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汕鲜粥的做法
砂锅粥,做法略有不同。米放入沙锅加水煮开,煮到米稍微有点开花的时候,放入配料、调味料,以前最常吃的是沙虾、田鸡、鳝鱼等,正宗的潮州做法,还会放一些剁碎的潮州萝卜干、切块的香芋。再煮二十到三十分钟,出锅前放一小碗芫荽末,大勺一搅,就可以分装入碗品尝了。
生滚粥,是先煮好白粥,然后支一口小沙锅,舀入白粥,煮开,然后把配料和佐料放入,一般会放一些易熟,不用煮太久的配料,或是一些已熟的半成品。
尤其想念粥家庄的荔湾艇仔粥,加了切丝的蛋皮、烧鸭和香脆的花生米。
材料:大米(一量杯半),大闸蟹(最好用母的,kiki用的是一公一母)。
配料:姜丝、橄榄油(普通色拉油一样)、清料酒、盐、高汤精或者味精少许。
1、 先把米洗好,放在砂锅里面,用热水煮,水要放足,最好中途不要加水。粥店里一般要把米泡上几个小时,这样煮起来容易熟。煮开以后,小火煮半个小时左右。
2、 把姜丝、拆碎的蟹放进锅里面,如果不怕麻烦可以把蟹肉挑出来放进去,这样吃起来就方便咯,kiki显然是怕麻烦的……不过kiki把蟹钳里面的肉仔细挑出来咯。
3、 放一勺橄榄油。
4、 放少许清料酒,kiki觉得这样可以去掉点儿蟹的腥味,不知道粥庄里面放不放。
5、 小火再煮半个小时,放小勺盐,放盐的时候要小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粥特别吸收盐味,一锅粥放一小勺就感觉蛮有咸味了。如果觉得有必要加点儿高汤精或者味精。好咯,可以开动了^_^。
我们这是花蟹粥,区别在于:先放些生油,再把生蟹丢下去,这样就去腥了,实在怕腥的话再搁些姜丝好了。
其实腥【潮州白粥】
与广州白粥截然不同的是,全程用大火煲粥,煲成粥水稠、米粒硬的粥,貌似“冷饭粥”,其实都系新鲜煮起新鲜吃的。煮法简单,但必定要配着潮州咸菜、菜谱来吃,在潮州当地,还有更多小吃相伴而上。
主材料:五斤水一斤大米。
做法:水滚后再下米,一直用大火煲煮。
配菜材料:萝卜(制成菜脯)、大芥菜(制成咸菜)。
做法:
1、先把萝卜、大芥菜洗干净,用热水稍微煮过(即俗称的“飞水”)。
2、以100∶7的比例来调配萝卜、大芥菜与盐分的分量,腌制2-3天。
3、在通风的地方晒干。
要点:只能选在天气干燥、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制作,最好是初冬。不过也可以在潮州买个一大罐回来备用。菜脯和咸菜的分别是,咸菜会连水分腌制,咸味清淡但入味;菜脯要去除水分来腌制,吃起来干爽咸鲜。
点评:这是典型的“妹仔大过主人婆”的粥,做配菜花的时间比煮粥的时间长,但是没有了配菜,白粥就会黯然失色。
【潮州咸粥】
潮州咸粥又细分为两种:潮州泡粥和潮州砂锅粥。因为潮州地区是沿海一带的地方,所以海鲜丰富,连煮粥的时候都以海鲜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独特配料,风格独树一帜,在各地都颇受欢迎。
泡粥是用白饭来煮泡的粥,例如蚝仔肉碎粥、鲍鱼肉碎粥、什会泡粥等,通常用料在两种以上。
潮州砂锅粥在广州盛行一时,现在仍然有不少砂锅粥专门店。粥如其名,用砂锅、生米明火煲粥,粥七成熟的时,放原料在加配料煮成。经典的粥品有砂锅生鱼粥、砂锅海虾粥、砂锅膏蟹粥等。
在这里,师傅分别介绍颇有代表性的两款咸粥,以及独特配料的配方。
