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一季度啤酒产量(2019年我国啤酒年产量)

来源:www.homebrew.com.cn   时间:2022-10-18 10:24   点击:1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2019年我国啤酒年产量

中国啤酒消费连续16年世界第一 ,国人去年喝掉393.6亿升啤酒 ,2020年全球啤酒消费总量时隔4年增加,达到1亿8879万千升,比2019年增长0.8%。中国啤酒消费量减少2%,至3936万千升(393.6亿升),仍连续16年位居首位,随着富裕阶层的增加,中高价位的商品表现强劲。每个城市都会有夜市,经常能闻到浓浓的啤酒味。在我国啤酒的销量还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夏季,啤酒配夜宵那真的是绝配,喝冰镇啤酒酷爽的感觉总能让人感觉透心凉,心飞扬。那么在我国最能喝啤酒的城市在哪里呢,据说他们每天能喝上千吨啤酒。

2. 2019年全国啤酒总销售量

根据国家标准,以高粱、玉米等原料,采用固态酿酒法酿造的白酒,才能称为纯粮酒。纯粮酒的价值很明显,品质高(不易上头)、工艺复杂(纯传统酿造工艺)、产量低(俗称五斤粮食一斤酒)。

为了规范白酒市场,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区分标准,大致为固液酿酒法、液态酿酒法、固态酿酒法类白酒。除了固态酿酒法之外,其他其实都是掺杂了食用酒精等原料。

很少有企业主动承认他们的酒掺了食用酒精,即使在国家标准里,这项行为是被允许的(标注为固液酿酒法或者液态酿酒法的前提下)。因此很多人被营销喝的是纯粮食酒,却会出现宿醉或者第二天其他身体不适。

既然那么多企业不主动承认他们的酒里掺了食用酒精,我们就联合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权威机构的数据,以2019年所产的白酒为例,来分析一下,中国一年到底能产多少纯粮食酒。

根据中华网汇总的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全国白酒产量为785.9万千升。

这里我们做一简要换算:因为纯酒精的密度为0.8g/ml,水的密度为1g/ml,白酒的密度应介于两者之间。为了简化计算,以及为了更大程度上地还原纯粮酒数量,我们假设1升白酒=0.8千克(其实应该在0.8千克到1千克之间)。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致得到以下换算数据:

785.9万千升≈628.72万吨

(实际上应高于这个数值)

也就是说,2019年,全国白酒产量大致为628.72万吨。

国家统计局没有对白酒类型进行细分,可知,这628.72万吨白酒应该包含纯粮酒、食用酒精白酒、纯粮和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三种。

众所周知,除五粮液等少数多粮酒之外,纯粮食酒的核心原材料为高粱。即使是五粮液本身,其高粱的比例也占比36%(根据其官方公布的配方信息)。根据公开资料,2019年,五粮液产酒16万吨。

//

为了简化整个计算流程和试验数据,在这里我们要做一个重要假设:

「假设一」:纯粮酒≈纯高粱酒(实际上纯粮酒产量约大于纯高粱酒)

根据我国高粱种植和消费数据,我们可知,我国每年的高粱基本都处在供不应求阶段,每年酿酒所用高粱都基本是当年的新粮。在白酒企业不公布纯粮酒产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我国每年的高粱产量和进出口量,就可以大致估算,纯粮食酒的年产量。

在这里我们还要引入两个重要假设:

「假设二」:所有高粱都用来酿酒(在我国实际上应为绝大部分)

「假设三」:2019年纯粮酒产量所用的高粱皆为2019年产高粱(实际大致一样)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我们查询到:2019年,我国高粱产量为:

313.7万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我们查询到:2019年,我国高粱进口量为:

83万吨

出口量无单一数据。我们再次引入重要假设:

「假设四」:2019年我国高粱出口量为0

根据假设二、假设三和假设四,结合我国2019年高粱产量和进口量,2019年,我国用来酿酒的高粱实际共有:

