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俄罗斯人的啤酒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俄罗斯双狮啤酒好喝吗
好喝。
1、俄罗斯双狮啤酒采用一级葡萄园的霞多丽酿制而成,这款酒散发着浓郁的柑橘、梨、柠檬皮和蜂蜜的香气。
2、俄罗斯双狮啤酒口感柔顺,带有柑橘和矿物质的风味,酸度高,余味持久,非常好喝。
俄罗斯人都喜欢喝酒,他们的酒度数高不高?
没错,俄罗斯人打仗出名,喝酒也很出名,他们太喜欢那杯中之物,而且喜欢烈酒,为此,哪怕俄罗斯男人的平均寿命被拉低了,也在所不惜。这种96度伏特加,主要用来自己调制着喝,俄罗斯人一般兑着啤酒、饮料、白水喝,比例多少,根据喝的人不同有所不同,稀释下来,其浓度也是低了很多。可以这样说,俄罗斯国内常常饮用的伏特加,看起来很骇人,仔细算下来,其饮用度数要么是低于中国常饮用白酒的度数,要么基本相当。
我所居住的城市跟前苏联颇有源远,至今我们这座城市里还有苏军烈士陵园、日俄战争遗址等近现代遗迹,很多上岁数的老人口中都会经常蹦出几句俄语,比如:马达姆、围得箩、列巴、布拉吉等。前几年一到夏天都会有很多俄罗斯人来我们这座城市度假,在沙滩上会经常见到成群的俄罗斯人晒日光浴,因此见过和听说过很多关于俄罗斯人饮酒和饮食习惯的趣闻。
俄罗斯人嗜酒成性是与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俄罗斯人喜欢喝烈酒伏特加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伏特加是北欧寒冷地区十分流行的烈性酒精饮料,是俄罗斯的灵魂国酒。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经常会有俄罗斯壮汉晃晃悠悠,拎着伏特加在大街上烂醉如泥,当然,这样的现象是发生在俄罗斯。可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却很少有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的美酒不如伏特加刚烈。
俄罗斯的伏特加也不算特别烈,基本都是40度,价格也不贵,最低的不到200卢布一瓶,合人民币不到20元,对于那些酒鬼们来说,仍觉得有点贵。一会儿,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洋妞,娉娉婷婷的扭着小腰,走了进来,用扭扭捏捏的中国话,要了一瓶我看着都哆嗦的70度的“烧刀子”,拧开盖,就靠在柜台前,连颗花生米都没就,直接酒瓶对嘴,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杰克熊是俄罗斯啤酒吗
杰克熊是俄罗斯啤酒。俄罗斯杰克熊未过滤原浆鲜啤酒原装进口,1.35升六瓶,复购率:8.4%,口感微苦啤酒花味道浓重。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啤酒,还不错挺好喝。总是会让人眼睛离不开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聚会畅饮时,有它摆在桌上定会为聚会带来更多欢乐。
俄罗斯啤酒特点
俄罗斯啤酒的地位在酒精类饮品中仅次于国酒伏特加。啤酒的类别也不像德国啤酒那样依发酵方法区分,俄罗斯啤酒主要以颜色区分为浅色啤酒,红啤,黑啤等等。
一些酒精度很高的6%-8%烈性啤酒也颇受欢迎。主要品牌为波罗的海啤酒Baltika,能占到80%以上的份额。斯坦利Stary Melnik啤酒等。俄罗斯的啤酒酿造史非常悠久,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厂就是俄罗斯人建造的。
特别爱喝酒的俄罗斯人,他们最爱喝的酒是什么?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喜欢喝酒,尤其对高度烈性的伏特加酒更是情有独钟。于是,有“伏特加之父”称号的世界著名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了满足俄罗斯人的需求,就研究出了伏特加的秘方,而且门捷列夫认为,伏特加最为理想的酒精度为38度,这也是俄罗斯人最喜欢酒精度。所以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钟爱犹如中国人对茅台酒一样。
其实,据俄罗斯有关史料记载,38度的伏特加早在1843年就有了,那时的门捷列夫才刚刚9岁。门捷列夫到底是不是伏特加之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俄罗斯人好酒的这一特质在这一传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俄罗斯人心中,酒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元988年,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曾公开说,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因此,俄罗斯人嗜酒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苏联是世界上白酒消费大国,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972年的一年中平均每人喝掉23瓶伏特加,1976年高达28瓶。在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苏联比。现在的俄罗斯更甚,每年消费七十多亿瓶伏特加,平均每人喝掉40多瓶。