蚝仔肉碎粥
主材料:新鲜蚝仔、猪肉碎、大米。
做法:先煮饭,饭熟以后用上汤泡成粥,连蚝仔、肉碎明火煲煮20分钟左右即可。
要点:先下肉碎,再下蚝仔,见到蚝仔鼓起来,就要即可收火。泡粥不可久放,食肆里都是即点即做的。放久了,蚝仔泡得过熟,米也会吸水变软,冲淡了鲜味。
砂锅海虾粥
主材料:新鲜海虾、独特配料、大米。
配料:姜丝、芹菜粒、冬菇丝、炸蒜茸、炸方鱼、炸葱油、鱼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先制作配料,然后用砂锅明火煲出一锅白粥,待粥有胶质的时候,即已经七成熟的时候,放入海虾以及独特配料,再煲煮5-6分钟即可。
要点:主要是能配齐配料。配料中炸蒜茸、炸葱油、炸方鱼都要在煮粥前自行制作,蒜头、葱、方鱼(也叫“大地鱼”)切粒油炸,葱油要把炸锅的葱和油都保留起来。在家最难找到的是鱼露,这是潮州地区的特产,要用新鲜的鱼滤出鱼油、煮制,要在家庭制作有困难。师傅建议用一般的食盐代替。
【师傅教路】
看过师傅教的煮法,大家也许有点纳闷:怎么都没有标出分量来?这是记者在采访以后才发现潮州粥还有一个优点:分量搭配比较随意,用于懒人家里宴客也不错,不用计算来客人数,来多少人,下多少料。
师傅最后再给我们提了个醒,煲粥的时候留意三个细节:
一、虽然省时间,但煲潮州粥一点也不省人力。无论白粥咸粥,都要全程用明火煲煮,所以掌厨的人一定要一直用勺子边煮边搅,陪着这锅粥慢慢“成熟”。
二、选米很重要,一般要选出产自春季或者6月份上旬的新米,胶质比较重的“肥仔米”是上佳选择。
三、上文提到,潮州咸粥几乎都下海鲜,但其实无论下什么海鲜,肉碎也是咸粥的必备材料。因为肉碎能给海鲜提味。
在油炸花生、萝卜干、普宁豆酱、碎芹菜、香菜、酸白菜的簇拥下,砂锅粥众星捧月般端了上来,用一个大肚的砂锅装着,远远就闻到异香扑鼻。里面的宝贝可真不少,我一个一个地把膏蟹、肉蟹、龙虾、鲍鱼、田鸡、黄鳝、鲜墨鱼、鲜鱿鱼、白鳝、沙白、花虾、沙虾等搭救上来,放进碗里。粥比广州的粥略稀,米粒也是一粒粒的,米香直窜,请教师傅原来是潮汕的粥和广州的做法不同:米是在特制的上汤滚开后才放,也可以放一些耐煮的海鲜如蟹类,待再次滚开后放其它海鲜如虾类,这样米粒就不会烂掉,然后盖上盖子三五分钟后不怕烫的就可以吃了,口感十分鲜甜
不腥纯属个人感觉,有人腌猪肉都必放酒的
2. 潮汕米粥的做法
1、鸡清洗干净待用;米提前3小时清洗干净后放入1/4茶匙盐和油拌匀放冰箱里腌;
2、砂锅煲满水煲滚后,把鸡放入砂锅水中上盖,再次烧滚后,关火焖15分钟;
3、捞出鸡肉,砂锅焖鸡的水烧开后放入腌好的米,要少量多次放米,让水一直大滚,如果一次全部放下去,水会有段时间不开
3. 广东潮汕海鲜粥的做法
虾仁海鲜粥做法
虾仁菜粥的做法
1.先准备青菜,小白菜就可以,一定要挑选新鲜的哦。
2.基围虾,十来只就够了,洗净后在开水里过一道。
3.然后用冷水冲一下,去头和皮。
4.将青菜和虾仁都切成碎粒,这跟潮汕粥喜欢用整只虾有点不一样。
5.大米要提前泡水哦,大概要泡2-3个小时,这样一会儿就比较容易煮。
6.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水开后把泡好的米放入锅中,开大火煮,煮开后转中火,再煮30分钟。
7.米差不多煮好的时候放入青菜和虾仁,撒少许盐,不宜太咸,搅拌均匀煮两分钟后即可乘出来了。
8.好了,一碗营养的虾仁菜粥就搞定了。今天虾貌似有点少,呵呵!