313.7+83=396.7万吨

到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按照1:1的比例酿酒,我们把2019年所有的高粱都拿来酿酒,也不可能生产出628.72万吨的白酒。

我们再根据行业普遍的说辞,引入一项重大假设:

「假设五」:5斤高粱产=1斤酒

所以,通过简单换算我们就可知,根据2019年我国用来酿酒的高粱实际数量:396.7万吨,可以产纯高粱酒为:

396.7÷5=79.34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2019年白酒产量为628.72万吨,纯高粱酒的比例约为:

12.6%

根据我们引入的假设二、假设四等重要影响结果的数据可知,2019年,我国纯粮食酒的产量肯定远远小于12.6%这个数值。

2016年,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说:“纯粮食酒约占整个白酒产量的10%以下。”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所以,抛开品牌来看,我们能喝到真纯粮酒的概率,在10%以下。

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白酒是耗粮率最高、工艺最复杂、产香最有特色的一类酒精饮料。自古以来,每逢兵荒马乱,华夏大地都会实施一轮轮的禁酒令。在中国,禁酒令的实质,是减少粮食的工业化,特别是白酒的酿造。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不少酿酒艺人推陈出新,研制出了多粮的酿酒组合,丰富了我国白酒的品类,也减少了对单一粮食的依赖。

时间走到现代,我们始终处于一个不缺酒,缺好酒的时代,但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这条路并不好走。

3. 2018年我国啤酒产量

哈尔滨啤酒厂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大啤酒厂,原名为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

本世纪初,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外国移民大量进入哈尔滨,为满足外侨的生活需要,1900年俄商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家啤酒厂,以后又有捷克人、德国人相继兴建了几个小啤酒厂,分布于哈市。当时,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年生产能力为300吨,该厂1905年兼并了哈盖迈耶尔·留杰尔曼啤酒厂。1908年,该厂转由俄人乌瓦洛夫经营,改厂名为"谷罗里亚啤酒厂"。1932年又转由捷克人加夫列克和中国人李竹臣共营,改厂名为"哈尔滨啤酒厂"。不久又转由耶·普鲁卢娃(加夫列克夫人,俄籍)和李竹臣共营。

至此,年生产能力达1200吨,啤酒商标为俄文"哈尔滨牌",大量产品为木桶装生啤酒,瓶装熟啤酒量小,且酒质差,保存期短。主要销售对象为哈尔滨当地及中东铁路沿线城镇中的外籍人及部分中国人。从1900年到1935年,哈尔滨先后有8家啤酒厂,后来都合并到了哈尔滨啤酒厂。

4. 2020中国啤酒产量

2020年8月10日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以上企业占据市场近80%份额。

5. 中国啤酒行业2019年格局

青岛福嘉堡啤酒有限公司,2019年08月23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批发:酒、预包装食品、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电子产品、文化用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违禁物品)、体育用品、日用百货、纺织品、服装;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6. 2019年我国啤酒年产量是多少

比尔森啤酒 产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当地水质好﹑硬度很低﹐酒花的香味极好。采用优质二棱大麦﹐以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为色泽浅黄﹐泡沫好﹐酒花香味浓﹐苦味重而不长﹐口味醇爽﹐是具有代表性的淡色啤酒。

多特蒙德啤酒 产于德国的多特蒙德。当地水质极硬。采用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为色泽浅﹐苦味轻﹐口味醇和爽口﹐是德国具有特性的淡色啤酒。

慕尼黑啤酒 产于德国慕尼黑。当地水质硬度适中。采用深色麦芽﹐以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是色泽深﹐有浓郁的焦麦芽香味﹐苦味轻﹐口味浓醇而甜﹐是具有代表性的黑啤酒。

爱尔啤酒 产于英国。水质极硬。采用上面发酵法生产。有淡色和浓色之分。淡色爱尔啤酒色泽浅﹐苦味重﹐富有酒花香味﹐口味淡爽﹔浓色爱尔啤酒色泽深﹐麦芽香味浓﹐口味略甜而醇厚。

