标有哪些标准
GB4927代表的是国家标准:GB/T 4927-2008 啤酒本标准规定了啤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啤酒的生产、检验与销售。供参考。
7. 啤酒化学指标的检测指标
1、浊度,优级要求0.9EBC以下,一级要求1.2EBC以下
2、泡持性,优级要求瓶装180秒以上,听装150秒以上,一级瓶装130秒以上,听装110秒以上
3、双乙酰含量,优级要求小于100ppb,一级要求小于150ppb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
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1L12°Bx 的啤酒,可产生3 344kJ 热量,相当于3~5 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 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扩展资料:
啤酒的质量标准:
各国不尽相同,中国的啤酒质量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1度、12度优级淡色啤酒,GB 4927-2001)适用于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CO2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优级淡色啤酒。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3 啤酒的感官指标规定。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 啤酒的理化指标规定。
保存期:11度、12度的啤酒,保存期≥120天。
8. 啤酒指标测定
1、新国标对发酵及其配制酒分别进行了定义。发酵酒是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配制酒是以发酵酒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2、新国标修改了标准名称,除增加配制酒内容外,主要是将卫生标准提升为标准,更显出标准的重要性和强制性。新国标取消了铅的限量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指标。
3、原标准中熟啤酒(生啤酒)的微生物指标有3项,对产品的检测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因检测方法、培养时间长,不能满足产品销售的要求,一般未等检验结果确定,啤酒就出厂了。现在啤酒企业加强了卫生管理和微生物控制,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可能性很小,市场样品抽检也如此,故这两项指标被取消了。
4、而第3项微生物指标——肠道致病菌,之前要求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修订后删除了志贺氏菌,只需检测前两种菌,企业一般不进行这方面检测,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查。
5、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其中,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啤酒应标示原麦汁浓度,以“°P”为单位;果酒(葡萄酒除外)应标示原果汁含量,在配料表中以“××%”表示;葡萄酒和其他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9. 如何鉴别啤酒指标
1.高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14度至20度之间,酒精含量为4%至5%。这种啤酒生产周期长,含固形物较多,稳定性好,宜于贮存和长途运输。
2.中浓度型啤酒麦芽汁浓度在10度至12度之间,以12度最为普遍,酒精含量在3,5霉左右,是我国生产啤酒的主要品种、低浓度型的麦芽汁浓度在6至8度之间,酒精度在22左右,夏季可作清凉饮料,缺点是保存期短。
3.啤酒目前有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927-1991,企业均根据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生产,从而各类啤酒质量均有所不同。优级产品,GB/T4927-1991(啤酒)规定,浊度≤1,双乙酰,淡色≤0.13,浓色≤0.14,其他尚有酒精度、原麦汁浓度,二氧化碳含量及保质期等指标的规定;啤酒标签应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L0344-1989,必须标注酒精度、原麦汁浓度、质量等级等项目。
4. 啤酒在保质期内应无明显的浑浊沉淀,否则为不合格产品。按标准规定:12度优质啤酒保质期为120天,一级啤酒60天,二级熟啤酒为40天,瓶装鲜啤酒为7天,罐装鲜啤酒为3天。消费者可根据啤酒商标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推算,不要饮用过期啤酒。
10. 啤酒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GB4927代表的是啤酒的国家标准。
GB/T 4927-2008 啤酒(强改推),国家标准,2008是现行版本,规定了啤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GB/T 4927-2008 适用于啤酒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11. 啤酒鉴定指标有哪些内容
干啤的酒精度在7度到15度之间。
干啤酒(高发酵度啤酒),是指实际发酵度在72%以上的淡色啤酒,这种酒源于葡萄酒,普通啤酒有一定糖分残留,但干啤使用特殊酵母使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一定浓度之下。
“干啤”二字源于英文,意思是干净、不留余味的啤酒,即口味纯正、清爽、无甜、无后苦等余味的啤酒。干啤的主要特点是发酵度高,含极少的残糖成分。它符合现代人对啤酒的新潮追求,低热低糖,喝后不会使人轻易发胖,适合现代人的营养观念,又有较好的口感,老少皆宜,因此风行于全世界,广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