4. 潮汕美食粥
1.适量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去煮粥。
2.瘦肉切丝,咸鱼茄薄片。
3.锅中倒入适量油把咸鱼平铺在锅底煎。
4.煎至一面金黄后翻面,至两面都金黄色后盛出。
5.待砂锅中的粥煮开花后把瘦肉倒入锅中。
6.把煎好的咸鱼倒入锅中盖上盖子继续煮至大米熟烂。
7.开锅加入切碎的葱花,盖上盖子焖一会即可。
5. 潮汕粥的做法家常窍门
食材:带鱼一条,米200克,大白菜半棵,瘦肉100克,香菇4朵,葱一根,姜一块,盐适量,生抽2勺,味精2勺
具体做法:
1、 带鱼去除鱼鳃、鱼肚的黑腹清洗干净,再将带鱼去除头尾,剪去带鱼边上的鱼刺。
2、 清洗干净后的带鱼切成大块,放在通风处风雨表面的水分。
3、 瘦肉切成薄片,白菜清洗干净后切成长条,将香菇泡发,葱切成葱花。
4、 将风干后的带鱼下锅煎,锅中倒油后,放入带鱼,用中火煎至两面金黄色,捞出控油。
5、 锅中水开后,倒入大米,放入姜片,放入香菇,将大米煮到7成熟时,再加1勺盐,1勺生调味。
6、 这时将煎好的带鱼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用铲子轻轻搅拌一下,防止粘锅。
7、 再倒入切好的白菜,用大火炖煮至白菜软烂时,转小火。
8、 将切好的瘦肉倒入锅中轻轻搅拌匀后,加入葱头油,葱花,盐和味精,即可 。
6. 潮汕鲜粥的做法和配料
糜,即粥也,乃潮汕方言。潮汕人特别喜爱喝粥,而且历史悠久。每天早晨,几乎每家潮汕人的家里头等大事便是煮上一大锅白粥,以便全家人食用。潮汕人把粥叫做“糜”,这在中国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如先秦时代中国的一部辞书《尔雅·释言》便有这样的解释:“粥,糜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提到:“黄帝初教作糜。”《礼记》中亦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
潮汕粥历史悠久
潮汕人食粥的习惯由来已久,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潮汕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人们流汗较多,食欲不振,而食白粥可养胃气、生津液,既充饥解渴,亦能养生益胃。二是历史上潮汕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人口多食物少,煮粥相对节俭。
潮汕地区有关粥的俗语非常多,如“糜尽咸菜了”、“食糜补腹”、“鞋算卖除,插米换番薯”等等。其中“插米换番薯”就有一段故事,话说以前的人们总认为番薯比米饭更容易填饱肚子,就用一样重的米换一样重的番薯,却不知道白米的价格比番薯高,这句话也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打算节省金钱,最后却损失更多。
煮法有独到之处