司陶特黑啤酒 产于英国。采用浅色麦芽及7~10%的焦麦芽﹐以上面发酵法生产。色泽深褐﹐酒花苦味重﹐有明显的焦香麦芽味﹐口味甜而醇﹐酒精度含量高﹐泡沫好。

青岛啤酒 产于中国青岛。当地水质好﹐硬度低。青岛啤酒色泽浅﹐有清新的酒花香味﹐苦味适中﹐口味醇和﹐清爽适口﹐独具风格。

7. 中国啤酒年产量多少

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们啤酒业真正的大发展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国。啤酒的种类9千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啤酒是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类熟鲜啤酒。 酒醴——中国古代的啤酒 啤酒生产是采用发芽的谷物作原料,经磨碎醣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称之为醴。大约在汉代后,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清代末期开始,国外的啤酒生产技术引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啤酒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啤酒生产大国。像远古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和古埃及人一样,我国远古时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记载有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周礼·天官·酒正》中有“醴齐”,醴和啤酒在远古时代应属同一类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饮料。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类似于醴,用酒曲酿造的甜酒却保留下来了。在古代,人们也称之为醴。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啤酒,但是,根据古代的资料,我国很早就掌握了蘖的制造方法,也掌握了自蘖制造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我国都存在,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华夏第一啤 我国最早建立的啤酒厂是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乌尔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哈尔滨历史编年》)。清末的啤酒厂基本上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到1915年,才先后在北京建立了由中国人投资的双合盛啤酒厂及广东五羊啤酒厂。1949年前,我国只有七、八个啤酒厂,绝大多数由外国人所控制,酒花和麦芽主要从国外进口,啤酒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在华的外国商人及军队,还有一部分“上层社会”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几乎无法享受。1940年,全国啤酒产量达到4万吨,其中大多数为日本侵略者军用。到1949年,全国的啤酒年产量仅达到七千余吨。还不足目前一个小型啤酒厂的年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倍。到1978年,我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们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一些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在1980年,我国共生产啤酒68.8万吨。 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如从国外引进了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产量翻番的时间缩短,如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可说是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8. 2019年我国啤酒年产量多少吨

从啤酒行业网络零售情况来看,2019年3月啤酒网络零售TOP10品牌分别是:青岛啤酒、百威、福佳、科罗娜、哈尔滨啤酒、雪花、范佳乐、喜力、乌苏啤酒、瓦伦丁。其中,青岛啤酒市场占比第一,占比达到啤酒行业总体网络零售额的8.5%。其次,百威啤酒则位居第二,占比为7.4%。

9. 2019年中国啤酒产量

2019年度的WBA(World Beer Awards世界啤酒大赛)落幕,据此次赛事首轮和决赛裁判之一的沙涛透露,在各分组内,获得“中国最佳”的本土品牌有牛啤堂、云湃、Bravo、18号、高大师、道酿、京A、拳击猫、燕京、Outrage、Buckskin。其中,牛啤堂、云湃与台湾的Buckskin获得了“世界最佳”的殊荣。

牛啤堂包揽了两项“世界最佳”,其中包括帝都海盐古斯,获得了古斯酸啤酒分组的“世界最佳”;另一款凛冬将至小麦博客则获得了烈性小麦啤酒分组的“世界最佳”。

10. 2019年中国啤酒销量排行

从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排名来看,百威在销量方面低于华润和青啤,排名第三,但凭借领先华润和青啤的吨价,在总营收方面,百威于2018年跃居全行业第一。成就这一点的,正是百威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以消费量计算,尽管华润凭借着并购整合和低价走量策略,一直牢牢占据国内啤酒行业的龙头地位。在高端细分市场上,凭借着品牌优势和先发优势,百威的市占率却高达46.6%,遥遥领先第二名青啤的14.4%。

11. 2019年中国啤酒市场份额

青岛啤酒非常的畅销,已经在全球达到了40%以上的份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