伏特加,俄语“Vodka”,斯拉夫语的意思是指少量的水。1533年,在古俄罗斯史料中第一次出现“伏特加”,是在诺夫哥德的编年史中,是“药”的意思。用来擦洗伤口,服用可减轻伤痛。在1751年,叶卡捷琳娜一世颁布的官方文件中“伏特加”有了酒精饮料的含义,但是在民间酒精仍被称作“粮食酒”或通常简单的叫做“酒”。
传说早在15世纪末的俄罗斯,有一帮僧人制造出用于消毒的液体后,有人尝试喝了这种液体,有一种飘然的感受,之后人们就用进口的酒精,和当地的谷物还有泉水酿制伏特加。
现在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伏特加正式出现是伊凡三世,在1478年确定了俄罗斯人爱喝的这种白酒的国家垄断权。1553年,伊凡雷帝在莫斯科办了第一家伏特加酒馆,挣了很多钱。在19世纪伏特加占领了国际市场。伏特加出现后,曾有过不少名字,刚开始时叫第21号餐桌酒,后来又叫“面包酒”、“烧酒”等多个名字。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定名为“伏特加”,这是因为这种烈性酒中水比酒多,因此取俄语水的发音谐音。
俄罗斯人喜欢伏特加与他们大多都生活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中有直接关系。喝酒能取暖,也能壮胆,更让人增强敢于与自然环境和敌人搏斗的斗志。在俄罗斯,喝酒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生的一大乐趣。1942年,苏德战争前夕,苏联高层曾下令,保证士兵每天都能喝上伏特加,他们认为,喝上伏特加酒的士兵更能战斗、更加勇敢。
俄罗斯人喝酒与其他欧洲国家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俄罗斯人豪爽,讲究的是一口干,基本上是逢酒必醉,而其他欧洲国家人讲究的是品酒,小口慢喝,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俄罗斯人如此喝法造成了一些问题,一是大量消耗粮食,二是引发酒精中毒,造成每年有近四万人死亡,三是生育能力下降,后边这两条也许是俄罗斯人口负增长一个不可小觑的因素。
对俄罗斯人嗜酒的问题,有的苏联领导人也十分忧虑,曾提出应该管管伏特加了,要不然人民都成酒疯子。但有的领导人反驳说,俄罗斯人要离开酒还能干什么!
从历史上看,伏特加对于俄罗斯的统治者和普通的百姓都是一样十分重要的东西。
在沙俄时期,伏特加不是谁想喝就能喝到的,酒就像中国古代的盐、铁作为严控商品被沙皇垄断,除了沙俄士兵每天能喝到外,其他人难以买到。因为沙皇要靠卖酒筹集军费。托洛茨基在他的《伏特加,教堂和电影院》这样写道:“革命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伏特加专卖权。”可见酒与工作一样重要。
十月革命后,苏联一度禁酒,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解禁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苏德战争期间,放开酒禁是非常必要的。在冰天雪地中,苏军与德军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伏特加直到了不小的作用。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又开始禁酒。当时苏联有几万人酒精中毒,九百多万人进入戒酒所,这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注意。在1958年赫鲁晓夫施行禁酒,但他并不是完全控制死,试图通过抬高酒价来抑制,但涨了四倍的酒价,依然难以阻止俄罗斯人喝酒的热情,最终不得不恢复原价。
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又有了新招,他把伏特加出售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时间向后延了两个小时,从上午10点改到12点,这样最起码让早晨起来就想喝酒的人没酒喝,只得上班,挺到12点才能有酒喝,虽然起了些作用,但每年还是有四百多万人进到戒酒所。
勃列日涅夫与其他领导人大不相同,他对伏特加不加任何限制,他本人也喜欢喝,在他当政时,伏特加每年给苏联创造1700卢布的税收。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对俄罗斯人嗜酒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份报告认为,嗜酒的隐患颇多,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时戈尔巴乔夫虽然没有掌权,但他深知酒的危害巨大。1985年5月,刚刚上任两个月就颁布命令,实施禁酒。他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下令禁用伏特加的领导人。
关于《俄罗斯人的啤酒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