其实,食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古有春食荠菜粥、夏食绿豆粥、秋食莲藕粥、冬食腊八粥之说,颇有四时食补之道。喝粥清热解毒、解腥化腻、滋补身体。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面临着严重的饮食失衡状态,大量的垃圾食品充斥市场,粥无疑成为了营养丰富、老少咸宜的养生佳品。粥里蕴含着我国厚重而又悠久的文化气息,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何种人群,袅袅粥香中所透露的宁馨和温情,粥中淡而绵长的滋味,都是最能抚慰人心的。广东烹协潮菜专业委员会张树茂介绍,潮汕粥跟其他地方的粥不同,有其独到之处,即将大米加水煮熟至米粒“开花”即可,而广州的“粥”则是经过深加工的粥。以皮蛋瘦肉粥为例,大米煮熟后用打蛋器搅拌,使大米分化,然后再加入皮蛋、瘦肉进行调味。如此一来,经过深加工的粥无法品尝到米香,米粒也没有嚼劲。
而潮汕的砂锅粥与其他地方的砂锅粥也不同。虽然,潮汕砂锅粥所用的器皿——砂锅是从粤菜中引进的。潮汕粥原本是用传统的“脚钵”(也称“砂钵”)烹制,之后使用浅鼎、轻铁锅、不锈钢锅,最后潮汕师傅发现用粤菜中所使用的砂锅烹制时较为通气,煮沸时不易流出,适合煮粥,便利用来煮潮汕砂锅粥。所以,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潮菜师傅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
食材颇有讲究
除了潮汕白粥之外,潮汕粥还会加入如肉蟹、鲜虾等海鲜或鸽子、猪肉等肉类,以“鲜”为主。经过精心烹制的潮汕砂锅粥温热鲜美,水米比例适中,虽黏但不稠,米还是米,水还是水,各有各精彩。
那么在夏季吃什么潮汕粥最好呢?张树茂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季节食番薯粥、木瓜粥、百合莲子粥最合适不过了。将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净,共同放入锅中煮。一碗番薯粥,配上一些自家泡的咸菜或者来一碟黑橄榄,风味无穷。当然,番薯粥要趁热吃,冷了之后容易引起泛酸,对于胃寒者不宜多食。当然,平时也可在潮汕白粥内放入小米、红豆、绿豆、荞麦等糙米,以增加白粥的营养价值。
不过,煮粥是门技术活,煮潮汕粥更是一门学问。由于潮汕地区近海,日常生活摄入海鲜较多,在满足了味蕾时,也可能会导致尿酸过高。所以,建议用碱性水(如今有机器可分离出自来水中的碱性水)来煮粥,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最好是使用砂锅以文火来煮,其次就是用高压锅烹制,这样煮出的潮汕粥米香四溢。
许多潮汕人在外求学、工作,每天早上尽是吃些炒粉、面包之类,配上一杯豆浆或牛奶。然而,长久下来却感觉肠胃饱滞,不由得怀念起“白粥配咸菜”的日子。近年来,潮式宴席多半会在吃毕正菜后每人配上一小碗白糜,佐以杂咸几碟。此举大有饱暖腹内、舒畅肠胃、缓解酒困之功效。
7. 潮汕粥的做法窍门
潮汕砂锅粥的煮法 1。砂锅海虾粥
主材料:新鲜海虾、独特配料、大米。
配料:姜丝、芹菜粒、冬菇丝、炸蒜茸、炸方鱼、炸葱油、鱼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先制作配料,然后用砂锅明火煲出一锅白粥,待粥有胶质的时候,即已经七成熟的时候,放入海虾以及独特配料,再煲煮5-6分钟即可。
要点:主要是能配齐配料。配料中炸蒜茸、炸葱油、炸方鱼都要在煮粥前自行制作,蒜头、葱、方鱼(也叫“大地鱼”)切粒油炸,葱油要把炸锅的葱和油都保留起来。在家最难找到的是鱼露,这是潮州地区的特产,要用新鲜的鱼滤出鱼油、煮制,要在家庭制作有困难。
师傅建议用一般的食盐代替。
8. 潮汕粥 做法
材料:大米、鲍鱼、干贝、香菇、虾
辅料:香菜、姜
调味料:猪油、花生酱、胡椒粉、鱼露
1、准备2个鲍鱼和9个虾做为海鲜砂锅粥的主要材料;
2、辅料上准备干贝、几个香菇、姜片、冬菜;
3、砂锅粥用东北的大米比较好,将米倒入碗中浸泡一下;
4、把虾的壳拔掉,留下虾头、虾壳和虾线去掉,可以留下尾巴;
5、将鲍鱼肉取出来后,去掉内脏,再把它刷洗干净;
6、砂锅烧热加一点油,把虾头倒进去,炒出香味后把虾头夹掉;
7、加入开水,水煮开后把米倒进去,搅拌一下后盖上盖子把它煮熟;
8、米煮得差不多快熟的时候,把姜片、干贝、香菇丝一起下去煮;
9、把鲍鱼给切片,切薄一点,再将虾背开一下;
10、把米煮得烂一点后,把虾、鲍鱼片、一勺花生酱、一勺猪油、鱼露、冬菜、胡椒粉依次加进去后,试一下咸淡;
11、出锅前撒上香菜,出锅。潮汕海鲜砂锅粥,味道甜美,口感浓厚,是来潮汕必吃的一道地道美食之一。
9. 潮汕白粥的做法
砂锅粥,做法略有不同。米放入沙锅加水煮开,煮到米稍微有点开花的时候,放入配料、调味料,以前最常吃的是沙虾、田鸡、鳝鱼等,正宗的潮州做法,还会放一些剁碎的潮州萝卜干、切块的香芋。再煮二十到三十分钟,出锅前放一小碗芫荽末,大勺一搅,就可以分装入碗品尝了。
生滚粥,是先煮好白粥,然后支一口小沙锅,舀入白粥,煮开,然后把配料和佐料放入,一般会放一些易熟,不用煮太久的配料,或是一些已熟的半成品。
尤其想念粥家庄的荔湾艇仔粥,加了切丝的蛋皮、烧鸭和香脆的花生米。
材料:大米(一量杯半),大闸蟹(最好用母的,kiki用的是一公一母)。
配料:姜丝、橄榄油(普通色拉油一样)、清料酒、盐、高汤精或者味精少许。
1、 先把米洗好,放在砂锅里面,用热水煮,水要放足,最好中途不要加水。粥店里一般要把米泡上几个小时,这样煮起来容易熟。煮开以后,小火煮半个小时左右。
2、 把姜丝、拆碎的蟹放进锅里面,如果不怕麻烦可以把蟹肉挑出来放进去,这样吃起来就方便咯,kiki显然是怕麻烦的……不过kiki把蟹钳里面的肉仔细挑出来咯。
3、 放一勺橄榄油。
4、 放少许清料酒,kiki觉得这样可以去掉点儿蟹的腥味,不知道粥庄里面放不放。
5、 小火再煮半个小时,放小勺盐,放盐的时候要小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粥特别吸收盐味,一锅粥放一小勺就感觉蛮有咸味了。如果觉得有必要加点儿高汤精或者味精。好咯,可以开动了^_^。
我们这是花蟹粥,区别在于:先放些生油,再把生蟹丢下去,这样就去腥了,实在怕腥的话再搁些姜丝好了。
其实腥【潮州白粥】
与广州白粥截然不同的是,全程用大火煲粥,煲成粥水稠、米粒硬的粥,貌似“冷饭粥”,其实都系新鲜煮起新鲜吃的。煮法简单,但必定要配着潮州咸菜、菜谱来吃,在潮州当地,还有更多小吃相伴而上。
主材料:五斤水一斤大米。
做法:水滚后再下米,一直用大火煲煮。
配菜材料:萝卜(制成菜脯)、大芥菜(制成咸菜)。
做法:
1、先把萝卜、大芥菜洗干净,用热水稍微煮过(即俗称的“飞水”)。
2、以100∶7的比例来调配萝卜、大芥菜与盐分的分量,腌制2-3天。
3、在通风的地方晒干。
要点:只能选在天气干燥、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制作,最好是初冬。不过也可以在潮州买个一大罐回来备用。菜脯和咸菜的分别是,咸菜会连水分腌制,咸味清淡但入味;菜脯要去除水分来腌制,吃起来干爽咸鲜。
点评:这是典型的“妹仔大过主人婆”的粥,做配菜花的时间比煮粥的时间长,但是没有了配菜,白粥就会黯然失色。
【潮州咸粥】
潮州咸粥又细分为两种:潮州泡粥和潮州砂锅粥。因为潮州地区是沿海一带的地方,所以海鲜丰富,连煮粥的时候都以海鲜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独特配料,风格独树一帜,在各地都颇受欢迎。
泡粥是用白饭来煮泡的粥,例如蚝仔肉碎粥、鲍鱼肉碎粥、什会泡粥等,通常用料在两种以上。
潮州砂锅粥在广州盛行一时,现在仍然有不少砂锅粥专门店。粥如其名,用砂锅、生米明火煲粥,粥七成熟的时,放原料在加配料煮成。经典的粥品有砂锅生鱼粥、砂锅海虾粥、砂锅膏蟹粥等。
在这里,师傅分别介绍颇有代表性的两款咸粥,以及独特配料的配方。
蚝仔肉碎粥
主材料:新鲜蚝仔、猪肉碎、大米。
做法:先煮饭,饭熟以后用上汤泡成粥,连蚝仔、肉碎明火煲煮20分钟左右即可。
要点:先下肉碎,再下蚝仔,见到蚝仔鼓起来,就要即可收火。泡粥不可久放,食肆里都是即点即做的。放久了,蚝仔泡得过熟,米也会吸水变软,冲淡了鲜味。
砂锅海虾粥
主材料:新鲜海虾、独特配料、大米。
配料:姜丝、芹菜粒、冬菇丝、炸蒜茸、炸方鱼、炸葱油、鱼露和天津冬菜。
做法:先制作配料,然后用砂锅明火煲出一锅白粥,待粥有胶质的时候,即已经七成熟的时候,放入海虾以及独特配料,再煲煮5-6分钟即可。
要点:主要是能配齐配料。配料中炸蒜茸、炸葱油、炸方鱼都要在煮粥前自行制作,蒜头、葱、方鱼(也叫“大地鱼”)切粒油炸,葱油要把炸锅的葱和油都保留起来。在家最难找到的是鱼露,这是潮州地区的特产,要用新鲜的鱼滤出鱼油、煮制,要在家庭制作有困难。师傅建议用一般的食盐代替。
【师傅教路】
看过师傅教的煮法,大家也许有点纳闷:怎么都没有标出分量来?这是记者在采访以后才发现潮州粥还有一个优点:分量搭配比较随意,用于懒人家里宴客也不错,不用计算来客人数,来多少人,下多少料。
师傅最后再给我们提了个醒,煲粥的时候留意三个细节:
一、虽然省时间,但煲潮州粥一点也不省人力。无论白粥咸粥,都要全程用明火煲煮,所以掌厨的人一定要一直用勺子边煮边搅,陪着这锅粥慢慢“成熟”。
二、选米很重要,一般要选出产自春季或者6月份上旬的新米,胶质比较重的“肥仔米”是上佳选择。
三、上文提到,潮州咸粥几乎都下海鲜,但其实无论下什么海鲜,肉碎也是咸粥的必备材料。因为肉碎能给海鲜提味。
在油炸花生、萝卜干、普宁豆酱、碎芹菜、香菜、酸白菜的簇拥下,砂锅粥众星捧月般端了上来,用一个大肚的砂锅装着,远远就闻到异香扑鼻。里面的宝贝可真不少,我一个一个地把膏蟹、肉蟹、龙虾、鲍鱼、田鸡、黄鳝、鲜墨鱼、鲜鱿鱼、白鳝、沙白、花虾、沙虾等搭救上来,放进碗里。粥比广州的粥略稀,米粒也是一粒粒的,米香直窜,请教师傅原来是潮汕的粥和广州的做法不同:米是在特制的上汤滚开后才放,也可以放一些耐煮的海鲜如蟹类,待再次滚开后放其它海鲜如虾类,这样米粒就不会烂掉,然后盖上盖子三五分钟后不怕烫的就可以吃了,口感十分鲜甜
不腥纯属个人感觉,有人腌猪肉都必放酒的